丁颖 作品数:34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文学中心的南移与30年代文人“没海”的文化潜因 2014年 20世纪30年代,文化中心南移上海。上海以"梦工厂"的形式使源于都市的现实体验在文学上得到落实,一方面言明了中国现代的文化消费市场在上海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昭示着极具"现代质"的城市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含量。通过阐释文学中心的南移,挖掘出30年代文人"没海"的文化潜因,从而完成对知识分子和城市关系的文化反思。 丁颖关键词:南移 双氢青蒿素在制备沙门氏菌鞭毛抑制剂中医药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双氢青蒿素在制备沙门氏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通过沙门氏菌滑动实验、J774细胞保护实验和小鼠沙门氏菌感染治疗学实验等,证实了双氢青蒿素可抑制沙门氏菌鞭毛介导的滑动运动以及双氢青蒿素对沙门氏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 周永林 丁颖 徐蕾 邓旭明 房天琪“有限”之中见“无限”——评伊朗电影《小鞋子》 被引量:1 2009年 伊朗第三代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出类拔萃的作品《小鞋子》,又译《The children of heaven》,将伊朗电影简洁、朴素的风格推向完美的境界,以接近生活的日常性叙事,聚焦于儿童精神生活和心灵世界的澄澈、纯净与美好。影片既无绚丽多姿的技术处理,也无气壮山河的精神震撼,在对童心和爱的诗意表达中,言说着一个由苦难、梦想、追求构成的民族寓言。 丁颖关键词:《小鞋子》 童心 诗意 民族寓言 都市语境与鲁迅上海创作的关联研究 与鲁迅研究其他领域的突破和发展相比,都市语境下的鲁迅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梳理。鲁迅与都市上海这两个独特的“这一个”显然是在各自的话语和发展道路上鲜有相遇。作为极具标本意义的研究对象,鲁迅在三十年代的上海... 丁颖关键词:都市语境 都市传媒与职业作家鲁迅的创生 被引量:1 2010年 鲁迅带着锋利的个人意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奔赴上海,并将生命的最后十年留给了这座城市。同时,三十年代的上海以兼容并蓄的姿态迎接着鲁迅,赋予鲁迅文化选择和生存选择的最大可能性,为鲁迅都市上海的空间选择和职业转型,开辟着以传媒环境为代表的文化空间。上海,也许只有三十年代的上海,才是孕育波西米亚气质的“职业密谋家”的土壤。 丁颖关键词:职业作家 传媒环境 都市 兼容并蓄 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抑制葡萄黄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丁颖原乡记忆与日常叙事——关于孙惠芬的乡土小说创作 2011年 作为当代优秀的小说家,孙惠芬一直勤耕不辍于乡土世界里。在其原乡记忆和日常叙事的基础上,作者将她对乡土经验的把握和深切体验发挥到极致,从而使其创作在同时期的乡土作家中显现出突出的创作优势。 丁颖关键词:乡土小说 日常叙事 鲁迅的存在感与哲学之思——以《野草》创作为中心 2010年 散文诗《野草》集中浓缩着鲁迅的哲学思想,与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思维的律动上有着某种"对话性",但其中更不乏鲁迅式"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通过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作整体性的回顾与阐释后,不难从中找到它与鲁迅思想模式下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共通性——人类存在的"虚无—价值"命题。而《野草》正是从体认虚无、搏击虚无、超越虚无三个方面对鲁迅思想模式下的存在主义哲学进行了含蓄而深刻的阐释。在这一思维律动过程中,挖掘出属于鲁迅式的"存在主义哲学因子",从而完成对鲁迅《野草》哲学审美的巡礼过程。 杨明 丁颖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 虚无 鲁迅传统与藏族作家阿来的创作 被引量:4 2009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以"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确立其文坛上不可规避的界碑地位,也以"精神资源"主体的思想力量同构着中国精神领域的纷纭格局,并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作家的文化思考和精神探求。藏族作家阿来,不仅剥离出西方文化及藏地民间资源、宗教传说等方面的艺术滋养,还与汉族文化的代表鲁迅之间发生着精神缠绕,这便于廓清其创作方面的深刻性和先锋性,也是对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作家创作基本规律的有益探索。 丁颖 邵洋洋关键词:文化比较 巨人之思与世纪文化母题的现代想象——鲁迅白话小说意象价值论 2007年 文学意象是文学表现中重要的审美要素,它不仅包含着个人的经验和心灵的感悟,在实质上也承载着历史和社会的内涵,标示着主客体的关系范畴。作为现代中国的最无畏也最睿智的"精神界战士",鲁迅的白话小说意象呈现出现实社会的严峻和荒诞,也展示了自己心灵的震颤和挣扎的过程。在提供一代知识分子幽秘情感心理的同时,喷薄而出的正是对社会,对人类最深邃的思考。因此,其小说意象的价值探寻自然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 丁颖关键词:白话小说 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