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叔波

作品数:28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直肠
  • 12篇直肠癌
  • 12篇肠癌
  • 11篇化疗
  • 9篇放化疗
  • 7篇肿瘤
  • 7篇放疗
  • 6篇调强
  • 5篇晚期
  • 5篇局部晚期
  • 4篇调强放射
  • 4篇调强放射治疗
  • 4篇新辅助放化疗
  • 4篇直肠肿瘤
  • 4篇晚期直肠癌
  • 4篇局部晚期直肠...
  • 4篇辅助放化疗
  • 3篇新辅助治疗
  • 3篇远期
  • 3篇食管

机构

  • 22篇金华市中心医...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上海联影医疗...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衢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8篇丁叔波
  • 9篇胡望远
  • 5篇唐梦君
  • 4篇黎萍
  • 4篇杜金林
  • 4篇王建平
  • 3篇潘海卿
  • 3篇朱远
  • 3篇施红旗
  • 3篇崔莹珊
  • 3篇杨昕
  • 2篇周玲
  • 2篇张天明
  • 2篇朱万里
  • 2篇陈美琴
  • 2篇孙红娟
  • 1篇胡伟
  • 1篇廖小方
  • 1篇戴志慧
  • 1篇何慧娟

传媒

  • 5篇重庆医学
  • 4篇浙江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浙江省第二十...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TNM分期的直肠癌精准治疗策略
杜金林戴志慧丁叔波王建平傅健飞胡望远金晰
研究由四部分组成: 1.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微创手术(TEM)治疗研究,研究入组了138例早期直肠癌患者,与对照组的对照研究显示,TEM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术后2年...
关键词: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Notch1信号通路通过上调P15、P21、P57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Notch1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数据库及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分析检测Notch1的表达情况。在LNcap细胞系中构建Notch1诱导表达系统,研究Notch1诱导表达后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并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因子表达情况。最后用裸鼠移植瘤形成试验验证Notch1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结果与正常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正常细胞系相比,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癌细胞中Notch1表达均降低(P<0.05)。Notch1诱导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Notch1诱导表达后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而非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Notch1诱导表达后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P15、P21、P57表达上调(P<0.001)。Notch1信号通路诱导表达后可以抑制LNcap细胞在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P<0.05)。结论Notch1信号通路通过上调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P15、P21、P57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
秦丽霞李明贡强君周真珍丁叔波
关键词:NOTCH1前列腺癌增殖P15P21P57
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6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估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临床分期为T3/T4或淋巴结阳性的67例直肠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调强放疗方案为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外放1cm,放疗剂量55Gy,每次2.2Gy,盆腔放疗剂量为45Gy,每次1.8Gy。卡培他滨1650mg/(m2·d)分2次于放疗d1~14及d22~35口服,手术于放化疗结束后6~8周进行。[结果]除1例因3级腹泻停止放化疗外余均完成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3级腹泻4例(6.0%),3级放射性皮炎3例(4.5%),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术后15例(22.4%)达病理完全缓解。术后30d内无死亡病例,3例(4.5%)出现吻合口瘘,2例(3.0%)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1.5%)出现肠梗阻。[结论]直肠癌新辅助调强放化疗安全,耐受性好,病理完全缓解率高。
丁叔波胡望远黎萍杜金林王建平张天明施红旗潘海卿
关键词:直肠肿瘤调强放疗药物疗法
Kras基因与结直肠癌被引量:4
2009年
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结直肠癌治疗重要的靶点。本文就Kras基因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治疗以及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作一综述。
丁叔波朱远
关键词:RAS基因突变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
MRI指导的骨髓保护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指导的骨髓保护调强放疗(BMS-IMRT)对减轻血液学毒性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接受宫颈癌手术并行术后放化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MRI与定位CT融合勾画造血活性骨髓并进行剂量限定的调强放疗(IMRT)。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IMRT组(66例)和BMS-IMRT组(36例),比较两组剂量学参数、急性血液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MS-IMRT组适形性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07±0.00、0.87±0.06,与IMRT组CI(0.07±0.01)和HI(0.89±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IMRT组骨髓V_(5)、V_(10)和V_(20)较IMRT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V_(30)、V_(40),以及直肠、膀胱V_(30)、V_(40)和V_(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IMRT组2级以上血液学毒性总体发生率低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MRT组2级以上急性血液学毒性发生相关骨髓限量的临界值,发现造血活性骨髓的V_(5)、V_(10)、V_(20)与2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发生有关,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2.01%、83.92%和72.71%,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698和0.7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IMRT可降低2级以上急性血液毒性发生率。
唐梦君杨昕丁叔波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血液毒性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降期的保护因素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降期的保护因素。方法选择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的14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接受盆腔放疗并同期用卡培他滨作为基础化疗,完成治疗休息5~10周后行根治性手术。根据临床经验,选择11个对肿瘤降期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放化疗后肿瘤降期的保护因素。结果 62例经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降期(yp T0-2N0M0),降期率为43.1%,31例(21.5%)经新辅助放化疗后达病理完全缓解。治疗前CEA<5ng/mL和同期加量是影响放化疗后肿瘤降期的保护因素。结论治疗前血清CEA低水平和同期加量放疗可能是肿瘤获得降期的保护因素。
唐梦君胡望远丁叔波李明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远期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8年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胸腺瘤完全切除术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t free survival,RFS)和疾病特异生存期(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的相关预后和治疗失败因素。结果所有患者5年、10年RFS分别为86.9%、77.9%;5年、10年DSS分别为95.0%、85.8%。复发与无复发患者的Masaok-Koga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与非死亡患者的性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组织学分型、Masaok-Koga分期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saoka-Koga分期、WHO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是影响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复发的风险因素;Masaoka-Koga分期是影响胸腺瘤特异生存的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saoka-Koga分期、肿瘤大小、年龄是影响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Masaoka-Koga分期是影响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D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远期预后良好,10年DSS可达85.8%,Masaoka-Koga分期是其独立预后因素。Masaoka-Koga分期晚、肿块大、年龄小是胸腺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崔莹珊丁叔波
关键词:胸腺瘤完全切除复发预后
加味白头翁灌肠方治疗难治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2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加味白头翁保留灌肠对难治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收治的80例难治性放射性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干预组采用加味白头翁保留灌肠的干预方法,治疗时间共7 d。比较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肠道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分级、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干预组症状总缓解率97.5%高于对照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ORTC分级较治疗前好转(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8(1.5,10)]分低于治疗前[10(10,14)分],干预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6(0,8)分]低于治疗前[12(8,14)分],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GLP-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白头翁灌肠治疗难治性放射性肠炎效果明显,能修复肠黏膜损伤,减轻症状,改善血清GLP-2和IL-17水平。
肖佩潘海卿丁叔波朱伶俐周月美
关键词:白头翁白细胞介素17
射野角度对患者EPID在体剂量验证结果影响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射野角度对患者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在体剂量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设计模体试验,分析不同模体厚度、不同机架角度对2Dγ通过率的影响。选取2023年1-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行放疗的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治疗中进行在体剂量验证,获取以计划CT为参考图像和执行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当日扇形束CT(FBCT)为参考图像(FBCT组)的2Dγ通过率,分析射野角度对通过率的影响。结果机架角度不变时,射野面积大于17 cm×17 cm,2Dγ通过率随厚度增加而下降;模体厚度不变时,机架角度对2Dγ通过率无影响。临床治疗中,靠近0°/180°射野的2Dγ通过率高于靠近90°/270°射野(P<0.05),且FBCT组靠近90°/270°射野通过率的提高高于IGRT组(P<0.05)。23例患者3%3 mm 2Dγ通过率的中位数为97.97%;非IGRT组为96.81%;IGRT组为97.89%;FBCT组为98.94%。非IGRT组和IGRT组的2Dγ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83,P<0.05),IGRT组和FBCT组的2Dγ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657,P<0.05)。结论临床上不同机架角度在体剂量验证2Dγ通过率的差异主要来自分次内和分次间的图像差异,以当日FBCT作为在体剂量验证的参考图像可以提高通过率的准确性,排除分次间图像差异的影响。
方家朱万里戴春艳张毅梅英杰戴嘉倩张红智赵飞丁叔波
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装置计算机断层扫描
直肠癌根治性放疗合成计划设计的剂量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适形与调强基础上合成叠加调强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根治性放疗直肠癌靶区,第一程计划分别用3野适形、4野适形和5野调强对PTV给予50Gy,在第一程计划基础上合成调强计划(IMRT)给予PGTV到66Gy根治剂量。危及器官都不超量的情况下比较靶区等效生物剂量。[结果]3个叠加后计划无明显差异。不考虑第一程计划,第二程计划差异明显,PGTV 95%剂量:5野剂量为15Gy,4野剂量为13.18Gy,3野剂量为8.82Gy。[结论]直肠癌根治性放疗局部加量调强基础上的合成计划等效生物剂量更接近预期值。
杨昕丁叔波胡望远孙红娟黎萍
关键词:直肠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