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远期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8年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胸腺瘤完全切除术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t free survival,RFS)和疾病特异生存期(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的相关预后和治疗失败因素。结果所有患者5年、10年RFS分别为86.9%、77.9%;5年、10年DSS分别为95.0%、85.8%。复发与无复发患者的Masaok-Koga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与非死亡患者的性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组织学分型、Masaok-Koga分期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saoka-Koga分期、WHO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是影响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复发的风险因素;Masaoka-Koga分期是影响胸腺瘤特异生存的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saoka-Koga分期、肿瘤大小、年龄是影响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Masaoka-Koga分期是影响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D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远期预后良好,10年DSS可达85.8%,Masaoka-Koga分期是其独立预后因素。Masaoka-Koga分期晚、肿块大、年龄小是胸腺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射野角度对患者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在体剂量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设计模体试验,分析不同模体厚度、不同机架角度对2Dγ通过率的影响。选取2023年1-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行放疗的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治疗中进行在体剂量验证,获取以计划CT为参考图像和执行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当日扇形束CT(FBCT)为参考图像(FBCT组)的2Dγ通过率,分析射野角度对通过率的影响。结果机架角度不变时,射野面积大于17 cm×17 cm,2Dγ通过率随厚度增加而下降;模体厚度不变时,机架角度对2Dγ通过率无影响。临床治疗中,靠近0°/180°射野的2Dγ通过率高于靠近90°/270°射野(P<0.05),且FBCT组靠近90°/270°射野通过率的提高高于IGRT组(P<0.05)。23例患者3%3 mm 2Dγ通过率的中位数为97.97%;非IGRT组为96.81%;IGRT组为97.89%;FBCT组为98.94%。非IGRT组和IGRT组的2Dγ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83,P<0.05),IGRT组和FBCT组的2Dγ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657,P<0.05)。结论临床上不同机架角度在体剂量验证2Dγ通过率的差异主要来自分次内和分次间的图像差异,以当日FBCT作为在体剂量验证的参考图像可以提高通过率的准确性,排除分次间图像差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