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华

作品数:58 被引量:340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信息系统
  • 13篇地理信息
  • 11篇地理信息系统
  • 6篇网络
  • 5篇可视化
  • 5篇GIS
  • 4篇导航
  • 4篇地质
  • 4篇三维地形
  • 4篇环境地球化学
  • 4篇教学
  • 4篇GNSS
  • 4篇MAPGIS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遥感
  • 3篇元胞
  • 3篇元胞自动机
  • 3篇自动机
  • 3篇网络地理信息

机构

  • 4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国家地质实验...
  • 3篇三峡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信...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金堆城钼业集...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56篇黎华
  • 19篇吴浩
  • 11篇龚珍
  • 8篇夏斌
  • 7篇尹章才
  • 6篇李方林
  • 5篇陶婧
  • 4篇黄海峰
  • 4篇李新平
  • 4篇池秀文
  • 3篇胡友健
  • 3篇包世泰
  • 3篇黄海峰
  • 3篇俞艳
  • 3篇叶海旺
  • 3篇崔巍
  • 3篇鲍征宇
  • 3篇张建华
  • 3篇陈楠
  • 3篇黄解军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测绘科学
  • 3篇测绘通报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金属矿山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地质与资源
  • 2篇中国教育技术...
  • 2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爆破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形与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
在“数字地球”大背景的影响下,地学领域的可视化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地学领域的可视化研究中,形成了两大并行发展的主流:3D GIS和3D GMS,最具有代表性的分别是地形与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本文以作者参与的与此两方向...
黎华
关键词:地形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数字高程模型(DEM)
文献传递
巴东北部地区地表水的环境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被引量:2
2002年
对巴东北部地区地表水的环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且定量分析了此区域的水质.研究表明,该地区地表水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地表水,元素含量都处于低水平,没有明显的重金属污染,测定7个水样中的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可以作为巴东北部地区地表水的背景值.
黎华李方林鲍征宇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化学水质评估PH值
基于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是目前遥感技术中的热点研究内容,有效地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是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关键。BP神经网络具有收敛快和自学习、自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遥感图像分类中,BP神经网络能充分利用样本集的信息,自动建立分类模型,但由于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阀值能直接影响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精度,因此该研究通过遗传算法来确定BP神经网络的最优权值和阀值,从而提高BP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以Landsat TM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以长江中游-武汉市为研究地区,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分类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模型,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相同的情况下,基于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要高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分类精度。
卜晓波龚珍黎华
关键词:神经网络遗传算法遥感图像分类
FLUS与灰色预测模型支持下的乌鲁木齐地区碳排放时空演变与预测被引量:3
2023年
自从“双碳”目标提出以来,进行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以乌鲁木齐地区为对象,基于FLUS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3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并与往年相结合模拟研究区2000—2030年碳排放量的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20土地利用变化中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建设用地为正增长,耕地与草地为负增长,草地与耕地面积主要是向未利用地与建设用地转出,水域与林地面积变化相对比较稳定。(2)2000—2020年碳排放总量呈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是主要的决定因素,研究区碳排放量呈“由南向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点,米东区最高,达坂城区最低。(3)2030年不同情景碳排放量计算结果中,耕地保护情景碳排放总量最高,为2773.67万t,生态环境情景碳排放量最低,为2767.15万t。(4)研究区从2000—2030年大部分地区趋于稳定,变化的区域呈大聚集与零星分布的特点,碳排放呈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心区与北部的米东区,呈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的乌鲁木齐县与达坂城区。碳排放增加的区域在耕地保护情景达到最大,占研究区面积的25.4%,碳排放减少的区域在生态环境达到最大,占研究区面积的13.3%。
凯吾沙·塔依尔黎华古丽米热·艾尔肯尹章才吴浩
GNSS/GIS集成的露天矿高边坡变形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0
2015年
利用GNSS/GIS集成技术设计与研发了一套快速化、高精度、智能化的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系统。在介绍高边坡变形监测系统硬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一种直接计算法用于快速解算GNSS整周模糊度,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讨论了监测系统的软件功能和集成开发模式。以陕西省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露天矿高边坡变形监测为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高边坡变形进行实时快速的监测,可以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吴浩黄创张建华叶海旺黎华鲍光明
关键词:变形监测系统
空间地理信息网络服务集成框架初探被引量:8
2006年
本文在分析了W eb服务体系结构和OGC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地理信息网络服务集成框架。框架由空间地理信息服务(提供者)、空间地理信息服务注册处(中介)和客户端(请求者)组成。并利用ESR I的空间地理信息网络服务雏形-ArcW eb,成功构建了一个简单的G IS应用。最后提出了要真正实现成熟的标准框架,还需要解决服务的标准化、空间数据传输以及地图数据显示等问题。
黄海峰夏斌黎华熊永柱
关键词:网络服务空间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信息系统的建立方法研究
2012年
阐述了建立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立生态地球化学信息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另外,本文还给出了一个实例,通过对实例的研究,证明了此套方法体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肖伟李佳临鲍征宇黎华
关键词:生态地球化学信息系统
三维电子地图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二维电子地图难以满足城市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提出建设城市三维电子地图的方法。通过三维电子地图的生产,利用ArcGIS Server和Flex Builder开发了可视化三维电子地图平台,实现城市的三维地图显示、浏览、查询功能,并能提供基于三维电子地图的地图书签服务、自驾查询服务、地图标记服务、地图纠错服务、地图广告服务等。重点阐明了系统总体技术路线、三维地图数据建设流程、服务平台构建技术等关键技术,所构建的三维电子地图服务平台在网络公众服务方面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黎华吴浩尹章才
关键词:服务平台数据库
基于ArcGIS Engine的工程勘察柱状图绘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7
2006年
柱状图的自动绘制作为工程勘察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GIS环境下的设计和实现是文章探讨的主题。这里将基于刚刚推出的ArcGIS 9.0全新开发环境ArcGIS Engine,先论述柱状图绘制系统中“模板”的设计以及以“模板”为基础的柱状图绘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再详细阐述它们的实现方法,最后总结ArcGIS Engine的一些实用技巧。
黄海峰夏斌包世泰黎华
关键词:GISARCGISENGINE柱状图工程勘察
“学训赛创”四位一体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7
2022年
在教育部新工科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要求与新任务,需要针对地理信息产业新型产业的特点来对其进行完善,服务于培养新一代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目的。文章针对当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学训赛创”四位一体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介绍了实践成效。该模式有助于形成以学促训、以训促赛、以赛促学循环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够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特点的工科人才提供了借鉴方案。
吴浩黎华张建宋旦霞尹章才林安琪高聪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