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金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银杏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
- 周志权廖咏梅黄泽余黄炳金
- 该研究查明广西银杏病害有日灼病、疫病和黑斑病等9种,首次提出了银杏日灼病及其诱发茎腐病是幼苗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及防病育苗技术措施;明确了银杏叶枯病是成株期的主要病害,以及气候条件、银杏品种等与叶枯病发生的关系;找出了叶枯...
- 关键词:
- 关键词:银杏病害防治
- 银杏叶枯病病原菌侵染特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从病原菌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对银杏离体叶片和实生苗叶片的侵害三个方面研究银杏叶枯病病原菌侵染特性 ,结果表明 :细交链孢菌 (Alternaria tenuis Ness)可在落叶、冬芽、树皮、芽鳞片中越冬 ,以芽鳞片、冬芽、落叶为主 ;炭疽菌 (Colletotrichumsp.)存在于冬芽和芽鳞片中 ;各组织分离都未发现有盘多毛孢菌 (Pestalotia ginkgo Hori)。在人工接种时 ,3种病原菌都只能通过伤口侵染银杏叶片 ;在有伤口的情况下接种 ,病菌在离体叶片上的扩展速度都较实生苗叶片上的快 ,其中细交链孢菌的致病力最强。
- 周志权廖咏梅黄炳金黄泽余
- 关键词:银杏叶枯病病原菌侵染特性
- 银杏轮纹病和黑斑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对银杏黑斑病菌 (Alternaria tenuisNess) 和轮纹病菌 ( Pestalotia ginkgoHori) 进行生长、产孢条件和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 银杏黑斑病菌生长、产孢温度为10℃~35℃, 25℃生长最好, 35℃产孢最多, 20℃~35℃孢子萌发良好; 轮纹病菌生长温度为10℃~30℃, 最适25℃, 10℃下不产孢, 20℃孢子萌发率最高。2 种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在相对湿度(RH) 65% ~98% 生长良好, 且加大RH有利于分生孢子形成, RH100% + 水滴处理孢子萌发率最高。2 种菌生长的pH值为2~11, 偏酸性利于分生孢子萌发。葡萄糖、叶汁有促进轮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作用; 光照对黑斑病菌的生长和产孢没有显著影响, 但能促进轮纹病菌孢子形成。
- 周志权黄炳金黄泽余
- 关键词:银杏黑斑病轮纹病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生长
- 银杏炭疽病菌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0年
- 对桂北地区银杏炭疽病菌进行分离鉴定 ,结果表明是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该胶孢炭疽菌在 10~ 35℃范围内 ,菌落能生长、分生孢子亦可萌发 ,适温范围均为 2 0~ 30℃ ;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的条件 ,在 rh=10 0 % +水滴的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良好 ;病菌在 p H4 .5~ 9.3的范围内均能生长 ,中性偏碱条件更有利。结果还表明 。
- 黄炳金周志权
- 关键词:银杏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
- 5种药剂对银杏叶枯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被引量:11
- 2001年
- 在实验室内 ,用含药培养基法、抑菌圈法和孢子萌发法观测杀菌剂加瑞农、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可杀得、扑海因对银杏叶枯病的 3种主要病原菌 :细交链孢菌 (Alternaria tenuisNess)、盘多毛孢菌 (Pestalotia ginkgo Hori)、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c]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 ,扑海因对细交链孢菌和盘多毛孢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较强的抑制效果 ,对炭疽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 周志权廖咏梅黄炳金
- 关键词:银杏叶枯病抑菌试验孢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