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鹤立
- 作品数:19 被引量:1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咽癌颈部皮肤转移1例
- 2014年
- 患者女,65岁。右颈部斑块伴疼痛半年余于2013年3月22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28年前因患鼻咽癌(T2MON0)于当地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痊愈。20年前至今鼻咽部反复肿物增生。对症处理效果不明显。2年前颏下部发现一肿物,于本市某口腔医院行手术及组织病理检查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同年行鼻咽癌放射治疗及化疗,症状较前好转。1年前外伤后出现面神经麻痹,行针灸治疗后渐出现右颈部变硬,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
- 甘红婉高鹤立周梅娟于泳刘晓明韩世新
- 关键词:鼻咽癌皮肤转移癌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2步法,检测E-钙黏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p5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22例腔上皮A型、23例腔上皮B型、20例基底细胞样型、23例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高表达型、17例正常乳腺表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6~60个月。结果腔上皮A型、腔上皮B型、基底细胞样型、HER2高表达型、正常乳腺表型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4.5,51.1,48.8,52.0,56.0岁,其中基底细胞样型中老年女性占20.0%(5/20);肿物平均大小分别为3.4,3.5,2.1,3.0,3.5cm;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3%(17/22),73.9%(17/23),40.0%(8/20),65.2%(15/23),70.6%(12/17),基底细胞样型低于其余4型(P<0.05)。5型乳腺癌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2.7%,26.1%,60.0%,56.5%,23.5%,基底细胞样型和HER2高表达型p53蛋白阳性率高(P<0.05);E-钙黏素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80.0%,100.0%,100.0%,基底细胞样型低于其余四型(P<0.05);MMP-7阳性率分别为40.9%,52.2%,85.0%,69.6%,64.7%,基底细胞样型高于腔上皮A,腔上皮B型(P<0.05);Ki-67<10%阳性率分别为59.1%,39.1%,25.0%,30.4%,29.4%,Ki-6710%~30%阳性率分别为36.4%,52.2%,40.0%,52.2%,58.8%,Ki-67≥30%阳性率分别为4.5%,8.7%,35.0%,17.4%,11.8%,说明基底细胞样型增殖指数显著增高(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基因分型不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基因分型乳腺癌中,基底细胞样型平均发病年龄较小,通常为绝经期前;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侵袭转移力高、细胞增殖更旺盛、易发生p53基因突变,且5年生存率最低。
- 高雪关宏伟王洪江刘焕然蔡欣高鹤立
-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
- 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p53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ic carcioma,PH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60例PHC石蜡标本中p53进行检测。结果 p53蛋白在PHC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1.67%(31/60),但是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在PHC的不同分级及分型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53蛋白的表达可能与PHC的发生有关,但与PHC的分级及分型均无关,故不可单独作为PHC恶性度及分型的指标。
- 孙萌高鹤立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肝肿瘤P53PHC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进行临床资料、大体、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文献复习。[结果]肾嗜细胞腺瘤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肾脏单发实性占位病变,包膜不完整,界清,棕红色,质中等硬,其一可见中央星状瘢痕。光镜下,肿瘤组织由大小不一的巢状结构组成,伴有少量腺管,周围有纤细的血管纤维分隔。瘤细胞单一,圆形或多边形,有明显的嗜酸性胞浆,核圆,居中,未见核分裂象。2例均见局灶核异型,并见单细胞及小灶状坏死。免疫组化:两者均表达CK、E-cadherin、CD117,不表达CD10、Vimentin,其中1例CK7胞质阳性。[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掌握其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是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关键。
- 张秋萍高鹤立
- 关键词:肾肿瘤肾嗜酸细胞腺瘤免疫组化
- 肾细胞癌侵袭方式与保肾手术可行性及最小安全切除范围的确定
- 李泉林关宏伟张秋萍韩辉薛波薛军王法鹏高鹤立殷积斌张仁科宋希双
- 该课题通过对102例肾癌根治术标本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假包膜外癌灶的分布情况和距离,提出了保肾手术的最小安全切除范围。有以下创新点:1.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保肾手术的最小安全切除范围。2.通过分析多中心灶与原发灶、多中心性肾...
- 关键词:
- 关键词:肾细胞癌保肾手术
- 肾癌多中心病灶发生机理的探讨被引量:3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肾癌多中心病灶的发生机理。 方法 肾癌根治术标本 10 2例 ,间隔 3mm切开检查切面 ,原发灶外可疑处取材证实肾癌者为多中心灶阳性。免疫组化法检查肾癌原发灶及多中心灶p5 3、PCNA、c erbB2 、CD44 v6、bcl 2、nm2 3 H1 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多中心灶发生率为 15 .7%( 16 10 2 ) ,16例多中心性肾癌中 ,原发灶与多中心灶p5 3、PCNA、c erbB2 、CD44 v6、bcl 2、nm2 3 H1 蛋白表达情况均相近 ,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均 >0 .4)。 结论 肾癌多中心灶具有与原发灶相似的生物学特征 ,其发生以原发灶肾内转移可能性大。
- 李泉林关宏伟张秋萍薛军王法鹏高鹤立韩辉张仁科
- 关键词:肾癌多中心病灶生物学特征
- 非小细胞肺癌中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的过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细胞胞膜中的表达与患者吸烟状况、肿瘤分化等临床病理特征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自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80例NSCLC患者肺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胞膜中AMFR的表达,分析AMFR过表达与患者的吸烟状况、肿瘤分化及无瘤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80例患者中,52例AMFR过表达,阳性率65%,吸烟患者AMFR过表达多于无吸烟患者,分别为75.9%和58.8%(P<0.05),肿瘤组高分化与低/未分化患者AM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3%和74.19%,AMFR过表达与肺癌的分化明显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AMFR阴性患者无瘤生存期为28.2个月,AMFR弱阳性、阳性及强阳性患者无瘤生存期分别为33.3、26.4和7.8个月(P<0.05)。结论肿瘤细胞胞膜中AMFR过表达与NSCLC组织分化和患者无瘤生存期呈正相关。
- 蔡欣胡冬梅高雪高鹤立孙志刚吴泰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 乳腺癌抑癌基因蛋白P1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蛋白P16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21例、非淋巴结转移44例)20例乳腺增生病、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变情况的关系。[结果]P16蛋白在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50%及85%,其表达在乳腺癌、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腺瘤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P16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分别为69%、36%,差异性显著(P<0.05);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5年生存率情况比较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16蛋白表达异常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 高鹤立孙哲纪卫华李墨林
- 关键词:乳腺癌P16免疫组织化学
- 微囊型脑膜瘤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1年
- 微囊型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脑膜瘤亚型,WHO(1999)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正式将其列入脑膜瘤分类中[1]。因其无经典型脑膜瘤结构,组织形态特殊,病理诊断易误诊为胶质瘤,故本文报告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
- 高雪胡冬梅张丽芝蔡欣高鹤立
- 关键词:微囊型脑膜瘤临床病理
- 家兔自体血凝块制备肺栓塞模型的探讨被引量:65
- 2001年
- 目的 用家兔自体血凝块建立稳定、持久、客观的肺栓塞模型。方法 通过股静脉穿刺插管术 ,注入不同温度 (37、45、6 5、70℃ )水浴的自体血凝块 ,建立急性肺栓塞模型 ,定期 (栓塞后 1、5、10、14d)解剖肺动脉 ,观察其有否栓塞以及光镜下血管改变 ,探讨制备成功、稳定、持久的肺栓塞模型方法。结果 70℃水浴 10min的自体血凝块制备肺栓塞模型 ,1~ 14d均未见血块完全溶解 ,模型客观、持久、稳定。
- 季颖群高鹤立张中和
- 关键词:肺栓塞家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