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玲焕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活性
  • 2篇活性研究
  • 1篇藤属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细胞
  • 1篇体外细胞毒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活性
  • 1篇呋喃
  • 1篇甾体
  • 1篇橐吾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活性
  • 1篇瘤活性
  • 1篇木脂素
  • 1篇菊科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活性
  • 1篇昆明山海棠

机构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李蓉涛
  • 2篇高玲焕
  • 1篇张继虹
  • 1篇王蓓
  • 1篇李洪梅
  • 1篇李海舟
  • 1篇李晓蕾

传媒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宽戟橐吾中苯并呋喃衍生物及其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从我国民间药用植物菊科宽戟橐吾(Ligularia latihastata)的根茎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2-乙酰基-5-甲氧基-6羟基-苯并呋喃(1)和5个已知的苯并呋喃衍生物,其结构通过1D NMR和2D NMR等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确定.通过生物活性筛选研究发现化合物2-异丙基-5-乙酰基-6-羟基-苯并呋喃(2)对人宫颈癌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为36.0μmol/L.
王蓓高玲焕张继虹李蓉涛李海舟
关键词:菊科苯并呋喃细胞毒活性
昆明山海棠的非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2014年
利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柱色谱、中压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并借助核磁共振等多种波谱学方法,从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茎叶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木脂素、甾体以及酚性成分,分别为杜仲树脂酚(1),(7R,7'R,7″R,8S,8'S,8″S)-4,4″,7″,9″-四羟基-3,3',3″,5,5',5″-六甲氧基-7,9';7',9;4',8″-氧代-8,8'-倍半木脂素(2),(7R,7'R,7″S,8S,8'S,8″S)-4,4″,7″,9″-四羟基-3,3',3″,5,5',5″-六甲氧基-7,9';7',9;4',8″-氧代-8,8'-倍半木脂素(3),(7R,7'R,8S,8'S)-4,4″,7″,9″-四羟基-3',5,5',5″-四甲氧基-7,9';7',9;4',8″-氧代-8,8'-倍半木脂素(4),(7R,7'R,8S,8'S)-4,4″,7″,9″-四羟基-3',3″,5,5',5″-五甲氧基-7,9';7',9;4',8″-氧代-8,8'-倍半木脂素(5),20β-β-D-葡萄糖-3-羰基孕甾-4-烯(6),20α-β-D-葡萄糖-3-羰基孕甾-4-烯(7),β-谷甾醇(8),邻羟基苯甲醇-1-O-β-D(3'-苯甲酰基)葡萄糖苷(9),邻羟基苯甲醇(10),和4-羟基-2-甲氧基苯甲醇(11),其中化合物2-7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6显示出弱的抗肿瘤活性.
李晓蕾李洪梅高玲焕李蓉涛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属木脂素甾体抗肿瘤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