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松建

作品数:69 被引量:367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犯罪
  • 14篇刑法
  • 12篇刑事
  • 12篇司法
  • 10篇死刑
  • 5篇单位犯罪
  • 5篇非法
  • 4篇刑罚
  • 4篇刑法规制
  • 4篇司法控制
  • 4篇权利
  • 4篇网络
  • 4篇共同犯罪
  • 4篇规制
  • 3篇刑事责任
  • 3篇正当
  • 3篇正犯
  • 3篇人权
  • 3篇死刑案
  • 3篇死刑案件

机构

  • 66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7篇马松建
  • 2篇蒋兆乾
  • 2篇潘照东
  • 1篇赵吉平
  • 1篇周建军
  • 1篇张开俊
  • 1篇孙瑜洁
  • 1篇王立志
  • 1篇李琪

传媒

  • 10篇郑州大学学报...
  • 7篇中州学刊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河南省政法管...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河南警察学院...
  • 2篇中国刑事法杂...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2篇山东警察学院...
  • 2篇中国检察官
  • 2篇公民与法(法...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河南公安高等...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法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法学评论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疗行为之正当化根据探析
2023年
医疗行为的正当化根据作为医疗刑法研究的起点,是当前刑法教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医疗行为伤害说是医疗行为性质认定的基本立场,医疗行为正当化根据的理论探讨得以展开。以医疗行为为中心的学说过于注重行为的社会价值,忽略了患者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刑法自由保障机能之下,医疗行为正当化根据探析应以患者为中心展开。在尊重患者自我决定权的基础上,对患者同意说作谦抑性设定,维持医生开展医疗活动与尊重患者自我决定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助于保障医疗安全和缓解医疗纠纷。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适用患者同意说,可以顺应医疗刑法的论述架构,合理判定专断医疗行为的刑法容许程度,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医疗刑法之公平正义。
马松建崔雪岩
关键词:正当化根据
刑事法治视野中的死刑司法解释
死刑司法解释是指司法解释中与死刑适用有关的解释。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就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行使司法解释权。本文分析了死刑司法解释的要求,并就死刑司法解释的反思...
马松建
关键词:刑事法死刑司法解释
文献传递
事后抢劫实行过限问题探析
2020年
事后抢劫是法律拟制而来的一种特殊规定,在基础犯罪范围的认定上具有特殊性。实行过限源于共同犯罪,但过限行为与共同犯罪行为往往不易区分,未过限共犯责任认定也较为困难。复数犯罪人形态下事后抢劫结合二者特性,同时又涉及共犯转化问题,理论上更为复杂。厘清过限行为,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根据具体犯罪类型的不同情况加以认定。对共同实行犯的过限行为,除了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知晓,还需区分作为与不作为,行为人积极参与或者有作为义务且能为而不为,则为过限行为;对狭义共犯的处罚属于刑罚扩张事由,使其承担责任主要看主观上有无预见可能性,客观上过限结果能否归属于该狭义共犯的行为,即二者需有因果性。在事后抢劫的场合,通常能认定为行为过限,但也存在例外。
马松建宋维鑫
关键词:事后抢劫共同犯罪实行过限
实行过限问题研究被引量:23
2003年
实行过限问题无论在刑法理论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但国内外刑法规定以及有关理论并不一致。研究实行过限问题,对于丰富共同犯罪理论,解决实践中一些疑难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马松建王立志
关键词:共同犯罪犯罪实行实行过限
数据犯罪双重法益说的适用分析
2024年
当前数据犯罪法益判断学说存在不同缺陷,核心问题是现有学说认为数据犯罪法益是单重的。数据可以解构为“载体——数据——信息内容”,这一结构使数据犯罪规范法益可以采取双重法益学说。数据犯罪首先侵犯数据安全,进而侵犯信息内容法益。具体而言,采取双重法益学说可以发挥想象竞合功能,减少罪数认定混乱的现象。双重法益理论可以发挥法益的解释指导功能,精确认定数据犯罪性质,减少同类犯罪行为不同认定的现象。
孙常啸马松建
关键词:数据安全
宽严相济视野下的死刑司法控制被引量:5
2008年
虽然死刑的控制包括立法控制与司法控制两种不同的路径,但司法控制显然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在严格按照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的规定准确适用死刑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死缓的司法适用,依法扩大死缓的适用范围,在司法上对死刑的立即执行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
马松建
关键词:宽严相济死刑死缓司法控制
单位犯罪认定疑难问题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现行刑法中规定的单位犯罪其具体范围存在不同的认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在司法实践中也不易区分。同时,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尤其是单位犯罪与有组织犯罪二者的关系,需要认真研究。
马松建
关键词:单位犯罪自然人犯罪共同犯罪
我国食药犯罪刑法应对策略探讨被引量:4
2018年
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严峻,一直以来我国刑法对于食品、药品犯罪采取重刑主义刑事政策,然而却未能发挥应有的遏制效果。这表明以法益侵害和责任主义为中心的刑法规制传统已不能对食品、药品犯罪全面、有效地遏制和预防。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法对食品药品犯罪的规制,应扩大食品药品犯罪的外延涵盖,将帮助行为正犯化、增设持有型犯罪、完善食药监管渎职犯罪,这比单纯立法趋重更具现实意义。
马松建潘照东
关键词:刑法应对持有型犯罪渎职犯罪
依法治国与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
2005年
劳动教养制度不适应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不仅存在明显的宪法性根据问题,而且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法规之间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势在必行。
马松建
关键词:依法治国劳动教养
单位犯罪主体研究被引量:28
2000年
:单位犯罪主体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一类犯罪主体 ,是认定单位犯罪成立的关键。单位犯罪主体具有依法成立、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等特征。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既有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 ,也有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单位的性质不同 。
马松建徐薇
关键词:单位犯罪单位犯罪主体刑法刑事责任能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