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彦寿

作品数:41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栓塞
  • 14篇介入
  • 12篇动脉
  • 11篇栓塞治疗
  • 10篇疗效
  • 9篇化疗
  • 9篇化疗栓塞
  • 7篇晚期
  • 6篇血管
  • 6篇栓塞术
  • 6篇中晚期
  • 6篇咯血
  • 6篇化疗栓塞治疗
  • 5篇肿瘤
  • 5篇介入治疗
  • 5篇灌注
  • 4篇动脉栓塞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动脉
  • 4篇气管

机构

  • 38篇青海省人民医...
  • 3篇青海红十字医...
  • 2篇青海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38篇马彦寿
  • 34篇李焕祥
  • 29篇刘武军
  • 29篇吕峰泉
  • 20篇吴泽涛
  • 8篇保广鹤
  • 3篇刘林勋
  • 2篇廖正银
  • 2篇袁洪
  • 2篇巴晓丽
  • 1篇芦宝华
  • 1篇谢占玉
  • 1篇刘刚
  • 1篇贺莉

传媒

  • 13篇青海医药杂志
  • 4篇高原医学杂志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现代医院
  • 2篇第四届中国西...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第五届中国西...
  • 1篇第六届西部介...
  • 1篇2016年《...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宁地区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
2008年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1m)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血管内溶栓治疗和PTA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6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患者应用团注或渐进性脉冲溶栓的方法,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12例慢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留置导管后用微量动脉泵继续溶栓(5~7)天,并且进行了PTA治疗。14例急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继续给予扩血管、抗凝、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本组26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症,除1例无效外,其余病例经溶栓和球囊成形治疗,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6%(25/26)。结论:综合应用灌注溶栓、导管取栓、导管机械性扩张、球囊成形是治疗西宁地区急慢性长段动脉闭塞症,尤其是急性动脉闭塞症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马彦寿李焕祥吕峰泉刘武军
关键词:动脉溶栓介入治疗
西宁地区15例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植入治疗高原地区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及治疗价值。方法:本组15例患者均在数字减影机监视下植入覆膜支架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15例病例皆为DeBakey III型。结果:15枚覆膜支架植入均获成功。3例患者因覆膜支架覆盖左侧锁骨下动脉,故采用烟囱技术置入球囊支架。15例患者15枚覆膜支架及3枚球囊支架均无移位、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诊(1-30)个月,15例患者均存活。结论:覆膜支架植入介入治疗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效确切等优点,但中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吴泽涛李焕祥马彦寿吕峰泉刘武军
关键词: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介入放射学
西宁地区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
2013年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 261m)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血管内溶栓治疗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5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经CTA造影证实髂-股动脉长段(>10cm)狭窄闭塞,腘动脉以远及分支广泛闭塞,无良好流出道。置入溶栓导管,应用团注或渐进性脉冲溶栓的方法,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17例慢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留置溶栓导管后用微量动脉泵继续溶栓(1~3)天,并且进行了(PTA)治疗。8例急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继续给予扩血管、抗凝、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本组25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症,除4例无效外,其余病例经溶栓和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4.0%(21/25)。结论:综合应用灌注溶栓、导管取栓、导管机械性扩张、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是治疗急慢性长段动脉闭塞症,尤其是急性动脉闭塞症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泽涛李焕祥马彦寿吕峰泉刘武军
关键词:动脉溶栓介入治疗
进展期胃底贲门癌胃左及左膈下动脉联合化疗栓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底贲门癌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胃左动脉(LGA)及左膈下动脉(LIPA)造影的意义;探讨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对进展期胃底贲门癌的价值。方法18例经DSA确认有LGA and LIPA均参与胃底贲门癌供血者行二动脉化疗栓塞术,LGA共行70次TACE,LIPA共行65次TACE。术前除胃镜和钡餐检查外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术中常规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及LGA and LIPA造影,准确估计腔内外病变情况,在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逐一超选择至LGA and LIPA支,再分别用碘油-抗癌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然后注入明胶海。结果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后1、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16/18)、55.6%(10/18)、38.9%(7/18);有4例均行LGA and LIPA化疗栓塞2-3次后行外科手术根治术,已存活4年和5年,目前仍在随访中。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中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及LGA and LIPA造影能进一步明确肿瘤的T分期;行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科学合理、并发症少且多为自限性的治疗方法。
李焕祥刘武军马彦寿吕峰泉
关键词:化疗栓塞治疗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致脾切除1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
目的探讨及总结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epatic artery pseudo aneurysm,HAPA)技术要点及栓塞材料选择,总结探讨避免该手术导致严重脾脏坏死、脾切除等严重并发症的经验。方法报道1例HAPA患者接受TAE后,因异位栓塞出现大面积脾缺血坏死,最终导致脾脏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近十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TAE术中栓塞方法、栓塞材料选择不当,导致患者发生严重介入手术并发症脾栓塞,最终接受脾切除来避免病情进展危及生命。结论 TAE对HAPA的抢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栓塞假性动脉瘤的流出、流入动脉及瘤体是合理的治疗原则。弹簧圈等易于X射线监视的材料是合适的栓塞材料。TAE治疗HAPA导致的异位栓塞等严重介入手术并发症应得到介入医师的重视。
赵宝魁马彦寿巴晓丽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肝动脉假性动脉瘤脾切除病例报告
自膨式支架对吻式成形术治疗慢性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 自膨式支架对吻式成形术治疗慢性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行性及技术探讨.方法 对15例主-髂动脉闭塞的患者中,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髂动脉完全闭塞,病变长度6.5~16.0 cm(平均9.3 cm),血管闭塞时间1月~23...
李焕祥刘武军马彦寿吴泽涛吕峰泉保广鹤
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钠(吉派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1月—2010年3月间住院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40例中治愈27例(67.5%),有效10例(25.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无出血迹象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林勋李焕祥吴泽涛马彦寿吕峰泉刘武军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抗凝
含雷替曲塞方案经TACE治疗45例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雷替曲塞化疗方案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介入治疗科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以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加TACE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肿瘤缓解率高于对照组(χ2=7.467,P=0.006),观察组患者AFP和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6.622、2.338,P<0.001、0.022),两组患者其余化验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3年后,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0.00%、42.22%、33.33%,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2.86%、20.00%、14.29%。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性高于对照组(χ2=4.981,P=0.026)。[结论]基于雷替曲塞方案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降低患者AF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远期疗效方面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宝魁贺莉吴泽涛马彦寿王圆张庆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雷替曲塞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临床疗效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用11G或13G长15.0cm骨穿针穿剌到位后,用球囊扩张将压缩骨折的椎体进行扩张,然后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剂、液态单体及超液态碘化油按比例配制成骨水泥,当骨水泥呈牙膏状时,注入破坏的椎体腔。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WHO疼痛缓解程度判断其有效性,术后18例患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完全缓解率为66.67%,WR部分缓解率16.67%,轻度缓解3例,总有效缓解率为83.34%。术后椎体压缩程度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疼痛、增加椎体高度、减轻后凸畸形、增强脊柱稳定性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泽涛李焕祥吕峰泉刘武军马彦寿廖正银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
混合栓塞治疗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肺咯血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混合栓塞对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B-P分流)的肺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造影证实存在B-P分流的肺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进行混合栓塞治疗。结果:治疗后3天内19例全部止血,术后半年随访无复发。结论:B-P分流发生于病变区域的血管网络,支气管动脉远端用明胶海绵碎块、PVA颗粒栓塞,明胶海绵长条栓塞相对细小主干,近端用羊毛钢圈栓塞,这样永久、完全栓塞病变区域血管网,能彻底防止咯血复发。
保广鹤马彦寿
关键词:肺咯血支气管动脉造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