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京炬
-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心力衰竭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及CA125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及糖类抗原125(CA125)的变化。方法 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CA125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血浆BNP及CA125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血浆BNP及CA125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及CA125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联合检测血浆BNP及CA125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筛选指标,并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评价心力衰竭治疗的疗效。
- 马京炬
- 关键词:糖类抗原125血浆脑利钠肽
- 多巴酚丁胺与心先安或米力农联用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室舒缩功能、血浆AngⅡ及红细胞内Ca<'2+>的影响
- 目的:对比研究实验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在用多巴酚丁胺治疗之后,继用米力农或心先安对左室舒缩功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红细胞内Ca〈’2+〉的影响.结论:多巴酚丁胺与心先安或米力农联用均可改善大鼠左室收缩功能...
- 马京炬
-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心先安
- 文献传递
- 多巴酚丁胺与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或咪利酮联用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对比研究实验性心力衰竭 (CHF)大鼠在用多巴酚丁胺治疗之后 ,继用咪利酮或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对左心室舒缩功能 ,血浆血管紧张素 (Ang )和红细胞内 Ca2 +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 CHF模型 ,将 4 0只 CHF大鼠随机分成 (1) CHF组 (2 )多巴酚丁胺治疗组 (3)多巴酚丁胺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组 (4 )多巴酚丁胺 +咪利酮治疗组 ,另设 (5 )正常对照组。给药治疗 10 d后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浆 Ang 及红细胞内Ca2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CHF组 ,左心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度 (± dp/dtmax) ,左心室收缩压 (L VSP)显著下降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 (L VEDP)、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压力下降的时间常数 (T)、血浆 Ang 及红细胞内 Ca2 +显著增加 (P均 <0 .0 1)。与 CHF组相比 ,多巴酚丁胺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组 ,± dp/dtmax,L VSP升高 ,L VEDP降低 (P<0 .0 5~ 0 .0 1) ,血浆 Ang 明显降低 (P<0 .0 5 ) ,红细胞内 Ca2 + 下降。多巴酚丁胺 +咪利酮组 ,+dp/dtmax及 L VSP升高 (P<0 .0 5~ 0 .0 1) ,血浆 Ang 降低 (P<0 .0 5 )。各用药组相比 ,多巴酚丁胺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组 L VSP,- dp/dtmax,L VEDP,Ang 浓度及红细胞内 Ca2 +与多巴酚丁胺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多巴酚丁胺与?
- 马京炬王凤芝韩丽瑄
- 关键词:心力衰竭多巴酚丁胺环磷酸腺苷葡甲胺
- 米力农与卡维地洛联用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马京炬
- 关键词:重度心力衰竭米力农卡维地洛疗效
- 多巴酚丁胺与心先安或米力农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马京炬
-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心先安米力农充血性心力衰竭
- 西酞普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各30例,均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抑郁组加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hs-CRP、Hcy浓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抑郁组HAMD评分明显优于非抑郁组(P<0.05);治疗前抑郁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8周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CHF患者伴抑郁时血清hs-CRP、Hcy水平显著升高。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加用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并能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
- 马京炬陈玲玲郑跃星刘晶胡菁
- 关键词:心力衰竭西酞普兰抑郁焦虑
- 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素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60例,在常规接受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小剂量螺内酯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20 mg;中剂量螺内酯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40mg。常规治疗组20例,不给予螺内酯治疗,余治疗同前。动态观察心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NYHA分级变化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并应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中剂量螺内酯组、小剂量螺内酯组和常规治疗组1个月临床综合疗效分别为90.0%、90.0%和75.0%。螺内脂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NYHA分级均有所改善,但螺内酯组治疗后改善显著(P〈0.05),治疗后小剂量、中剂量螺内酯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小剂量、中剂量螺内酯组血清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降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可作为评价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评估的指标。
- 马京炬
- 关键词:螺内酯左室射血分数血清脑利钠肽
- 小剂量螺内酯抑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重构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30例,接受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调脂药物等常规处理;小剂量螺内酯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20 mg;中剂量螺内酯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40 mg.结果 6个月时小剂量螺内酯组、中剂量螺内酯组和常规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小剂量螺内酯组和中剂量螺内酯组BNP水平下降更显著(P<0.01);小剂量螺内酯组与中剂量螺内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螺内酯抑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重构,血清BNP水平下降.
- 马京炬亢惠兰郑跃星胡菁
- 关键词:左室重构螺内酯脑钠肽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方法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前后分别用ELISA法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BNP水平均下降,但治疗组血清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BNP浓度。
- 马京炬亢惠兰郑跃星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脑钠肽
-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扩张性心肌病 (DCM )和缺血性心肌病 (ICM )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30例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ICM :治疗组 1 1例 ,对照组 1 1例 ;DCM :治疗组 4例 ,对照组 4例 )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同时治疗组隔日腹部皮下注射rhGH 4U ,共 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脏彩色超声、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 Ⅰ、血浆血管紧张素(Ang) Ⅱ的测定。结果 治疗组的左室收缩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 <0 0 5) ,舒张功能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血清IGF 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血浆Ang Ⅱ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①rhGH可明显改善ICM和DCM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 李彦红王凤芝韩丽瑄郝林娃马京炬
-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