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科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阳性
  • 2篇阳性患者
  • 2篇乙肝
  • 2篇乙肝表面抗原
  • 2篇石膏
  • 2篇手法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治疗
  • 2篇小夹板
  • 2篇抗原
  • 2篇抗原阳性
  • 2篇表面抗原
  • 2篇表面抗原阳性
  • 1篇第一掌骨
  • 1篇第一掌骨基底
  • 1篇第一掌骨基底...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9篇江西中医药高...

作者

  • 9篇饶科峰
  • 3篇范伯曾
  • 3篇王燕萍
  • 2篇姜衍卫
  • 2篇杨海旺
  • 2篇王砥
  • 2篇付抚东
  • 2篇陈建章
  • 2篇喻国华
  • 2篇刘少芸
  • 2篇陈建华
  • 2篇胡俊义
  • 1篇周微红
  • 1篇汤群珍
  • 1篇万军
  • 1篇傅斌
  • 1篇包奇昌

传媒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科技风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手纹分析
本文分析了23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手纹图型,并与对照组资料(本地区420例大中专学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手纹在指纹类型、掌褶类型、掌部真实花纹等参数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患...
杨海旺刘少芸姜衍卫王砥胡俊义陈建华饶科峰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文献传递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手纹分析
本文分析了23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手纹图型,并与对照组资料(本地区420例大中专学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手纹在指纹类型、掌褶类型、掌部真实花纹等参数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患...
杨海旺刘少芸姜衍卫王砥胡俊义陈建华饶科峰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手纹特征
文献传递
指压三扳法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4例被引量:2
2010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自2005年~2008年,作者通过指压三扳法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饶科峰范伯曾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推拿中药
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43例体会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第一掌骨基底部患者,采用手法整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内服中药,观察其疗效。结果:43例中优29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3%。结论: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骨折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饶科峰王燕萍
关键词: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法复位
黄芩胶囊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黄芩胶囊法对痤疮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皮脂腺斑痤疮小鼠模型后,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芩胶囊(14、7、3.5 g/kg),连续30d,于实验第34天,采用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和E2的含量,用ELISA法测定IL-1β、IL-6的含量。处死动物后,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右侧斑块的最大横径和最大纵径。测量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鼠耳肿胀程度。并立即取下小鼠侧背部皮脂腺斑组织,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皮脂腺斑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胶囊14g/kg及安体舒通组6.25g/kg皮脂腺斑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皮脂腺薄,排列较松散,液化囊形成数目多。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胶囊各组T、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E2明显升高。结论:黄芩胶囊能使皮脂腺斑明显缩小,影响皮脂腺增生,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生及皮脂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IL-1β、IL-6含量,提高E2含量有关。
付抚东饶科峰喻国华
关键词:痤疮白细胞介素-1Β睾酮雌二醇
多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36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进行骨折复位后分别应用多层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X线示治疗组出现再移位的患者1例,对照组出现9例,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多层小夹板外固定效果要优于传统的石膏外固定疗法,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饶科峰王燕萍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
浅谈量化设计病理学实验报告
2008年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侧重于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病理学实验课通过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与形态学描述。观察大体标本后,要对所观察的病变组织进行描述;观察病理切片后,要对所观察的病变组织进行绘图并加以描述,这就形成了病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学生完成一次实验后,对实验工作给予的简单、扼要的文字处理,也体现了实验人员的实验水平、知识水平及写作水平等日。书写实验报告可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书写技巧,也为其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填写病理申请单、书写病历等奠定了基础,还可培养学生的良好工作态度。
范伯曾饶科峰
关键词:病理学
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治疗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再进行外固定。治疗组采用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分别于治疗后3 d、1 w、2 w、3 w复查,检查骨折有无移位,检查有无压疮及神经血管有无受压,患肢手指的肿胀及血运情况,有无张力性水疮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2~3 w据复查X线片情况改换功能位三黄散和石膏,4~6 w后根据复查情况拆除三黄散和石膏托固定,随访至3个月。结果在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方面,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3 d、1 w、2 w时差异显著(P〈0.05);3 w后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判定方面,从3d后,两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能快速减轻中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肢的早期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
饶科峰陈建章付抚东王燕萍汤群珍范伯曾喻国华
关键词:COLLES骨折小夹板外敷中药石膏托
旴医陈建章运用活血化瘀法辨治顽固性水肿经验
2024年
顽固性水肿病情复杂,胶着难消,影响患者生活、工作。陈建章认为顽固性水肿多有血瘀,辨治宜结合活血化瘀法,临床重视肺、脾、肾等脏腑功能调节,配合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等活血化瘀方药,结合原发疾病治疗,取得良好疗效。附验案2则以佐证。
周微红万军傅斌包奇昌饶科峰陈建章
关键词:顽固性水肿活血化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