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兰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昆明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教育
  • 3篇教师
  • 3篇教学
  • 2篇自我
  • 2篇小学生
  • 2篇小组合作学习
  • 2篇民族
  • 2篇民族学生
  • 1篇大学生
  • 1篇动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发展
  • 1篇学生小组合作...
  • 1篇云南民族
  • 1篇知识
  • 1篇智力
  • 1篇智力因素
  • 1篇师范
  • 1篇师范生
  • 1篇师生

机构

  • 9篇昆明师范高等...
  • 3篇昆明学院
  • 1篇昆明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作者

  • 12篇颜兰
  • 3篇杨琅
  • 1篇蔡艳梅
  • 1篇冯娟
  • 1篇张芹
  • 1篇张芹
  • 1篇舒亚玲
  • 1篇王梅
  • 1篇甘昭良
  • 1篇曾蕾
  • 1篇曹艳
  • 1篇沈锡琼
  • 1篇李冬萍

传媒

  • 4篇昆明师范高等...
  • 2篇云南教育
  • 2篇昆明学院学报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昆明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西族中师生心理发展及素质培养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本课题从纳西族中师生的人格因素特点、智商分数、学习动机等方面与全国中学生常模进行对比分析,从四个方面:1、注重民族学生教学内容的民族特色;2、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人生目标教育;3、在教育中形成相同平等的成就标准,是民族中师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加强交流、开阔眼界、积极参与竞争,促进学生学习动机.从而找出教育对策.
颜兰
关键词:纳西族民族心理民族学生
试论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被引量:1
2006年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尽快转变自身的教师角色才能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颜兰冯娟
关键词:教师角色
加强班级管理 创造良好氛围被引量:1
2006年
颜兰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环境自我教育小组合作学习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个案被引量:3
2007年
对昆明市西山区农村教育的研究表明: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的基础教育先天不足与后天缺失;职业教育规模太小,远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以及成人社区教育刚刚起步,距离城市化的要求任重而道远三大现实问题。要重新定位当前的农村教育,并促进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及效益的提升,使农村教育真正成为推进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杨琅颜兰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教育基础教育教育资源
浅谈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颜兰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教学效果合作动机
昆明市部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调查分析与思考被引量:2
2004年
本课题通过对骨干教师培训情况的抽样调查 ,对其参加培训的动机、培训的内容和教师的需求等进行分析 ,对作为实现教师专业化必经之途的职后培训活动进行思考 ,并提出改进培训工作的意见。
颜兰杨琅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教育改革继续教育
昆明市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06年
小学生科学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未来,了解我市小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并进行分析,寻找出一定的对策,对于提高我市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效益,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颜兰
关键词:小学生
昆明市小学生科学素质现状调查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从科学素质所涵盖的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4个核心要素出发,对昆明市14县(市)区的3 142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表明:昆明市大多数小学生对科学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培养和激发其科学兴趣的条件还有待于改善;确立了初步的科学信念,养成了最基本的科学习惯;对环境科学的认知得分最高,对物质科学的认知相对欠缺;对科学方法的总体掌握程度不高,有掌握科学方法的积极心理倾向,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不高。
杨琅颜兰李冬萍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知识
全纳教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被引量:9
2009年
全纳教育是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想,主张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家庭形式、学校形式以及随班就读形式等三个阶段,并正在向人本特教形式的全纳教育阶段迈进。在我国实施全纳教育要考虑全纳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现状、地区差异以及特殊儿童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
甘昭良王梅颜兰
关键词:全纳教育特殊教育随班就读人本特教
论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观照与自我分析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微格教学中的观照分为"课堂观察"和"彼此观照"两个方面。微格教学实习中的观照体现出示范性、观摩性、模仿性特点,而自我分析体现出自我评价、自我认同、自我提升的特点。这些不但对师范生专业特质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主观上对课堂宏观层次上的教学活动进行分解,逐步实现对课堂要素各种变量的调控,有效地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张芹沈锡琼颜兰
关键词:微格教学师范生观照自我分析教学技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