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长春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X线
  • 3篇造影
  • 3篇X线分析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对比造影
  • 2篇栓塞
  • 2篇双对比造影
  • 2篇憩室
  • 2篇憩室炎
  • 2篇结肠
  • 2篇结肠憩室
  • 2篇X线表现
  • 2篇X线检查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曲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治疗
  • 1篇心包
  • 1篇心包囊肿
  • 1篇心包脂肪垫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第四...

作者

  • 9篇韩长春
  • 7篇谭玉杰
  • 7篇陈军
  • 5篇刘忠岐
  • 4篇李艳民
  • 4篇韩俊
  • 4篇刘忠歧
  • 3篇周金鹏
  • 2篇刘志忠
  • 2篇王立非
  • 2篇文彬彬
  • 2篇佟庆刚
  • 2篇王薇
  • 1篇董良
  • 1篇李亚刚
  • 1篇金虎
  • 1篇邹儒明
  • 1篇王微
  • 1篇李明亮

传媒

  • 5篇中国厂矿医学
  • 3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5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前路经皮穿刺L_5/S_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前路经皮穿刺腰5骶1(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自1993年4月开展了与此相关的解剖学及影像学研究,并设计了腹腔镜下前路经皮穿刺L5/S1TALD。于1993年9月应用于临床,至1998年9月共完成该手术8例。结果8例患者经过临床7~10年的随访观察,总有效率100%。这可能与我们所做的病例适应证选择苛刻和病例较少有关。其中1例术后出现输液反应,由于身体抖动,造成手术部位疼痛,经过对症处理而治愈。结论腹腔镜下前路经皮穿刺L5/S1TALD,具有创伤小、疗效高、康复快、手术操作安全等优点,为L5/S1椎间盘突出开辟了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方法。
刘忠岐韩长春陈军李艳民韩俊李亚刚金虎董良邹儒明李明亮
关键词:腹腔镜椎间盘切除术介入性
心包囊肿的X线分析3例
2005年
心包囊肿为一少见疾病,本院近10年来共遇到3例,均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佟庆刚陈军王薇韩长春刘忠歧谭玉杰
关键词:心包囊肿X线检查心包脂肪垫手术治疗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用10号真丝线段及聚乙烯醇(PVA)颗粒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其中超选至双侧子宫动脉10例,单侧2例,4例用10号真丝线段栓塞,8例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结果所有病例随访4-16个月,8例用聚乙烯醇栓塞,6例临床症状消失,2例明显改善;4例用10号真丝线段栓塞,其中3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有所改善.B超示瘤体缩小40%~90%.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1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军刘忠歧韩长春谭玉杰王立非王薇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李艳民刘忠岐韩长春谭玉杰陈军韩俊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X线表现大隐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26~72岁,平均49.5岁。咯血病史3 d^28年。其中支气管扩张症28例,肺结核8例,原因不明咯血2例。全部病例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诊断,并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38例大咯血均于栓塞术后即刻止血,其中37例随访6个月~7年未见复发。1例有严重B-P分流的肺结核患者,栓塞术后24 h内再次出现大咯血,虽经4次支气管动脉栓塞,终因咯血不止而死亡。38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治疗急性大咯血是行之效的方法,但栓塞剂的选择有待研究和改进。
陈军刘忠岐韩长春谭玉杰王立非韩俊
关键词:急性大咯血支气管动脉血管栓塞术
404例颈椎病的X线分析
2004年
颈椎痛为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或神经从压迫的复杂综合症。根据病理变化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五型。从实践中发现颈椎钩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骨质增生压迫脊髓和神经根所致之系列临床病状和体征最为常见而显著。其颈椎斜位片是显示钩椎关节最佳方法。因此。
李艳民刘忠歧韩长春陈军韩俊
关键词:颈椎病X线检查
糖尿病足8例X线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的临床X线分析,进一步探讨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发病机制。方法对8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性足病的临床资料、X线表现及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照。结果8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患者发病部位均在足之趾跖部。主要临床表现是经久不愈的顽固性溃疡,糖尿病性骨坏疽是其最重要的X线表现。结论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多发生于四肢骨端,尤其是跖趾骨骨端呈溶骨性破坏,而因周围无或很少有骨膜反应,骨性关节面常保留。糖尿病性骨坏疽的病因多由糖的代谢紊乱导致全身一系列代谢失调及继发的神经、血管病变,感染对骨坏死起到催化作用。
李艳民陈军刘忠岐韩长春谭玉杰周金鹏王微佟庆刚
关键词: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发病机制X线表现
结肠憩室伴憩室炎的双对比造影诊断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双对比造影对结肠憩室伴憩室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对比造影共明确诊断结肠憩室10例,伴有憩室炎6例.结果位于盲肠、升结肠憩室4例,位于升结肠、全横结肠、降结肠2例,位于左半横结肠及降结肠上段2例,位于升结肠1例,位于盲肠1例,憩室直径为2~20 mm,数目单发2例,多发8例,10例结肠憩室中有6例伴有憩室炎.对其中2例憩室内钡剂排空进行观察.结论双对比造影在显示结肠憩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有无炎症上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周金鹏刘忠岐韩长春谭玉杰刘志忠文彬彬
关键词:结肠憩室憩室炎双对比造影
结肠憩室伴憩室炎的双对比造影诊断
2005年
目的:探讨双对比造影对结肠憩室伴憩室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对比造影共明确诊断结肠憩室10例,伴有憩室炎6例。结果:位于盲肠、升结肠憩室4例,位于升结肠、全横结肠、降结肠2例,位于左半横结肠及降结肠上段2例,位于升结肠1例,位于盲肠1例,憩室大小为2mm-20mm,数目单发2例,多发8例,10例结肠憩室中有6例伴韵憩室炎。其中2例对憩室内钡剂排空进行观察。结论:双对比造影在显示结肠憩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有无炎症上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周金鹏刘忠歧韩长春谭玉杰刘志忠文彬彬
关键词:结肠憩室双对比造影憩室炎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