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朝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艺术

主题

  • 4篇乐歌
  • 1篇音乐
  • 1篇政教
  • 1篇诗经
  • 1篇清朝
  • 1篇清朝末年
  • 1篇晚清
  • 1篇礼乐
  • 1篇礼乐制度
  • 1篇礼俗
  • 1篇末年
  • 1篇教育
  • 1篇教育观
  • 1篇教育观念
  • 1篇公共空间
  • 1篇《诗经》
  • 1篇报刊
  • 1篇报刊杂志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作者

  • 4篇韩朝
  • 1篇李方元

传媒

  • 2篇黄河之声
  • 1篇中国音乐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近代报刊杂志中刊载的“乐歌”
2014年
《江苏》《练兵》,曾志忞词,1903年第7期,音乐栏。《游春》,沈心工词,1903年第7期,音乐栏。《扬子江》,王引才词,1903年第7期,音乐栏。《海战》,曾志忞词,1903年第7期,音乐栏。《新》,曾志忞词,1903年第7期,音乐栏。
韩朝
关键词:报刊杂志乐歌音乐
晚清公共空间中的“乐歌”活动
2014年
随着近代新文化、新生活方式的逐渐确立,清末"乐歌"也频繁的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中,诸如运动会、始业式、休业式、毕业式、欢迎会等,几乎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乐歌"不仅传达出新思想、新理念,且为"新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这些音乐活动,从而探究"乐歌"的本质。
韩朝
关键词:晚清公共空间乐歌
“新民”视野下清朝末年的“乐歌”
本文以清朝末年的“乐歌”为研究对象。其具体研究思路是:从“新民”这一视角出发,梳理“乐歌”中所涵盖的三种教育观念:“教育”、“美育”、“音乐教育”,探究其以何种教育观念为主,进而讨论“新民”与“乐歌”之互动关系,揭示“乐...
韩朝
关键词:清朝末年乐歌教育观念
文献传递
《诗经》“二南”乐歌与“礼”“俗”
2017年
周初始创"礼乐制度",赋予"乐"以新义。"乐"本民俗之物,后被纳入"礼制",表明周"乐"有自身的历史进程。该进程既是"乐"义衍生的过程,亦是周"乐"演变的过程。《诗经》"二南"乐歌编撰过程及其"多义性"即是例证。本文从民俗角度着眼,讨论《诗经》"二南"乐歌中与此相关的问题:1.周代的"礼俗"与礼俗乐之关系;2.《诗经》"二南"的地域性及其民俗性质;3."二南"乐歌的多重社会属性及其含义;4."诗乐"的政教面相与功能。
李方元韩朝
关键词:礼乐制度礼俗政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