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光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航天
  • 5篇航天器
  • 4篇宇航
  • 2篇数字化
  • 2篇管理实践
  • 2篇航天器研制
  • 1篇一共
  • 1篇生命周期
  • 1篇数字化技术
  • 1篇品类
  • 1篇强国
  • 1篇全生命周期
  • 1篇问题管理
  • 1篇无源互调
  • 1篇流程管理
  • 1篇美国政府
  • 1篇互调
  • 1篇技术应用
  • 1篇工业化
  • 1篇供应商

机构

  • 8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北京控制工程...

作者

  • 8篇霍光
  • 4篇李琦
  • 3篇连宇
  • 2篇马楠
  • 2篇王耀东
  • 2篇王鑫
  • 2篇周佐新
  • 2篇陈涛
  • 2篇武健
  • 1篇李砥擎
  • 1篇陈大羽
  • 1篇侯清锋
  • 1篇马涛
  • 1篇余后满
  • 1篇梁波
  • 1篇赵伶丰
  • 1篇张弩
  • 1篇王建新
  • 1篇马强
  • 1篇李大明

传媒

  • 5篇航天工业管理
  • 2篇创新世界周刊
  • 1篇质量与可靠性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宇航型号研制流程优化管理实践被引量:5
2013年
围绕型号任务和宇航产业化转型的需要以及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建立了型号研制流程优化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重点在型号设计、制造、发射场和在轨管理等阶段查找研制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优化项目,持续、系统地开展流程优化,有力支撑了型号高密度发射和研制任务的顺利完成。
陈涛李琦王鑫陈大羽霍光
关键词:宇航发射场
基于模型的航天器数字化研制管理构建与实施
2018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航天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宇航业务快速增长,面临着用户要求高、复杂型号多、任务周期短、高强密度发射常态化的新形势,面对挑战,研究院创新性地应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围绕"实现基于模型的航天器数字化研制"的管理目标,以"模型驱动"和"仿真验证"为核心,系统组织梳理、优化、变革航天器研制生产全周期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按照"抓组织队伍建设、抓管理机制建设、抓实施重点"的管理思路,建立了数字化工作组织队伍体系和管理模式,探索实践了各类模型在航天器研制过程中的应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工具和标准规范,通过模型的应用进一步实现了五院内部各单位业务的深度融合和知识成果的统筹共享。
马涛王建新周佐新马楠梁波霍光王耀东赵伶丰
基于航天器系统工程理念,持续推进宇航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国家重大工程型号任务进入密集实施阶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的航天器研制任务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化发展需求迫切,多型号并举和高密度发射趋于常态化,为有效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切实提升科研生产管理水平,研究院紧密围绕“三高”发展要求,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变革创新,持续推动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确保了型号任务圆满完成。
李沂乘李砥擎曾天宁龚喆霍光
关键词:管理实践
航天器研制“两重一共”问题管理研究与实践
2017年
通过开展"两重一共"问题研究,建立了"两重一共"管理体系,组织启动"两重一共"问题识别工作,并实施决策处置与过程管控,有效提升了对重大共性问题应急处置和超前预防能力,保障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李琦霍光连宇张弩
关键词:过程管控管控机制无源互调航天器
宇航企业分类协同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
2022年
分析了宇航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为满足客户需求并全面提升供应商管理效能,提出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品类管理等理念,构建和实施了以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以品类管理和产品保证管理为抓手的“1+N+1”供应商管理体系。通过梳理采购主业务线与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线,建立了基于流程驱动、分类协同的供应商管理模式。
侯清锋霍光贾琼赵晓宇解舫
关键词:供应商全生命周期品类产品保证管理
航天器数字化研制技术应用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2017年
近年来,美国、德国等世界大国不约而同地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美国政府发布了“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发布了“工业4.0”发展战略,均将数字化技术作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与此同时,NASA、波音、空客、洛马等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积极研究并实践数字化技术与航空航天产品研制过程的深入融合,通过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基于模型的定义(MBD)、集成仿真、虚拟制造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在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优化产品研制流程、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霍光王耀东吴延龙马楠陈涛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航天器美国政府工业化NASA
以流程管理为抓手,推动航天器研制“三高”发展被引量:1
2019年
为落实国家“航天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宇航企业,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根据当前发射任务密度高、技术跨越难度大、系统建设增长快、型号研制周期短等型号任务形势,在原有技术流程、计划流程基础上,把握航天器研制规律,探索实践技术流程、产品保证流程、技术安全流程、计划流程的“四个流程”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高密度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推动了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
连宇霍光武健李琦李大明
关键词:国防建设航天器研制航天强国
宇航型号差异化科研生产研制管理模式研究实践
2018年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必将带来卫星应用需求的扩大化、多样化及复杂化,未来10年数百颗国际商业卫星更新换代需求使得研究院深入拓展全球市场、面临国际竞争势在必行,国内外涌现出的大量新兴商业航天公司及其低成本、高性能航天器研制模式使研究院研制模式创新需求更加迫切。经过研究论证,实施"宇航型号差异化科研生产研制管理模式"成为适应宇航未来发展,提升研制效率效益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举措。经过近三年来的研究实践,差异化管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首先是大幅提升了型号研制效率效益,适应了产业化需求,近三年研究院累计完成60颗卫星发射,发射数量位列世界先进宇航企业前列,其中针对新研、改进/装备、微小等不同类型卫星,通过差异化管理实现了各类资源的精细化配置,有效保障了任务完成;其次适应了市场多样化需求,研究院首次为国内企业完成了4颗商业遥感卫星的研制,开创了研究院国内商业遥感卫星研制应用先河,累计完成了13颗低成本微小卫星研制,首次实现了低成本微小卫星规模化生产。同时通过差异化模式研究,研究院项目管理能力大幅提升,为实现国际一流宇航企业奠定基础。
余后满周佐新马强李琦王鑫连宇霍光武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