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进
- 作品数:48 被引量:124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尤瑞克林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尤瑞克林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血塞通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与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雷进罗丽华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塞通尤瑞克林血液流变学
- 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31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常规疗法组、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内皮素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浆内皮素(耵)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雷进盛潇磊杨志秀范云虎罗丽华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奥扎格雷钠丹参川芎嗪血浆内皮血液流变学
- 脊髓损伤后前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5
- 2003年
- 尹昭雷进郭琼李明
- 关键词:脊髓损伤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前炎症细胞因子
- 丹参川芎嗪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判断其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尤瑞克林;治疗组;丹参川芎嗪联合尤瑞克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内皮素(ET)及血液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T及血液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雷进罗丽华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尤瑞克林丹参川芎嗪血浆内皮素
- 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雷进罗丽华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塞通脑蛋白水解物血液流变学
-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32例发病在 2~ 2 0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尿激酶平均用量 6 5万U。患者病情在入院时由神经科医师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分数 (NIHSS)综合评分。临床结果评价在溶栓后 3个月进行 ,按改良的Rakin分数 (MRS)分为好结果 (MRS 0~ 3)、差结果 (MRS 4~ 6 )两类。结果 灌注溶栓治疗后脑血管造影复查 ,闭塞血管再通率达 6 2 .5 % ,其中闭塞时间 6h内的 1 4例中 ,部分或完全再通 1 3例 ,闭塞时间在 6~ 2 0h的 1 8例中 ,部分或完全再通 7例。 2 0例患者 (6 2 .5 % )为好结果 ,1 2例 (37.5 % )为差结果 ,其中 2例死亡。 2例 (6 .2 5 % )发生症状性脑出血。良好的预后与入院时NIHSS评分 <2 0 (P <0 .0 1 )及血管再通 (P <0 .0 2 5 )密切相关 ,而血管再通又与开始溶栓时间 <6h有关 (P <0 .0 5 )。结论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使大部分患者闭塞动脉再通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血管闭塞时间越短 。
- 杜伟邵成民王建林雷进贾帆曹兰芳柴汝昌苏伟顾进川
- 关键词:动脉内溶栓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介入治疗脑血管病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脑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在我国均列首位[1]。其中脑梗塞占全部脑卒中的80%,它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急性期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溶栓治疗是其确切肯定的治疗方法,但因为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治疗时间窗及禁忌证,在临床应用受到许多限制。
- 程映秋雷进
- 关键词:尤瑞克林脑梗死
-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减轻脑卒中抑郁症状,对患者情绪障碍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 罗丽华雷进隆昱洲
- 关键词:脑卒中小脑顶核电刺激抑郁
- 西比灵联合太极通天液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分析
- 偏头痛为神经内科门诊常见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麦角制剂或镇痛剂等,但对顽固性头痛患者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采用西比灵联合太极通天液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较单一用药效果好。方法:将70例经长期治疗疗效欠佳的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两...
- 张云茜雷进李成华
- 文献传递
- 针刺外周神经对中枢神经的电生理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索电针外周神经是否促进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为电针促进神经再生修复研究提供一点基础性参考。方法:24只SD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组,脊髓T11全横断损伤21天组和脊髓T11全横断后电针治疗21天组。电针穴位选取外周足三里、悬钟和伏兔、三阴交,两纽穴位隔日交替进行电针。21天后,应用临床体感诱发仪比较三者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结果:CSEP检测发现电针21天与损伤21天比较,P1潜伏期及P1-N1波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二者与正常组相比,除P1-N1波幅未见明显差异外(P>0.05),P1潜伏期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是根据损伤类型选择相应的电针穴位,同时说明针刺外周神经不利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
- 张云茜赵琪雷进徐忠王廷华
- 关键词:外周神经中枢神经脊髓全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