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细胞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受体
  • 1篇肿瘤转移
  • 1篇组化法
  • 1篇微转移
  • 1篇胃癌
  • 1篇胃癌淋巴结
  • 1篇胃癌淋巴结微...
  • 1篇细胞
  • 1篇腺癌

机构

  • 4篇江西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雷英
  • 2篇李里香
  • 2篇王梦龙
  • 1篇潘庆宏
  • 1篇张守亮
  • 1篇张文昌
  • 1篇金梅
  • 1篇冯琼
  • 1篇朱培谦
  • 1篇王琳
  • 1篇廖首生
  • 1篇程华
  • 1篇肖卫东
  • 1篇杨成义
  • 1篇盛志勇
  • 1篇虞黎明
  • 1篇邹叶青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RT PCR方法检测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阴性胃癌之淋巴结微转移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同时探讨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E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CEAmRNART PCR方法分别检测 11例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阴性胃癌的 2 0 5枚淋巴结。结果 :CE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出 18枚 (8.8% )微转移淋巴结 ,而CEAmRNART PCR法共检出 46枚 (2 2 .4% )微转移淋巴结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11例患者中有 6例存在淋巴结微转移 ,此 6例患者的重新TNM分期均有所上升。随访中发现有 2例微转移阳性患者分别于根治术后第 6、9个月出现复发。结论 :应用CE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或CEAmRNART PCR法可以检测出常规病理检查遗漏的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灶。而且RT PCR法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较免疫组织化学法更为敏感。检测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阴性胃癌的淋巴结微转移 ,有助于临床准确分期 ,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肖卫东王梦龙邹叶青张文昌雷英程华
关键词:免疫组化法RT-PCR法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肿瘤转移
直肠黏膜下注射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下注射复方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FPLC)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2个组:Ⅰ组化疗组(20例):于术前60h、36h,分2次直肠黏膜下注射FPLC,每次80mg。Ⅱ组对照组(20例):术前不用化疗。采用HE染色检测2组手术前后癌细胞的凋亡指数;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手术前后癌组织中PCNA、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根据PCNA染色计算增殖指数,比较2组上述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组患者术后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2.505±0.838)较术前(1.290±0.552)明显增加(P<0.001);癌细胞的增殖指数(proliferativeindex,PI)(41.335±18.778)较术前(45.755±21.478)明显下降(P<0.05);术后癌细胞bcl-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均较术前明显下调(P<0.05)。Ⅱ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直肠黏膜下注射FPLC可使癌细胞AI明显增加,PI明显下降,bcl-2、p53蛋白阳性表达下调,说明FPLC可显著诱导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
张守亮王梦龙虞黎明朱培谦雷英李里香
关键词:直肠肿瘤BCL-2基因P53基因
胶质瘤p27^(Kip1)、bcl-2和PCNA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胶质瘤p2 7Kip1,bcl 2和PCNA蛋白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 P法检测 66例不同级别的胶质瘤 p2 7Kip1,bcl 2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 66例胶质瘤中 ,p2 7Kip1表达 18例(2 7% ) ,bcl 2表达 2 0例 (3 0 % ) ,PCNA表达 5 1例 (77% )。p2 7Kip1蛋白表达率随着胶质瘤级别升高而减少 ;bcl 2蛋白表达率随肿瘤级别升高而相应增加 ;PCNA表达随胶质瘤级别升高阳性反应强度增加 ;但Ⅰ、Ⅱ与Ⅲ级和Ⅳ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2 7Kip1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 ;bcl 2基因可能间接抑制细胞凋亡而与胶质瘤的分型、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潜在的临床行为无直接关系 ;
冯琼潘庆宏雷英廖首生郑军亮
关键词:胶质瘤BCL-2蛋白PCNA蛋白
浸润性乳腺癌抑癌基因的表达意义及与ER的相关性
2005年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PTEN的表达及与ER(estrogenreceptor)的相关性,以期对临床预后提供一预测指标。方法对我院80例浸润性乳腺癌的石蜡标本进行研究,采用S-P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程度和免疫组化法测定ER的阳性率。联合PTEN蛋白的表达程度和ER的阳性率,与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大小,淋巴结的转移,组织学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TEN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成正相关,且与ER的阳性率呈一致性。随着组织学的分期和临床分期升高,PTEN蛋白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联合PTEN蛋白的表达和ER,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一个相关指标。
金梅杨成义盛志勇王琳李里香雷英
关键词:乳腺癌抑癌基因雌激素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