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娜
- 作品数:25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指导下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MRI)指导下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收治的8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黑白双色球法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常规组行常规剖宫产术处理,观察组先进行MRI检查后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剖宫产分娩胎儿后充盈球囊再剥离胎盘。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娩出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较常规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更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结局发生率(4.88%,2/41)较常规组(24.39%,10/41)更低(P<0.05)。观察组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8%,2/41)较常规组(26.83%,11/41)更低(P<0.05)。观察组较常规组新生儿娩出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更高(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10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MRI指导下放置腹主动脉球囊能够明显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娩出1 min、5 min的Apgar评分。
- 路莉娟雷利娜焦娜范丽丽
- 关键词:出血量
- 孕中期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平均动脉压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探讨
- 2022年
- 目的:探究孕中期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平均动脉压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观察组,同期7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均于孕中期(孕28~32 w)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动脉参数及平均动脉压,对比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母婴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MAP、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相关性,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收缩压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Maximum 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Maximal end-diastolic flow velocity,S/D)、MAP、胎儿脐动脉PI、RI、S/D、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ROC分析得知,子宫动脉PI、RI、S/D和MAP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AUC分别为0.984、0.956、0.820、0.929,脐动脉PI、RI、S/D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AUC分别为0.989、0.824、0.820,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论:孕中期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MAP利于对筛查妊娠期高血压。
- 翟晓燕周新利雷利娜
- 关键词:超声监测平均动脉压妊娠期高血压
- 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120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剖宫产术后大出血发生率,并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影响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前置胎盘产妇中,22例发生剖宫产术后大出血,发生率为18.33%。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前置胎盘产妇发生剖宫产术后大出血不受孕前BMI、流产次数影响(P〉0.05),但可能受胎盘粘连、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年龄、前置胎盘分型的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粘连、合并胎盘植入、产妇高龄、完全性前置胎盘是引发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0R>1,P<0.05)。结论胎盘粘连、合并胎盘植入、产妇高龄、完全性前置胎盘可增加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发生风险,临床需予以密切关注,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
- 张镛镛雷利娜薛秀珍
- 关键词: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影响因素
- HABP1在人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结合蛋白1(HABP1)在5种人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细胞系中HABP1 mRNA的表达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ABP1蛋白的表达及定位,MTT法检测各细胞系对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 HABP1 mRNA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OVCA429和HO-8910PM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是OVCA420的3.7、2.8和2.1倍(P均<0.05),HO-8910LM和OVCA420中HABP1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ABP1蛋白在五种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胞质中均有表达,在SKOV3、OVCA429和HO-8910PM细胞中可见到明显的核周聚集,在HO-8910LM和OVCA420中其核周聚集量明显减少,SKOV3、OVCA429、OVCA420、HO-8910PM和HO-8910LM细胞对紫杉醇的中效浓度分别为0.047、0.221、0.7230、.092、0.672μM,相关分析显示HABP1 mRNA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细胞对紫杉醇的中效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8,P<0.05。结论 HABP1高表达能增加人卵巢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HABP1可作为筛选卵巢癌化疗药物的新指标。
- 雷利娜范丽丽邓巧子薛秀珍王晶
- 关键词:卵巢癌紫杉醇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某医院2018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子痫前期将其分为观察组(并发子痫前期)和对照组(未并发子痫前期)。比较2组孕妇一般情况、不良围生结局发生情况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子痫前期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孕妇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孕期增加体质量、血糖水平、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人数比例及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孕期能控制血糖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前BMI、孕期增加体质量、血糖水平、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情况、孕期血糖控制情况是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子痫前期与其血糖水平、孕前BMI、孕期血糖控制情况等相关,且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可显著增加孕妇不良围生结局发生风险,医护人员应增强对高危因素的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李彩菲刘通雷利娜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影响因素
- 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处理流程的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理流程。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176例,按不同临床处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按照临床流程处理共106例,对照组急诊住院并手术共70例,对两组的手术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病率、新生儿结局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产褥期病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术后血栓形成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明确诊断并分级,按照临床流程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减少手术出血量、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产褥期感染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薛秀珍张镛镛范丽丽芦延峰雷利娜马会峰焦娜
- 透明质酸结合蛋白1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透明质酸结合蛋白1(hyaluronan binding protein1,HABP1)是透明质酸黏素(hyaladherin)家族中的一员,它能够特异性的与透明质酸结合,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多种生物学特性,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外均有表达,可以与多种细胞蛋白发生作用,是一种多功能蛋白,涉及介导细胞-细胞及细胞-基质问的黏附、细胞信号的转导、精子的成熟和运动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ABP1在一些肿瘤组织中呈现异常表达,并参与某些肿瘤的转移和侵袭过程。
- 雷利娜王晶
- 关键词:透明质酸结合蛋白肿瘤组织结合蛋白1哺乳动物功能蛋白
- 中期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17例
-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17例,寻找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7例剖宫产瘢痕部位中期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17例年龄为28-39岁,平均为31岁,均有剖宫...
- 薛秀珍范丽丽雷利娜芦延峰焦娜马会峰刘晓妹
- 关键词:中期妊娠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宫腔灌注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宫腔灌注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生殖中心接诊的80例RIF不孕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观察组在胚胎移植前分离自体PBMCs并行宫腔灌注,对照组不进行PBMCs宫腔灌注。检测观察组宫腔灌注前后宫腔液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液中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αvβ3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宫腔灌注前相比,观察组宫腔灌注后宫颈管内分泌物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355.85±65.74 ng/L比94.80±16.69 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14.29±1.78 ng/L比17.20±1.86 ng/L)(P<0.05)。两组D1、D3日培养液中LIF、整合素αvβ3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D5日的LIF及整合素αvβ3水平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胚胎种植率(32.5%比12.5%)、临床妊娠率(52.5%比27.5%)有差异(P<0.05),流产率(5.0%比0)无差异(P>0.05)。结论:RIF不孕症患者在胚胎移植前行自体PBMCs宫腔灌注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机体Th1/Th2免疫平衡,提高胚胎种植率及妊娠成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 雷利娜张镛镛路莉娟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种植失败宫腔灌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子宫内膜容受性
- 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孕期增重对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究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孕期增重异常对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产后出血、早产)和新生儿结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孕前超重肥胖组的孕妇,其出现产后出血、早产以及生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孕前标准BMI组和孕前低BMI组。孕期增重过多组在产后出血、早产以及生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和孕期增重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增重过多、孕前BMI超重与产后出血、早产以及生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肥胖和孕期增重过多可增加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应引起足够重视。
- 陈玉静史素玲雷利娜
- 关键词:孕期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