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锐佳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早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解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早产低出生体...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贫血
  • 1篇治疗新生儿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鼠神经生长因...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潮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陈锐佳
  • 2篇李建东
  • 2篇曾虹
  • 1篇王淙垲
  • 1篇刘汉嘉
  • 1篇黄永智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维生素E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E(VE)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最佳剂量和临床疗效。方法:84例早产儿均分为大剂量VE组[20 mg/(kg·d)]、小剂量VE组[5 mg/(kg·d)]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奶粉、营养支持治疗,大、小剂量VE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剂量VE口服,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早产儿治疗前及治疗第1、第2、第3及第4周时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血清铁(SF)含量及总铁结合力(TIBC),比较治疗前后早产儿血清中的VE浓度;记录3组早产儿治疗过程中输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早产儿治疗前Hb、RBC、Hct、Ret、SF含量及TI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第3及第4周时VE组Hb、RBC、Hct、Ret高于对照组,SF含量及TIB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第2、第3及第4周时大剂量VE组Hb、RBC、Hct、Ret、SF含量及TIBC与小剂量V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早产儿血清VE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VE水平表现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VE组早产儿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小剂量VE[5 mg/(kg·d)]可有效预防早产儿贫血,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
马裕斌曾虹李建东陈锐佳
关键词:贫血血液学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1周内呼吸、肌张力、惊厥及意识障碍等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按照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标准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减轻急性脑损伤,促进脑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是早期干预治疗HIE的积极方法。
马裕斌曾虹李建东陈锐佳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鼠神经生长因子脑蛋白水解物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选取收治的7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三组患儿平均体重、平均头围、平均身长、体重下降时间、下降幅度、体重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氨基酸剂量较高组的平均体重、平均头围、平均身长均高于剂量较低组,而体重下降时间、恢复时间及下降幅度均低于剂量较低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足量氨基酸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抑制患儿体重下降,对促进患儿身体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王淙垲刘汉嘉陈锐佳黄永智陈锦韩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氨基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