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石伦
-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血液成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血液成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 0例估计出血量多的大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 (简称稀释组 )和对照组 ,每组 10例。稀释组术前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预计把Hct稀释至 30 % ,监测并比较两组血液稀释毕、术毕、术后第 1天、第 7天Hb、Hct、Plt、Alb、Pt、Aptt、Fg变化。结果稀释组稀释毕、术毕、术后第 1天、第 7天及对照组术毕、术后第 1天、第 7天Hb、Hct、Plt值均极显著低于术前值 (P <0 0 1) ;稀释组术毕、术后第 1天Hb、Hct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值 (P <0 0 1) ,但第 7天两组则无差别 ;两组术毕、术后第 1天、第 7天Alb显著低于术前值 (P <0 0 5 ) ,但两组上述各监测值均仍在安全范围内 ;两组稀释毕及术毕、术后Pt、Aptt、Fg与术前相比无差别 (P >0 0 5 )。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使患者Hb、Hct、Plt较显著下降 ,但经控制好稀释程度仍可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而对凝血功能影响轻微。
- 张素和宋德富陈石伦程明华扬少辉庄奕宏
- 关键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血液成分凝血功能
- 应用纳络酮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率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研究纳络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的作用。方法 将 80例剖宫产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复苏 ,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复苏基础上加脐静脉静注纳络酮 0 2mg。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观察组 5min ,15minApgar评分及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应用纳络酮能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率。
- 丁叁强陈石伦
- 关键词:纳络酮新生儿成功率
- 硝苯地平含服治疗术后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 1998年
- 硝苯地平含服进行降压,已有报道证实疗效确切〔1〕,但用于术后不能进食的病人,国内尚未见报道,兹将32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均为本院1996年7月~1997年7月术后连续入住外科ICU的病人,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4~73岁,平均...
- 黄林喜吴贤仁陈石伦
-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硝苯地平含服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2例肝素治疗分析
- 1997年
- 报道32例DIC患者的治疗效果,着重讨论肝素的使用问题及肝素治疗失败的原因,强调急性DIC患者使用大剂量肝素,亚急性或慢性患者使用小剂量肝素,并要有一定的维持时间。
- 赖志鸿陈石伦
-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素
- 重症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2
- 1998年
- 本文总结了60例重症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提出了重症病例的判断标准,讨论了急诊瓣膜置换的指征,认为加强术前心肌氧供需平衡的调节和治疗,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心脏复跳后并发症的处理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使用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杨少辉陈石伦
- 关键词:瓣膜病麻醉处理瓣膜置换术
-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在高龄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前营养不良、生理功能衰退、代偿能力差。如何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及良好术后镇痛甚为重要。本文比较了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和静脉全麻对高龄食管癌围术期循环呼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选择ASAⅡ~Ⅲ...
- 杨少辉丁三强陈石伦
- 关键词:食管癌外科手术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 深部静脉穿刺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附10例报告
- 1992年
- 方伟强陈石伦等
- 关键词:深部静脉穿刺置管危重病人
- 硝苯地平含服治疗术后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 1998年
- 对32例术后不能进食的高血压病人,用硝苯地平含服进行降压,结果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3.8%,其降压作用平稳,安全性好,不影响外科病情,为术后不能进食高血压病人的有效疗法。
- 黄林喜吴贤仁陈石伦
- 关键词:硝苯地平高血压药物疗法含服
- 改制导尿管听诊试插引导解决气管插管困难5例报告
- 1993年
- 吴安宏陈石伦
- 关键词:气管插管麻醉
- 乌拉地尔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 2001年
-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 (URA)预防高血压病人全麻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40例确诊高血压病择期全麻手术病人 ,术前血压控制在 2 1 3/ 13 3kPa以下。随机分成A组 (URA组 ,n =2 0 )和B组 (对照组 ,n =2 0 )。A组于麻醉诱导前 5分钟静注URA 0 5mg/kg,B组静注生理盐水。两组均以芬太尼、安定、维库溴铵和丙泊酚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静注URA后 5分钟、诱导后及插管后 1分钟、3分钟、5分钟SBp、DBp、MAP及HR ,并计算RPP。结果A组静注URA后 5分钟SBp、DBp、及MAP显著下降 (P <0 0 1) ,诱导插管期间SBp、DBp、MAP及RPP无明显变化 ,插管后 1分钟HR显著加快 (P <0 0 5 )。B组诱导后SBp、DBp及MAp显著下降 (P <0 0 1) ;插管后 1分钟、3分钟SBp、DBp、MAP及HR显著高于诱导前 (P <0 0 5 ,P <0 0 1) ,插管后 1分钟、3分钟及 5分钟RPP均显著升高 (P <0 0 1) ,与A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0 0 1)。结论应用URA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 丁叁强陈石伦陈瑞华
- 关键词:乌拉地尔高血压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