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渊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室颤
  • 2篇人参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室
  • 1篇心室纤颤
  • 1篇纤颤
  • 1篇梗塞
  • 1篇Β受体
  • 1篇M受体

机构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关新民
  • 2篇刘晓春
  • 2篇欧阳兴飚
  • 2篇张坚
  • 2篇陈渊
  • 1篇施静
  • 1篇刘正湘

传媒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参与电针对缺血性室颤的作用及其与M受体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探讨人参和电针刺穴位对缺血性室颤值的防治作用及其与M受体的关系。方法 实验用高位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大鼠模型和直接刺激心室肌诱发室颤阈值测定的方法。结果 高位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大鼠室颤阈(VFT)明显降低,而人参或电针刺穴位可使VFT明显升高;缺血心肌对阿托品致颤作用处高敏状态,经人参或电针治疗后缺血心肌对阿托品致颤的耐受性明显升高;缺血心肌肉M-受体数量明显减少,反应性(kd值)明显增大,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也明显升高,经电针治疗后缺血心肌内M-受体数量虽无变化,但kd值及cGMP水平均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人参和电针对缺血性室颤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部分与M受体的良性调制有关。
施静张坚陈渊欧阳兴飚刘晓春关新民
关键词:人参电针M受体心室纤颤
人参与电针对缺血性室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模型,术后一周开始应用人参与电针治疗2周,大鼠的室颤阈(VFT)明显升高。证明人参与电针均可有效防治心梗后期实验性心律失常。通过受体药理分析发现:人参与电针均明显降低缺血性心肌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颤的敏感性。
刘正湘张坚陈渊欧阳兴飚欧阳兴飚刘晓春刘晓春
关键词:人参电针心肌梗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