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涛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1篇电图
  • 1篇电针足三里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增生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百会
  • 1篇针刺百会穴
  • 1篇证侯
  • 1篇证候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炎
  • 1篇乳腺增生
  • 1篇鼠模型
  • 1篇睡眠

机构

  • 5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陈涛
  • 1篇李丹
  • 1篇熊勇
  • 1篇柯晖
  • 1篇郑洲
  • 1篇殷妮娜
  • 1篇陈泽斌
  • 1篇韩永明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回顾性病例调查,研究其分布特征,探讨中医证候分型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内在关系。  方法:  筛选2012年1月-2013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资料,其来源于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住...
陈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侯
文献传递
玫瑰花乳腺保护活性研究
背景:乳腺增生泛指乳腺纤维组织和上皮增生,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以及乳小叶和乳腺组织导管结构上的进行性病变。乳腺增生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炎是以乳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内皮功能受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分泌为特...
陈涛
关键词:玫瑰花总黄酮乳腺增生乳腺炎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不同部位电针对小鼠脑缺血急性期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电针对小鼠脑缺血急性期炎性反应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为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0只C57BL/6成年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电针组、体电针组、头体电针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小鼠行血管分离后缝合术外,其余组小鼠均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建立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不进行电针治疗,头电针组电针百会穴+患侧太阳穴,体电针组电针患侧足三里穴+患侧曲池穴,头体电针组电针百会穴+患侧太阳穴+患侧曲池穴+患侧足三里穴,每12 h 1次,至术后72 h。评估各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小鼠进行磁共振扫描,根据磁共振T2WI图像计算脑水肿总体积百分比;取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取脑组织,行HE染色和IBA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各造模组小鼠术后72 h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T2WI图像显示右侧脑组织出现不同范围高信号区域;HE染色及IBA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病灶区神经元明显坏死,病灶周围见大量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头电针组、体电针组、头体电针组脑水肿总体积百分比较模型组略降低,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头体电针组坏死区域周围活化小胶质细胞数目百分比及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头电针组、体电针组活化小胶质细胞数目百分比及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头体电针联合治疗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炎性因子CRP、TNF-α、IL-1β的释放,尤其是TNF-α的释放,对缺血性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庄丽华柯晖陈涛张彦红徐俊韩永明
关键词:头电针脑缺血炎性反应小胶质细胞
针刺百会穴对睡眠剥夺大鼠模型脑电图α波、β波频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通过睡眠剥夺大鼠模型脑电图α波、β波的频率,分析针刺百会穴对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水平台法建立睡眠剥夺大鼠模型,分为实验组、假穴位组和模型组,以正常喂养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行百会穴针刺治疗,假穴位组行百会穴左侧旁0.2cm的假穴位针刺治疗,模型组、空白组不予以治疗。在72h睡眠剥夺结束后记录各组大鼠脑电波数据,观察针刺百会穴对睡眠剥夺大鼠模型脑电图α波、β波频率的影响。结果:针刺前,实验组、假穴位组、模型组大鼠α波、β波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α波均低于空白组,β波均高于空白组,说明睡眠剥夺可影响正常脑电波频率,提升大鼠大脑皮层兴奋性;针刺假穴位组大鼠脑电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大鼠的狂躁表现无显著改善,没有立刻进入睡眠;针刺治疗中,实验组大鼠α波频率上升、β波频率下降,趋向于正常,且治疗后立刻进入睡眠状态,说明针刺百会穴可降低睡眠剥夺模型的大脑皮层兴奋度。结论:针刺百会穴对睡眠剥夺大鼠模型具有安神作用。
高义森陈泽斌殷妮娜陈涛易涛
关键词:百会穴针刺脑电图安神
电针足三里促进局部IL-10分泌参与抗皮炎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电针足三里干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大鼠,观察电针(EA)对ACD是否有治疗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NFB);电针治疗组(电针组,DNFB+EA)、假电针治疗组(假电针组,DNFB+Sham),每组8只。用2,4二硝基氟苯(DNFB)对大鼠背部皮肤致敏及左侧耳部激发诱导成ACD模型,于造模第1天开始,电针治疗组予以电针"足三里"穴,连续刺激7d;假电针组在"足三里"穴下5mm处的非穴位施行电针,时间同前。检测大鼠耳片厚度及血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取耳片组织以备组织学检测;检测左侧耳片及局部针刺区炎症因子。结果电针"足三里"治疗明显抑制了DNFB诱导的ACD大鼠耳部肿胀程度和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了IgE水平;减少了耳片组织炎性因子的分泌。此外,电针治疗还促进局部针刺区白细胞介素-10(IL-10)的释放。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通过促进局部IL-10的分泌改善DNFB诱导的ACD的炎症反应。
李丹郑洲熊勇陈涛翟毅李蔚华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白细胞介素-1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