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宏振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铁素
  • 2篇铁素体
  • 2篇微合金
  • 2篇微合金钢
  • 2篇化物
  • 2篇合金
  • 2篇合金钢
  • 2篇I-MO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物
  • 1篇低碳钢
  • 1篇中厚板
  • 1篇数对
  • 1篇碳氮化物
  • 1篇碳钢
  • 1篇碳化物
  • 1篇终轧温度
  • 1篇细晶
  • 1篇力学性能
  • 1篇工艺参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陈宏振
  • 3篇孙超凡
  • 2篇蔡庆伍
  • 1篇陈振华
  • 1篇程知松
  • 1篇武会宾
  • 1篇毛红艳

传媒

  • 1篇轧钢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终轧温度对回温轧制低碳钢中厚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13年
实验研究了在回温轧制工艺下不同终轧温度对低碳钢中厚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终轧温度下试样表层和芯部组织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试样的强度升高,伸长率降低。终轧温度为750℃时,试样表层为超细晶组织且综合性能较好。
陈宏振程知松孙超凡
关键词:力学性能
冷却制度对铁素体基Ti-Mo微合金钢超细碳化物析出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SEM、TEM和SAXS研究了轧后γ→α相变过程以及γ→α相变后冷却速率对(Tix,Mo1-x)C粒子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γ→α相变温度范围内采用较快的冷却速率可以使相间析出的(Tix,Mo1-x)C粒子尺寸更细小,分布更均匀,这些粒子尺寸多数在1~10nm;γ→α相变完成后缓慢冷却可以使(Tix,Mo1-x)C粒子在α基体中进一步弥散析出,这类弥散析出的粒子形成温度低,尺寸细小均匀。
孙超凡蔡庆伍陈振华陈宏振
关键词:超细碳化物
轧制工艺对铁素体基Ti-Mo微合金钢纳米尺度碳氮化物析出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采用SEM,TEM和物理化学相分析等方法对铁素体基Ti-Mo微合金钢在2种不同轧制工艺下的析出相分布和粒度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研究了γ相区变形过程中形变储能对诱导析出的影响,分析了γ相区形变诱导析出量对后续γ→α相变以及相变后α相基体中继续析出时析出相的临界晶核尺寸、相对形核率和相对沉淀开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变形量相同的情况下,与γ相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两阶段轧制相比较,采用γ相再结晶区单阶段轧制更有利于获得析出量大、尺度分布均匀的个位纳米级碳氮化物,这类碳氮化物占析出物总量的75%(质量分数).
孙超凡蔡庆伍武会宾毛红艳陈宏振
工艺参数对D36船板钢表层超细晶形成及影响研究
陈宏振
关键词:超细晶工艺参数船板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