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中冠脉侧支循环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冠脉侧支循环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对15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组,冠脉侧支循环发展良好者为A组,而侧支循环发育不良者为B组,对比观察两组病例心肌梗死发作后心电图的变化,以及通过左心室造影检测左室功能情况等。结果:A组的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出现较B组少;A组的左室泵功能损害亦较B组轻;B组比A组室壁瘤形成较多(P<0.05)。结论:发展良好的冠脉侧支循环对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对左室泵功能损害减轻作用明显。
- 陈力杜志民罗初凡
- 关键词:冠状动脉循环侧支循环心肌梗塞心脏室壁瘤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炎性因子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时间炎性因子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依据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39例行PCI的AMI患者分为非ISR组121例和ISR组18例,分别于PCI术前、术后3d及术后7d检测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8及诱导蛋白(IP)-10的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ISR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3d和7d的hs—CRP、IL-18及IP-10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PCI术前(P〈0.05)。PCI术后7dISR组IP-10水平及非ISR组hs—CRP和IL-18均比同组PCI术后3d水平低(P〈0.05);而ISR组PCI术后3d和7dhs-CRP、IL-18水平及非ISR组PCI术后3d和7dIP-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患者PCI术后3d及7dhs—CRP、IL-18水平及PCI术后3dIP-10水平均明显高于非ISR组(P〈0.05),而两组间PCI术后7dIP-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PCI术后3d和7d的hs—CRP、IL-18及PCI术后3d的IP-10水平均为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尤其是术后3d时炎性因子水平与ISR密切相关。
- 鲁杰陈力马国祥熊纭辉丁茜萍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支架内再狭窄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8例)及对照组(58例)。试验组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2、6 h血管再通率(70.7%、94.8%)均高于对照组(41.4%、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血管再通率较高,溶栓效果较好,出血事件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 鲁杰马国祥陈力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首次AMI患者行PCI术使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达TIMI 3级,分析PCI术前12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的总和与术后1 h ST段下降幅度。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ST段迅速下降组(下降≥50%);B组:ST段持续抬高组(下降<50%)。所有患者于PCI术前及术后l h取外周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两组PCI术前与术后l h ET和NO水平。结果所有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h E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NO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 h的ET水平比术前更高,NO则更低(P<0.05)。ST段迅速下降组PCI术前与术后1 h相比,ET水平增高(P<0.05),NO无明显变化(P>0.05)。ST段持续抬高组PCI术前与PCI术后1 h相比,ET水平明显升高(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CI术后ST段迅速下降组与ST段持续抬高组比较,ST段迅速下降组ET水平低(P<0.01),NO水平则高(P<0.05)。结论AMI及PCI术均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使血中ET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AMI经PCI术后ST段的下降与术后血管内皮功能有关,特别与NO含量有关,PCI术后NO水平未降低者心电图ST段下降迅速。
- 陈力贺巧云凌文革匡希斌
-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内皮素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