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楠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丁醇
  • 5篇梭菌
  • 4篇菌株
  • 2篇代谢
  • 2篇代谢通路
  • 2篇选育
  • 2篇厌氧
  • 2篇通路
  • 2篇聚乙烯亚胺
  • 2篇化学改性
  • 2篇基因
  • 2篇改性
  • 2篇丙酮丁醇
  • 2篇丙酮丁醇梭菌
  • 1篇冬青
  • 1篇厌氧发酵
  • 1篇蔗渣
  • 1篇制备化学
  • 1篇溶剂
  • 1篇酸解

机构

  • 9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10篇陈佳楠
  • 8篇姜岷
  • 6篇贺爱永
  • 6篇尹春燕
  • 6篇孔祥平
  • 4篇吴昊
  • 4篇韦萍
  • 3篇陈攀
  • 2篇欧阳平凯
  • 2篇马江锋
  • 2篇张秋妍
  • 2篇郭亭
  • 1篇陈双

传媒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IB4厌氧发酵产丁醇过程调控研究及其应用
Clostridium beijerinckii是传统的丁醇生产菌之一,具有底物利用范围广、转化率高、菌株遗传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丁醇的生产。目前生物法制备丁醇仍然存在原料成本高,溶剂产率及丁醇比例低等关键瓶...
陈佳楠
关键词:丁醇菌株选育厌氧发酵
产丁醇基因工程菌的构建、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产丁醇基因工程菌的构建、菌株及其应用。其构建过程主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克氏梭菌丁醇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I>cat1</I>、<I>sucD</I>、4<I>hbd</I>、<I>cat2...
姜岷张秋妍郭亭陈佳楠韦萍欧阳平凯
文献传递
一株新的产丁醇菌株及其生产丁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新的产丁醇的贝氏梭菌,其分类命名为贝氏梭菌IT66(&lt;i&gt;Clostridium?beijerinckii&lt;/i&gt;?IT66),保藏编号为CCTCC?M?NO:2011404。本发...
姜岷贺爱永尹春燕孔祥平陈佳楠马江锋韦萍
文献传递
化学改性纤维类固定化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化学改性纤维类固定化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化学改性纤维类固定化载体的方法,其包括:(1)将纤维类固定化载体浸泡在聚乙烯亚胺溶液中,以便获得聚乙烯亚胺改性的载体,其中,所述聚乙烯亚胺改性的载...
姜岷孔祥平贺爱永吴昊陈佳楠尹春燕陈吴方陈攀
文献传递
高抗逆高丁比拜氏梭菌的选育及其性能考察被引量:2
2014年
以抗逆突变株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IB4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刃天青平板初筛,摇瓶发酵复筛,筛选出1株高抗逆高丁比的突变菌株C.beijerinckii IT111。发酵结果表明:该突变菌株利用多种C源时均展现其高丁醇比的特性,以玉米芯酸解糖液为C源时,溶剂产量达到10.5 g/L,丁醇8.0 g/L,丁醇比高达76%。抑制物抗逆性测试结果显示:糠醛和酸类对C.beijerinckii发酵影响较小,酚类物质对C.beijerinckii抑制作用较强,其中以香草醛为最。综上所述,C.beijerinckii IT111是1株极具潜力的利用木质纤维原料制备丁醇的菌株。
贺爱永尹春燕孔祥平陈佳楠姜岷吴昊
关键词:丁醇木质纤维素
产丁醇基因工程菌的构建、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产丁醇基因工程菌的构建、菌株及其应用。其构建过程主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克氏梭菌丁醇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I>cat1</I>、<I>sucD</I>、4<I>hbd</I>、<I>cat2...
姜岷张秋妍郭亭陈佳楠韦萍欧阳平凯
文献传递
化学改性甘蔗渣对固定化细胞发酵产丁醇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旨在研究化学改性的甘蔗渣作为固定化载体对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XY16发酵制备生物丁醇的影响。首先利用不同浓度的聚乙烯亚胺(PEI)和1 g/L戊二醛(GA)对甘蔗渣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增强甘蔗渣对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XY16的附载能力。经4 g/L聚乙烯亚胺和1 g/L戊二醛改性的甘蔗渣(添加量10 g/L)应用到固定化批次发酵中,发酵36 h后丁醇和总溶剂浓度最高,分别达到了12.24 g/L和21.67 g/L,同时溶剂的生产速率达到0.60 g/(L·h),生产速率比游离细胞和未改性甘蔗渣固定化细胞分批发酵分别提高了130.8%和66.7%。在此基础上对改性甘蔗渣固定化的细胞进行6次重复批次发酵,丁醇和总溶剂的产量稳定,溶剂生产速率逐渐提高至0.83 g/(L·h),同时转化率也提高至0.42 g/g。
孔祥平贺爱永陈佳楠陈吴方尹春燕陈攀吴昊姜岷
关键词:丁醇甘蔗渣聚乙烯亚胺固定化细胞
一株新的产丁醇菌株及其生产丁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新的产丁醇的贝氏梭菌,其分类命名为贝氏梭菌IT66(ClostridiumbeijerinckiiIT66),保藏编号为CCTCCMNO:2011404。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贝氏梭菌在发酵生产丁醇中的应用。...
姜岷贺爱永尹春燕孔祥平陈佳楠马江锋韦萍
一种制备丁醇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丁醇的方法,其包括:在厌氧条件下,在存在碳源的情况下,培养贝氏梭菌,以便获得丁醇,其中,所述培养是pH为4.7~6.0的培养环境中进行的。在该pH的培养环境中,能够有效的制备丁醇,并且提高制备丁醇的效...
姜岷陈佳楠贺爱永孔祥平吴昊尹春燕陈吴方陈攀
文献传递
不同酿酒酵母(Schromycese cerovisea)对黄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研究不同酵母菌株对黄酒挥发性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酿酒酵母(黄酒活性干酵母、工业生产用黄酒酵母HJ-1,HJ-2、耐高温活性干酵母(NGW))菌株进行实验室黄酒酿造试验,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了发酵后四种黄酒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检测出与酵母相关的27种挥发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酵母菌株酿制黄酒样品挥发性香气物质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HJ-2菌株β-苯乙醇,总酯含量较高,香气较为纯正;NGW活性干酵母挥发性酸含量较高;黄酒活性干酵母挥发性酯含量较低。本研究发现通过选用不同酵母菌株能够有效的调节黄酒生产风味物质的形成。
陈佳楠陈双徐岩
关键词:酵母黄酒风味挥发性香气物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