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立仁 作品数:21 被引量:14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 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曲马多持续静脉滴注对剖宫产术中寒颤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曲马多持续静脉滴注对剖宫产术中产妇寒颤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 I^II级择期剖宫产随机分为3组:安慰剂组(C组),静脉注射NS 5 m L;曲马多组(Q组),曲马多1.2 mg/kg静脉注射;持续曲马多组(CQ组),曲马多0.2 mg/kg静注,然后1 mg/kg稀释到50 m L微泵持续静滴。记录入室时(T_1)、麻醉后(T_2)、手术开始时(T_3)、胎儿取出后(T_4)、子宫肌注缩宫素后(T_5)、缝合子宫后(T_6)、关闭腹膜后(T_7)、术毕(T_8)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用De Witte评定产妇术中、术毕寒颤程度;采用WHO记录产妇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曲马多的应用方法不同对MAP的影响与时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0.77,P=0.6728),对HR的影响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13.31,P<0.01)。C组患者术中寒颤程度最重,术毕时CQ组患者的寒颤程度最轻,Q组患者术中恶心呕吐情况最重(均P<0.01)。结论曲马多持续静滴与静脉注射均可有效降低产妇术中寒颤程度,但曲马多静脉注射时术毕寒颤复发情况及产妇恶心呕吐发生较多,曲马多持续静滴并不增加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发生。 郭翠容 陆立仁 梁蔚云 何碧珍 区梅芬关键词:曲马多 寒颤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静脉滴注 帕瑞昔布复合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急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复合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 I^II下肢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地佐辛(PD)组和咪达唑伦(M)组,观察记录入室时(T1)、用药后10min后(T2)、体位变动时(T3)的MAP、HR、SpO2,并在各时点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在T2、T3时间点中M组MAP、HR、VAS评分较PD组明显升高(P<0.05);在T1时间点两组间MAP、HR、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复合地佐辛能有效减轻下肢骨折患者引起的急性疼痛,而且临床安全性高。 王仁儒 陆立仁 彭志勇 梁秀萍 彭为平 刘芪东关键词:帕瑞昔布 地佐辛 急性疼痛 下肢骨折 疗效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筛选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与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择期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记录患者手术史、全身麻醉方式、患者受教育程度、患者家庭情况(是否独居)、BMI、年龄、麻醉时间、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血Hct、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复苏期躁动情况、术后疼痛情况。于术后7 d(早期)和术后3个月(远期)采用MMSE评分表进行认知功能测试,采用Z计分法判断POCD,记录其发生情况。丙泊酚麻醉与七氟醚麻醉各5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早期POCD发生率为29.0%;POCD组与非POCD组患者的手术史、BMI、年龄、麻醉方式、术后血Hct、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七氟醚麻醉(OR=2.812 1,95%CI=1.099~7.240)、术后疼痛(OR=2.292,95%CI=1.129~4.654)为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远期POCD发生率为7.0%;POCD组与非POCD组患者的受教育年限和独居比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居(OR=5.517,95%=1.010~30.126)是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远期POCD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为七氟醚麻醉和术后疼痛,远期POCD的危险因素为独居。 陆立仁 郭翠容 郑映金 莫平 赵丽珍 王志强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腹腔镜 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该手术术后镇痛的适宜方式。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镇痛组(EA组)、单纯静脉镇痛组(IA组)及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静脉镇痛组(TA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EA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镇痛,IA组患者用静脉镇痛,TA组患者行双侧TAP阻滞。观察患者术后1h、12h、24h及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舒适度评分(BC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舒芬太尼总用量及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20min、切皮后1h、术毕、术后24h及术后48h,采静脉血测定血浆IL-6及IL—10的浓度。结果与EA组比较,IA组术后1、12、24、48h的VAS评分升高,术后24、48hBCS评分降低,IL-6血浆含量增加,IL-10血浆含量减少,IA及TA组术后1、12、24h的Ramsay评分升高,PCA的有效按压次数增加,头晕发生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A组比较,TA组术后1、12、24、48h的VAS评分降低,术后24、48hBCS评分升高,24h内PCIA中的舒芬太尼总用量减少,恶心呕吐例数减少,IL-6血浆含量减少,IL-10血浆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镇痛方法均安全有效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硬膜外镇痛及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镇痛效果更优,副作用少,有利于维持炎症因子的平衡。 郑映金 彭志勇 陆立仁 梁秀萍 郭艳根 彭为平关键词:炎性因子 硬膜外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10年 内毒素(LPS)是临床上引起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它直接损伤肺泡细胞是特殊机制;它激活机体导致肺部损伤引起炎性细胞在肺部聚集以及释放各种炎性介质与细胞因子是关键的发病机制;而LPS引起的肺部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均是重要的发病机制。近年来一些新分子的发现,进一步阐明LPS介导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陆立仁 张良清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内毒素 发病机制 全身麻醉方式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两种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下根治性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腹腔镜下根治性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七氟醚组(S组),每组各50例。记录麻醉时间、舒芬太尼用量、维库溴铵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分别于术前1d(T_0)、术后1d(T_1)、术后3d(T_2)、术后7d(T_3)、术后1个月(T_4)、术后3个月(T_5)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采用Z计分法评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S组舒芬太尼用量及维库溴铵用量较少(P<0.05),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增加(P<0.05),S组患者出现寒战、躁动、上呼吸道梗阻较多(P<0.05)。组间MMSE评分变化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P=0.709);时间点MMSE评分变化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6,P<0.01);全身麻醉方式与时间MMSE评分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7.99,P<0.01);与P组比较,T_1、T_2时间点S组MMSE评分较低(P<0.05),S组中T_1、T_2、T_3、T_4时间点POCD发生率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患者较丙泊酚麻醉患者POCD发生率较高,但3个月后POCD发生率无差异。 郭翠容 陆立仁 王志强 彭志勇 郑映金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七氟醚 穴位按压与氟马西尼协同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患者催醒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与氟马西尼协同对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患者催醒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行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F组(氟马西尼组)、XF组(穴位按压与氟马西尼协同组)、C组(空白组)3组,每组各30例。观察术毕时(T1)、达到清醒标准时(T2)、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改良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值;同时记录达到清醒评定标准的时间。结果 MAP,HR在T3时点XF组较其他组高(均P<0.05),C组HR最低;PETCO2、SPO2在相应时间点各组间比较(均P>0.05);BIS在T2时点,C组低于其他组(均P<0.05),在T3时点,各组组间比较(均P<0.05),其中XF组最高。改良的OAA/S评级在T3时点,XF组与其他组比较(均P<0.05)。复苏时间比较,XF组快于其他组(均P<0.05),C组最慢。结论穴位按压与氟马西尼协同用于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复苏可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麻醉复苏的质量,保证了临床医疗安全。 何清明 郭翠容 陆立仁 王志强 区梅芬关键词:妇科 腹腔镜手术 穴位 氟马西尼 催醒 NarcoTrend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Narcotrend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25):Narcotrend反馈丙泊酚麻醉联合舒芬太尼靶控组(NS组);舒芬太尼靶控组(S组);Narcotrend反馈丙泊酚麻醉组(N组);对照组(C组)。Narcotrend反馈控制变量定在35。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设定为3μg/ml,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设定为0.4 ng/ml,麻醉期维持靶浓度不变。记录诱导前患者清醒状态下(T0)、MOAA/S评分≤1时(T1)、气管插管后(T2)、切皮时(T3)、切皮后5 min(T4)、术毕停药(T5)、拔管时(T6)各时间点的HR、MAP;记录丙泊酚的使用剂量、计算丙泊酚单位标准化剂量、患者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Narcotrend反馈调控丙泊酚麻醉与舒芬太尼靶控可产生协同作用,可使MAP更稳定(P=0.028 6);降低丙泊酚总量(P=0.037 9)和丙泊酚单位标准化量(P=0.025 0);缩短苏醒时间(P=0.012 2)与定向力恢复时间(P=0.018 3);但对HR不存在交互效应(P=0.5703)。结论:Narcotrend作为丙泊酚靶控反馈调控变量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是可行的,与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使术中血压更平稳,减少丙泊酚使用量,苏醒快,提高麻醉复苏质量。 陆立仁 郭翠容 彭为平 王志强 郑映金关键词:舒芬太尼 靶控输注 丙泊酚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 筛选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记录患者手术史、全身麻醉方式、患者受教育年限、患者家庭因素(是否独居)、体质量指数、年龄、麻醉时间、舒芬太尼用量、术后红细胞压积、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复苏期躁动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7d(早期)和术后3个月(远期)记录POCD发生情况.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期POCD发生率为29.0%(29/100);以患者的手术史、体质量指数、年龄、全身麻醉方式、术后红细胞压积、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为协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身麻醉方式(OR=2.821,95%CI1.099~7.240)、术后疼痛程度(OR=2.292,95%CI1.129~4.654)为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远期POCD发生率为7.0%(7/100);以患者的受教育年限和患者家庭因素(是否独居)为协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家庭因素(是否独居)是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远期POCD的危险因素(OR=5.517,95%CI1.010~30.126).结论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为全身麻醉方式和术后疼痛程度,远期POCD的危险因素为家庭因素(是否独居),针对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杨珮 陆立仁 林晓燕 赵丽珍 吴志敏关键词: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及利多卡因超声雾化用于喉显微手术无肌松气管插管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及利多卡因超声雾化用于喉显微手术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喉显微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利多卡因超声雾化+七氟醚吸入组(C组);0.2μg/kg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超声雾化+七氟醚吸入组(D1组);0.4μg/kg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超声雾化+七氟醚吸入组(D2组);0.6μg/kg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超声雾化+七氟醚吸入组(D3组)。采用Viby-Mogeneon气管插管条件分级标准评价气管插管条件。记录入室后(T1)、右美托咪定注射后(T2)、插管前(T3)、插管后即刻(T4)及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5)的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T1时点比较,C组的T4、T5时点MAP、HR升高,D2组T3时点及D3组T2、T3、T4时点的HR下降(P〈0.05);与C组比较,D1、D2、D3组T2、T3、T4、T5时点HR下降;D1、D2、D3组插管满意率高,插管不满意率低(P〈0.05);与D1组比较,D2组的T2、T3及D3组的T2、T3、T4时点HR下降(P〈0.05);与D2组比较,D3组的T3、T4时点HR下降(P〈0.05)。D3组出现1例患者HR〈50次/min。四组均无出现SP〈80 mm Hg病例。各组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0.6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及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可以安全有效用于喉显微手术无肌松气管插管,其中以0.4μg/kg右美托咪定为比较适宜剂量。 郑映金 邵泳尧 陆立仁关键词:七氟醚 利多卡因 喉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