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晓君

作品数:28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阻塞性
  • 7篇慢性
  • 7篇慢性阻塞性
  • 7篇肺疾病
  • 6篇阻塞性肺疾病
  • 6篇细胞
  • 6篇慢性阻塞性肺...
  • 6篇疾病
  • 4篇调节性
  • 4篇调节性T细胞
  • 4篇节性
  • 3篇性疾病
  • 3篇胸腔
  • 3篇胸腔积液
  • 3篇炎症
  • 3篇积液
  • 3篇过敏
  • 3篇过敏性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胸腔

机构

  • 17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合肥市第三人...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28篇钱晓君
  • 13篇朱代峰
  • 12篇仇煜
  • 8篇张雪
  • 7篇张雪
  • 4篇严玉玲
  • 4篇贾伟
  • 2篇陆友金
  • 2篇赵世光
  • 1篇程小兵
  • 1篇王会平
  • 1篇赵磊
  • 1篇张迪
  • 1篇童朝晖
  • 1篇孙永刚
  • 1篇褚水莲
  • 1篇徐鹏
  • 1篇梁立荣
  • 1篇张雪
  • 1篇陈东

传媒

  • 15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并对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95株,其中G-杆菌共274株,占69.4%,G+球菌共30株,占7.6%,真菌共91株,占23.0%。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75株)、鲍曼不动杆菌(7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62株)为主要致病菌。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为主要致病菌。所分离的主要G-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的敏感性较低,除肺炎克雷伯杆菌外,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在70%以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率均100%。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80株),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构成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应动态监测病原体及其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
严玉玲朱代峰钱晓君荣光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
成人支气管哮喘与代谢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代谢及炎症因子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变化情况,分析不同哮喘表型中血脂、炎症因子及吸入物过筛试验(Phadiato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134例进行Phadiatop、代谢及炎症因子检测,同期120例健康体检成人为对照组,检测代谢及炎症因子。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发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糖(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两组之间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及其百分比存在差异(P<0.05)。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中TG、VLDL、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6与CRP、VLDL与EOS、IL-6与Phadiatop和NEUT与EOS均有相关性。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与健康成人代谢及炎症因子间存在差异;与非过敏性哮喘相比,TG、VLDL、IL-6和CRP在过敏性哮喘更低,IL-6、CRP、VLDL、EOS、Phadiatop可能是不同哮喘表型的重要临床特征。
李婧旸汪六庆魏雪荣光生钱晓君
关键词:哮喘过敏性哮喘代谢因子炎症因子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和单纯慢阻肺肺气肿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和单纯慢阻肺肺气肿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慢阻肺肺气肿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影像学表现、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随访时间、治疗方式及死亡情况比较。结果 (1)对照组活动后呼吸困难、双下肺爆裂音、杵状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2)两组FEV1/FVC与动脉血氧分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肺总量高于对照组,但弥散功能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3)研究组肺气肿表现:小叶中心型24例(60.00%),间隔旁型5例(12.50%),肺大疱8例(20.00%);肺间质纤维化表现:磨玻璃影18例(45.00%),网格影20例(50.00%)。对照组肺气肿表现:小叶中心型5例(12.50%),间隔旁型10例(25.00%),全小叶型9例(22.50%)、瘢痕旁型12例(30.00%);(4)两组治疗方式、死亡率以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双下肺爆裂音及杵状指)更复杂,肺总量增大,弥散功能降低,预后差。
仇煜钱晓君张雪荣光生
关键词:肺纤维化肺气肿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心肌梗死及短期心脏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与急性心肌梗死及短期MACE(心脏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急性心肌梗死124例,根据Hcy水平分为H-Hcy组(>15umoI/L,n=59例)和Hcy组(≤15umoI/L,n=65例),分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疼痛、吸烟、饮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尿酸(SUA)、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类型差异性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发生风险。结果 H-Hcy组病人吸烟(49.2%比29.2%,χ~2=5.174,P=0.023)、SUA[(2.58±0.143)比(2.50±0.123),t=3.686,P<0.01]、LDL[(0.36±0.19)比(0.43±0.13),t=-2.625,P=0.01]明显高于Hcy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SUA(r=0.721,P<0.01)、吸烟(r=0.407,P<0.01)呈正性相关。Kaplan-Meire生存分析显示:6个月短期随访H-Hcy组累积MACE发生率高于Hcy组(82.8%比48.4%,P<0.01)(log-rank χ~2=55.09,P<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H-Hcy(HR=1.315,95%CI:1.225~1.414,P<0.01)、SUA(HR=1.304,95%CI:1.210~1.412,P=0032)、吸烟(HR=1.089 95%CI:1.017~1.307,P=0.024)是影响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Hcy、SUA、吸烟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短期MACE发生具有重要相关性,其中H-Hcy是MACE的最独立预测因子。
陈东严激陈康玉程小兵朱代峰钱晓君
关键词:心肌梗死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尿酸吸烟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被引量:1
2015年
病史摘要 男性,38岁,无业,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少许白痰,偶有痰中带血,色鲜红,量较少,每日数口,未诊治,随后出现胸闷,右侧胸痛,深呼吸、咳嗽时胸痛加剧,胸痛不向肩胛部及腰背部放射,畏寒、自觉有低热。门诊胸部CT示“右肺上叶肺大疱,右肺下叶炎性病变”。收治入院。
朱代峰荣光生仇煜钱晓君
关键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右侧胸痛痰中带血右肺上叶炎性病变右肺下叶
无哮喘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1年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烟曲霉致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常好发于哮喘及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肺囊性纤维化并发ABPA在欧美国家较多见,国内不多见,随着疾病的认识,也发现发生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肺部疾病中。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其他疾病混淆,常发生误诊及漏诊,导致该病过快进展,终末期可表现为纤维-空洞性改变,可导致进展性呼吸衰竭和死亡。
贾伟钱晓君仇煜张雪朱代峰魏雪荣光生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肺囊性纤维化肺部疾病ALLERGIC烟曲霉
慢阻肺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其相关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将56例慢阻肺病患者按FEV_1/预计值%、CAT评分、年急性加重次数、肺动脉压及综合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各亚组患者SDNN值差异,并分析SDNN值与各项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CAT评分<10分、FEV_1/预计值%≥50%及肺动脉压<40mm Hg者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值分别显著高于CAT≥10分、FEV_1/预计值%<50%及肺动脉压≥40mm Hg者;综合评估后D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与患者CAT分值、年急性加重次数、分组、肺动脉压、颈椎病均相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慢阻肺患者的肺动脉压力、颈椎病病史、年急性加重次数是SDNN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慢阻肺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异常下降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与肺动脉压、急性加重次数相关;可用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朱代峰钱晓君张雪赵世光荣光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率变异性肺动脉压力肺功能
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1例被引量:1
2017年
病例资料 女性,64岁,因“间断咳嗽、胸闷2月”于2016年11月入院,入院前2月可能受凉后出现咳嗽,初为阵发性干咳,咳剧并伴活动后胸闷,渐咳白色泡沫粘痰,无发热、黄脓痰,无咯血、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片示两下肺间质性肺炎”,予“头孢曲松”静滴9天后症状稍改善,后又予“莫西沙星、复方甲氧那明”口服2周后症状无缓解,2周前在我院门诊行胸部CT提示“两肺间质性肺炎(活动期)。
张雪钱晓君严玉玲荣光生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多发性肌炎复方甲氧那明间断咳嗽阵发性干咳头孢曲松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多器官损害1例被引量:1
2019年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组病因不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且显著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由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对多个器官的炎性损伤,包括心脏、肺、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也有报道可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1-2]、膜性肾病[3]、眼部表现及斜颈[4-5]。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终末器官受累的模式。在排除所有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后,确诊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现将我院1例初表现为脑梗死后以发热、皮疹、慢性咳嗽咳痰、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症状的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张雪朱代峰钱晓君仇煜贾伟魏雪荣光生
关键词:骨髓增生性疾病多器官损害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膜性肾病斜颈
硫化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与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炎症、氧化应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吸烟是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是一种新型内源性气体递质,多项研究证实其可作为COPD的生物标志物,并在COPD治疗中起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对气道重塑及肺血管重塑具有保护作用,通过人为调控内源性H_(2)S合成或使用H_(2)S外源性供体体外给药可能会成为未来COPD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硫化氢在COPD的作用与机制进行综述。
张雪荣光生钱晓君魏雪仇煜陈效荣
关键词:硫化氢炎症氧化应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