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明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在53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MR图像上,对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获得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CT、MRI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L3-S1各层面左、右侧穿刺线与腰神经根后缘的最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对显示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 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重要手段,能显示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穿刺前应首先选择CT检查,必要时联合MR检查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游箭邵阳李春平敬宗林杨林陈伟陆明代明德谢兵胡鸿钟立明魏欣
-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椎间盘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
-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血管栓塞术在肾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方法 分析51例(包括肾癌2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肾血管损伤8例,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2例,外伤性肾出血8例)患者行血管栓塞术治疗肾出血的资料,总结血管栓塞术的疗效和操作中注意点.结果 51例患者经血管造影均明确了出血部位、程度、性质及其相应出血血管;其中1例经右肱动脉入路进行栓塞治疗;所有病例栓塞后4~48小时内出血逐渐停止.结论 血管栓塞治疗肾出血创伤小、短期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手段.
- 魏欣魏欣胡鸿钟立明张宗平胡鸿
- 关键词:肾脏出血栓塞介入治疗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通过对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心理、饮食等方面的干预,及对术后的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56例患者介入手术顺利,术后反应较重者31例,经积极护理治疗,29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胡孔琼赵晓伟游箭钟立明魏欣胡鸿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
- 术前模拟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价患者个体化的术前模拟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Mimics软件中重建39例患者上腹部CT扫描区域的骨骼、肝脏、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的三维结构,在3D MAX软件中建立虚拟RUPS-100穿刺套件及VIATORR支架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路径和支架释放位置的术前模拟,对比模拟参数与实际手术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①术前模拟过程的时间可控,总共模拟时间70~110 min(总结前期经验后),日常工作中不会影响治疗进度。②术中穿刺门静脉分叉部4例、左支22例、右支13例(术前模拟计划穿刺左支24例,右支15例),总体符合率为89.7%(35/39)。③术前模拟均采用8 mm×6 cm/2 cm规格的VIATORR支架,实际手术中采用的支架均与模拟结果相同。④术前模拟和术后回顾性模拟能够缩短教学和培训时间,加强学员对手术意图和关键步骤的理解。结论基于患者个体化三维模型和虚拟介入器械的术前模拟能较准确地指导TIPS的实际操作,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培养年轻医师具有实用价值。
- 魏欣胡鸿钟立明游箭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三维重建
-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介入后假性动脉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肝胆疾病腹腔镜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epaticartery pseudoaneurysm,HAP)发病率有所上升。HAP破裂大出血可致严重并发症,而内科治疗HAP效果欠佳,外科手术风险高、创伤大。肝动脉栓塞(hepatic arterialembolization,HAE)治疗HAP具有一定优势[1]。
- 冯志鹏胡鸿魏欣钟立明廖运国蒲嘉骐
- 关键词:肝动脉动脉瘤栓塞治疗性
- 125I粒子植入或3DCRT联合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研究125 I粒子植入或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HC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在观察组,采用125 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3DCRT联合TACE治疗。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结果治疗后第4周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5%和57.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1 a生存率分别为52.5%和45.0%(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两组血清AFP、AFP-L3和GP7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白细胞降低、贫血、血小板降低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肝损伤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CE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短期有效,与125 I粒子植入或3DCRT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但联合125 I粒子植入可能副反应更轻。
- 胡鸿廖运国魏欣唐梓瑜邓丹蒲嘉骐钟立明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三维适形放疗
-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前模拟的价值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颅内动脉瘤及介入器械的虚拟三维模型在神经介入术前模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术前模拟的结果并与实际手术对比,评价在建模及模拟时间、模拟的准确性和模拟在教学培训方面的价值。结果(1)建立个体化模型耗时较多,实用性稍差;而术前模拟耗时不多,具有实用性。(2)模拟工作角度的准确性较高(14/17);模拟插管路径(15/17)对指导术中微导管、微导丝头端合理塑形具有参考价值;模拟填塞弹簧圈及释放支架的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同或相近者占76%(13/17)。(3)在加强对手术意图理解价值占93%(38/41);颅内动脉瘤个体化模型建立难度较大占54%(22/41)。结论在术前模拟的操作方法、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教学培训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优化个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的建模方法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 魏欣钟立明谢晓东王朝华游箭何家全胡鸿范润金胡孔琼赵晓伟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术在肾癌术前及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肾癌术前辅助治疗和22例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的资料,总结血管介入栓塞术的疗效和操作中注意点。结果16例肾癌术前辅助治疗者中11例应用无水乙醇栓塞后手术中出血少,5例未使用无水乙醇栓塞者术中出血仍较多;22例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者临床症状改善,血尿停止,肿瘤体积不同程度缩小;术后出现高血压6例,其中2例需长期降压药治疗。结论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可用于肾癌术前辅助治疗和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魏欣钟立明胡鸿游箭张宗平姜滔范俊蔡运林
- 关键词:肿瘤栓塞介入治疗
- 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合并食管瘘的围手术期风险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食道癌合并食管瘘患者在金属内支架治疗围手术期中存在的医疗风险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2例食道癌合并食管瘘患者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的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患者出现的医疗相关并发症和其他风险的特点。结果支架治疗前风险包括:①食道癌放疗后出现食道-气管瘘患者随时有大出血死亡风险(2例)。②支架置入术时机推迟导致病变加重、体质恶化并增加手术难度。支架治疗中相关风险包括:①术中出血36例、术中支架移位1例(及时补放第2枚支架)、摔下检查床1例。②术后需药物止痛42例、少量呕血14例、支架压迫气管致呼吸困难及肺部感染2例、大呕血死亡5例;食团阻塞支架3例。结论重视食道癌合并食管瘘患者围手术期风险,提高对医疗和非医疗风险的认识有助于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的推广应用。
- 魏欣钟立明胡鸿游箭赵晓伟胡孔琼
- 关键词:食道癌金属内支架介入放射学围手术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后远期疗效随访结果,探讨其治疗的方法选择及能否扩大介入治疗适应症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椎间盘切吸术、单纯胶原酶溶解术和椎间盘切吸术加胶原酶溶解术的长期随访资料共计212例并分成3组,评价各组的总体疗效情况,对各组疗效优良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椎间盘切吸加溶核组内特殊病例(老年患者、手术后患者及椎间盘钙化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切吸组与溶核组远期疗效、疗效优良率均相近,且低于切吸加溶核组;切吸加溶核对于不同特殊病例的疗效相近。结论切吸术联合溶核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互补性,远期疗效令人满意,并且突破了外科手术后复发者和椎间盘突出合并钙化者为介入手术禁忌证的限制,可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有效方法。
- 钟立明魏欣胡鸿游箭赵晓伟胡孔琼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切吸术胶原酶溶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