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鹏
- 作品数:80 被引量:4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结肠镜检查中结直肠腺瘤漏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结肠镜检查中存在相当数量的腺瘤漏诊情况.国外多项研究报道显示,结肠镜检查中腺瘤的漏诊率波动在6%-27%之间,而腺瘤漏诊会影响结肠镜的随访间隔时间及检查质量.当前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腺瘤的患者漏诊率,并分析可能影响腺瘤...
- 宋洁菲金鹏盛剑秋
-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腺瘤
- 大肠肿瘤的防治研究-筛查及临床干预
- 盛剑秋韩英李世荣武子涛金鹏崔新娟范如英
- 该研究属于肿瘤医学领域。近年来,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以北京市为例,过去十年间,大肠癌的患病率由约16/10万人年上升到24/10万人年左右。然而,到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多为中、晚期病人,手术后5年存活率仅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微创治疗筛查方法
- 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
- 目的 GIST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胃是GIST最好发的部位,占此疾病的50%-60%,完整的局部切除术是当前全球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体积较大(直径>5 cm)胃的GIST,内镜治疗困难较大。由于胃GIs...
- 赵晓军王昕李爱琴金鹏盛剑秋
- 关键词:胃间质瘤双镜联合
- 文献传递
- 一次性鞘套胃镜结合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在边防官兵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估一次性鞘套胃镜联合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对边防官兵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568例患者接受一次性鞘套胃镜检查并填写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记录内镜操作时间和鞘套穿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调查表按症状严重程度得出总分。结果一次性鞘套胃镜检查的平均操作时间为(4.9±1.4)min,鞘套穿脱平均时间为(4.9±0.2)min。一次性鞘套在穿脱、内镜操作过程中未发生破裂情况。胃镜下明显病变的总检出率为38.9%,最常见的疾病依次为胃炎(15.3%)、消化性溃疡(13.2%)和反流性食管炎(7.9%)。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胃镜下是否有明显病变有显著关系(χ2=11.04,P=0.001)。结论一次性鞘套胃镜联合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在边远地区等特殊场合下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有独特价值。
- 王昕金鹏余东亮王海红刘端祺谢惠汤珊李若然盛剑秋
- 关键词:消化内镜消毒
- 粪便转铁蛋白和免疫粪隐血试验在结直肠癌筛查中效能的比较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估粪便转铁蛋白(TF)和免疫粪隐血试验(IFOBT)在筛查结直肠癌中的效能。方法筛查对象为1 943例无症状受试者。收集1次粪便标本,同时用于TF和IFOBT检测。两者任一结果为阳性,即通知受试者行结肠镜检查。分别计算TF、IF-OBT和两者联合检测的性能指标。结果共有1 737例受试者接受TF和IFOBT检查,其中251例(14.5%)至少1项结果为阳性。共有193例接受结肠镜检查,共发现3例结直肠癌和43例进展期腺瘤。与单独使用IFOBT相比,TF和IFOBT联合检测(并联)明显提高了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2.6%vs 1.6%,P=0.034)。结论 TF和IFOBT联合检测能提高筛查时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
- 金鹏武子涛李爱琴孟明明李世荣盛剑秋
- 关键词:转铁蛋白粪隐血试验结直肠癌
- 二甲硅油散联合聚乙二醇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2年
-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而肠道的清洁程度是结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选择一种好的肠道准备方法能改善镜检医师的视野,减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以及检查结束后的腹胀等不适。我院近来在肠道准备时使用二甲硅油散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 朱彦蓉王海红李娜金鹏陆晓娟王晓伟
-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二甲硅油结直肠疾病
-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超声内镜特点分析
- 目的 探讨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内镜及超声内镜(EUS)下特点.方法 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胃、肠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物,使用电子环扫式EUS(Olympus GF-UE260)或微...
- 郭花盛剑秋金鹏王海红李娜赵晓军
- 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Dieulafoy病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Dieulafoy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共收治Dieulafoy病18例,对其中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救治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进行临床分析,通过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的协同应用,观察对出血部位、病因的诊断价值和止血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在就诊1~24h内胃镜检查确诊Dieulafoy病,其中3例给予镜下钛夹止血或药物喷洒止血后仍有活动性出血随即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1例因镜下出血表现为喷射样,并血压下降,给予病灶旁钛夹标记后随即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本组4例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同时结合内镜所见均给予相应病变血管弹簧栓或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治疗并成功止血。结论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术协同诊治Dieulafoy病所致消化道出血,两者互为补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诊治方法。
- 李恕军陆晓娟金鹏王继恒付蕾范如英杨欣艳赵晓军李娜王海红田效然李京雨盛剑秋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DIEULAFOY病选择性动脉造影急诊内镜
- 四川都江堰地震灾区震后疾病谱变化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四川汶川"5.12"地震都江堰灾区震后疾病谱的变化。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四川都江堰灾区"5.12"地震发生后2周内与震后1年居民发病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震后2周内发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占35.7%,损伤和中毒疾病占22.8%,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占16.8%,消化系统疾病占12.4%,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占3.2%。与震后1年相比,震后2周内发病构成比升高最明显的前3位疾病为:损伤和中毒疾病(增加20.1%)、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增加12.2%)、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增加1.2%)。结论:地震发生后,应针对损伤和中毒疾病、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等疾病以及季节性高发病组织优势医疗资源,迅速开展医疗救护。
- 李恕军金鹏胡晶晶韩聚强张卫强杨永红冯军赵京孙天胜
- 关键词:地震灾害疾病谱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及风险,比较不同部位病变内镜下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6月-2013年6月内镜下切除且病理明确诊断的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126例,其中咽部2例、食管23例、胃38例、结肠60例、十二指肠3例。将126例病变按照以往报道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生操作经验分为内镜下易于治疗组(easy treat;n=67)和难于治疗组(difficult treat;n=59),比较两组患者病变大小、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整体手术切除标本平均直径为(5.0±1.3)cm,平均手术时间为(84.9±17.5)min,整块切除率96.0%,完整切除率91.3%,并发症发生率为9.5%,原位复发率为4.0%。两组切除标本平均面积为(4.4±0.6)cm2和(5.3±1.1)c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分别为5例和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两组不完整切除分别为1例和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两组非整块切除分别为4例和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难于治疗组所花时间多于易于治疗组,平均时间分别为(44.8±9.7)min和(78.3±1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效果好,治愈率高。对于比较难以实施ESD操作的部位,如食管、贲门、乙状结肠等只要医生努力提高操作水平,操作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同样可以达到安全、完整切除病变的目的。
- 张健康倩汤珊何玉琦金鹏王昕李爱琴谢惠余东亮盛剑秋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安全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