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鄢庆丰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中国村庄
  • 3篇村庄
  • 2篇社会
  • 2篇网络
  • 2篇理论脉络
  • 2篇脉络
  • 2篇婚姻
  • 1篇社会性
  • 1篇生物性
  • 1篇市场化
  • 1篇税费
  • 1篇税费改革
  • 1篇权力
  • 1篇网络技术
  • 1篇小农
  • 1篇小农家庭
  • 1篇写作
  • 1篇理性化
  • 1篇历史进程
  • 1篇婚姻关系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鄢庆丰
  • 2篇郝玉章
  • 1篇刘涛

传媒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人口学刊
  • 1篇社会心理研究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杜氏研究策略的内涵及成果分析——《文化、权力与国家》的深层阅读被引量:3
2007年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直面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研究的挑战,通过后现代理论视角对现代叙述的深入,达致关键概念的历史语境转换,以现代与后现代双重视角解读的方式,成功剖析了国家政权建设历史过程中国家和乡村社会权力互动关系,展示出文化符号的权力底蕴,体现了其权力解释框架的创新;杜氏研究策略结合现代历史宏大叙述与后现代小叙事,在对中国历史作出全面而立体描摹的同时,成功展现复线历史观与福柯方法观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其史料分析范式的突破令人瞩目。
鄢庆丰刘涛
现代化视野下的市场、国家与税费改革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应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以农民负担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破解"三农"难题,中央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2002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推进到河北、湖北等16个省份,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税费改革的同时还启动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即乡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措施是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合村并组等。这一系列的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干群矛盾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基层财源枯竭,农村公益事业缺乏组织动力,农民集体观念、人际关系变化等新问题和新情况,构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所必须面对的环境和障碍。而当前农村政策的制定者和研究者显然对这一问题缺乏系统和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以下一组文章,是对税费改革及其在乡村社会造成的一系列政治社会现象的关注。这组文章在扎实的实证调查基础上,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税费改革实施过程的逻辑归演、税费改革的深层原由及后果,对税费改革本身和相关配套改革的内在逻辑作出了与政策部门和学界主流不尽相同的新的解释,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鄢庆丰
关键词:市场化税费改革村组干部村级权力小农家庭
夏村社会——关于“中国村庄”的写作可能
2011年
在中国村庄的表达史上,一直存在着所谓的利奇困境,其中的最关键之处又在于,一个小小的村庄何以表述一个典型的大型的现代(仅指时间意义上的)文明——中国。毫无疑问,
鄢庆丰
关键词:中国村庄写作社会
试析网络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
2002年
本文试图从网络的特性与现行社会规范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网络对婚姻制度、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影响。认为网络的出现扩展了婚姻家庭的形式和内容,具有正面的意义,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在分析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些减少其负面影响的措施。
郝玉章鄢庆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沟通模式
中国村庄社区转变的理论脉络与经验表达
西方社区研究有两个学科传统,社会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社区研究传入中国以后,作为中国村庄研究的主要范式,存在诸多争论,与社区研究的理论脉络混乱有莫大的关系。 本文致力于在厘清西方社区研究理论脉络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学和人类...
鄢庆丰
关键词:中国村庄理性化国家化
文献传递
试论西方婚姻家庭制度体系的双重属性被引量:2
2002年
弗洛依德以为 ,文明是人类升华的结果 ;社会结构化理论也强调社会作为一种结构包含着人的主体性认同。从这一角度出发 ,可以更深刻理解婚姻家庭制度体系的双重属性———社会性与生物性。西方婚姻家庭制度发展历史上种种不同运行方式 ,事实上是婚姻家庭制度体系双重属性的结构平衡在不同时代的反映。西方婚姻家庭制度体系的发展表明 ,婚姻家庭制度的稳定性追求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动态的结构平衡才是婚姻家庭制度体系双重属性的必然要求。在不同时代社会性要求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相对于中世纪神圣性忏悔 ,现代婚姻家庭对爱情的追求重于对其稳定性的追求 ,由于此种方式认可并期许人类的生物本性升华 ,提供了更为普通大众接受的社会共识 ,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
鄢庆丰
关键词:社会性生物性
试析网络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
2002年
本文认为,网络的出现,扩展了婚姻家庭的形式和内容,具有正面的意义,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在分析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些减少其负面影响的措施。
郝玉章鄢庆丰
关键词:网络技术婚姻家庭
中国村庄社区转变的理论脉络与经验表达——以1980年代前川西平原大成村庄社区共识的理解与复述为例
西方社区研究有两个学科传统,社会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社区研究传入中国以后,作为中国村庄研究的主要范式,存在诸多争论,与社区研究的理论脉络混乱有莫大的关系。  本文致力于在厘清西方社区研究理论脉络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学和人...
鄢庆丰
关键词:理论脉络历史进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