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湘丽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煤化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刺
  • 3篇食管
  • 2篇血浆
  • 2篇食管炎
  • 2篇胃动素
  • 2篇胃动素水平
  • 2篇慢性
  • 2篇患者血浆
  • 2篇反流
  • 2篇反流性
  • 2篇反流性食管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6
  • 1篇药物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刺配合
  • 1篇针法
  • 1篇针法治疗
  • 1篇针灸

机构

  • 5篇河南煤化集团
  • 3篇鹤壁煤业集团

作者

  • 8篇郭湘丽
  • 5篇赵施竹

传媒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5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太极六合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太极六合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六合针法)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太极六合针结合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头针结合功能训练,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六合针法观察组有效率为8 6.67%,对照组为6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值(4.987±0.56)m Pa·s^(-1)和低切值(23.44±0.84)m Pa·s^(-1)显著低于对照组(5.35±0.65)m Pa·s^(-1)、(24.10±1.12)m Pa·s^(-1)(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0.27±0.13)%显著低于对照组(0.34±0.14)%(P<0.05);中医主要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太极六合针结合功能训练用于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临床疗效显著。
郭湘丽
关键词:针刺疗法
针刺配合滋阴降气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滋阴降气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针药结合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和滋阴降气汤,中药组60例,服用滋阴降气汤,西药对照组6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3组均以6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指标,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胃药。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MO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浆MOT水平明显升高(P<0.01);针药结合治疗组血浆MOT水平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RE患者血浆MOT水平,调节胃-食管运动,增加LESP,防止食物反流。
郭湘丽赵施竹赵正焱
关键词:针刺反流性食管炎胃动素
针刺和滋阴降气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和滋阴降气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针药结合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和滋阴降气汤,中药组60例,服用滋阴降气汤,西药对照组6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3组均以6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指标,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胃药。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MO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浆MOT水平明显升高(P<0.01);针药结合治疗组血浆MOT水平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RE患者血浆MOT水平,调节胃-食管运动,增加LESP,防止食物反流。
郭湘丽赵施竹赵正焱
关键词:针刺反流性食管炎胃动素
免疫增效汤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自拟免疫增效汤联合放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以2005年10月-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7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免疫增效汤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分别比较放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Karnofsky(K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放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细胞亚群降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KS评分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疗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以细胞免疫降低为主。自拟免疫增效汤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郭湘丽赵施竹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免疫功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5例
2011年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复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4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40例应用西药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中药组45例近期治愈21例,好转23例,无效1例;对照组40例临床治愈9例,好转15例,无效17例。中药组疗效较优。结论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郭湘丽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药西药
针灸治疗慢性膝部疼痛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针灸对慢性膝部疼痛的效果。方法:120例年龄50岁以上慢性膝部疼痛患者纳入研究,分为4组:A组:激光针灸组;B组:虚拟激光组;C组:针刺治疗组;D组:观察组。主要结局为疼痛11点数字分级量表(NRS)和自报告生理功能测验;次要结局为生存质量、变化记分总体分级和疼痛测验及生理功能测验。结果:治疗前各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31,P>0.05);治疗后A组和C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7.895,tC=6.892,P<0.01);B组和D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1.382,tD=1.098,P>0.05)。治疗后A组和C组疼痛评分较B组和D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08,P<0.01);治疗前各组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52,P>0.05);治疗后A组和C组膝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7.890,tC=8.901,P<0.01);治疗后B组和D组膝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1.229,tD=1.093,P>0.05);治疗后A组和C组膝功能评分较B组和D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09,P<0.01);治疗前各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01,P>0.05);治疗后A组和C组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A=5.341,tB=6.209,P<0.01);治疗后B组和D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0.901,tD=1.117,P>0.05);治疗后A组和C组较B组和D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98,P<0.01)。结论:激光针灸治疗效果不亚于传统的针灸治疗,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的有效方法。
郭湘丽
关键词:膝部疼痛针灸治疗激光治疗
颅针结合药物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血清IL-6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颅针结合药物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血清IL-6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颅针合药组(45例)、单纯药物组(45例)。颅针合药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后第4天针刺颅骨缝,每天1次,连续10天;单纯药物组只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颅针合药组治疗前后血清IL-6浓度分别为(11.5±8.5)pg/ml和(2.1±1.0)pg/ml,单纯药物组分别为(11.7±8.3)pg/ml和(5.1±1.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颅针可促进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清IL-6浓度迅速降低,并改善神经功能。
郭湘丽赵施竹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白细胞介素颅针
神阙灸配合苍龟探穴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比较神阙灸配合苍龟探穴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与西药西沙比利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先后就诊顺序分为神阙灸配合苍龟探穴针法组(针法组)及西沙比利(西药组)治疗组,每组30例。针法组组以神阙灸配合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西药组口服西沙比利,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针法组有效率为90.0%(27/30),西药组有效率为70.0%(21/3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法组对上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的改善较西药组明显。结论神阙灸配合苍龟探穴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良好疗效。
郭湘丽赵施竹
关键词:胃肌轻瘫糖尿病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