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亮
- 作品数:60 被引量:28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山东地区多中心胃胃肠间质瘤诊治分析:GISSG1201研究中期报告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山东省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以了解山东省胃GIST的诊治现状。方法收集山东省内2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完成临床病理学资料复核的1 165例胃GIST病例资料及随访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2008年推荐的GIST危险度分级标准对全组病例进行危险度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 165例胃GIST患者中男性557例,女性608例,中位发病年龄60(15~89)岁。肿瘤位于胃底贲门623例(53.5%),胃体346例(29.7%),胃窦196例(16.8%)。行内镜下切除106例,局部切除术589例,胃大部切除术399例,全胃切除术72例。危险度分极:极低危256例(22.0%),低危435例(37.3%),中危251例(21.5%),高危223例(19.1%)。1 116例患者(95.8%)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0(中位数40)月。随访期间共有337例患者出现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34月(1~60月)。全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86.1%和73.4%,其中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85.8%、63.0%和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部位(RR= 0.580,95%CI:0.402~0.835)、肿瘤大小(RR= 0.450,95%CI:0.266~0.760)、术中有无肿瘤破裂(RR= 0.557,95%CI:0.336~0.924)、危险度分级(RR= 0.309,95%CI:0.164~0.580)和术后有无服用伊马替尼(RR= 1.993,95%CI:1.350~2.922)是影响胃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依据病灶大小选择内镜切除、局部切除、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等手术方式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NIH 2008危险度分级标准对我国胃GIST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肿瘤原�
- 侯庆生罗文强李乐平戴勇姜立新王爱亮储宪群李玉明杨道贵路春雷姚林果崔刚林惠忠陈刚崔庆张焕虎伦增军夏立建苏英峰韩国新惠希增魏志新孙作成郭洪亮周岩冰
- 关键词:危险度分级外科手术
- p53凋亡刺激蛋白2与肿瘤细胞的自噬和凋亡被引量:3
- 2015年
- 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是ASPP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能够通过对细胞促凋亡靶基因转录的调节来促进细胞的凋亡。另外,ASPP2与自噬也具有一定的关系,它能通过提高p53通路介导的自噬来诱发肿瘤细胞凋亡增加,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肿瘤的作用。在肝癌细胞中,ASPP2过表达可增强p53诱导的自噬调节蛋白(DRAM)介导的自噬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DRAM的发现使p53与自噬之间建立了联系,也进一步丰富了ASPP2的功能机制,这也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闫晓东石英陈德喜郭洪亮
- 关键词:肿瘤自噬细胞凋亡
-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四例报告
- 1997年
-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四例报告宋洪宽徐忠法马恒**郭洪亮**宋希林**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罕见,国内外报告仅数十例,本文报告4例,并就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诊治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如表1所示:表1临床资料病例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手术所见术式病理随访例1男...
- 宋洪宽徐忠法马恒郭洪亮宋希林
- 关键词:胰岛细胞癌胰岛肿瘤病例报告
- 胃癌组织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6例胃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ER-2表达,并与病理参数及预后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织HER2表达阳性率为29.4%(37/126),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无HER-2表达,P<0.05;HER-2表达与病变部位、分化程度、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是否侵犯神经及是否侵犯脉管无关,P>0.05。结论:HER2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胃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对于胃癌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 公维鹏郭洪亮赵红伟张毅朱振宇张建波
- 关键词:胃肿瘤表皮生长因子预后
-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的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宋希林徐忠法马恒亓建军郭洪亮左文述边家盛
-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术式
- p16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观察 p16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 ,对6 2例有随访结果的胃癌组织进行 p16蛋白检测。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组 p16蛋白阳性率 18.9%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48.0 % (P<0 .0 5 ) ;p16蛋白阳性组胃癌患者术后 5年生存率 31.6 % (6 / 19)显著高于 p16蛋白阴性组9.3% (4 / 43) (P<0 .0 5 )。结论 :p16蛋白表达状况可作为临床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 宋希林马恒边家盛徐忠法郭洪亮王磊李永清
- 关键词:胃癌P16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新辅助治疗同期双原发胃癌肺癌并获得胃癌临床病理完全缓解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者男性,59岁,因“前胸部疼痛”于2016年2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行胸部上腹部CT检查,结果示右肺磨玻璃密度灶,考虑肺癌;胃壁略厚,腹腔淋巴结肿大,不除外转移,见图1a.1b。遂于2015年2月15日入院治疗。内镜检查见距门齿46~511m胃体小弯胃角巨大溃疡,见图2a;活检病理为腺癌,见图2b。胸部PET-CT检查示右上肺病变,考虑为肺癌: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见图4。
- 王贵士柴杰单军奇郭洪亮
-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临床病理多西他赛上腹部CT检查奈达铂
- p53凋亡刺激蛋白2对饥饿诱导的大肠癌HCT116p53^+/+细胞凋亡、周期和自噬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对饥饿诱导的大肠癌HCT116p53^+/+ (p63野生型)细胞凋亡、周期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实验分6组:①对照组;②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rAd-GFP)感染组;③ASPP2腺病毒(rAd-ASPP2)感染组;④饥饿处理组;⑤rAd-GFP+饥饿组;⑥rAd-ASPP2+饥饿组。利用rAd-ASPP2感染使细胞过表达ASPP2基因。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h诱导凋亡、自噬和细胞周期改变。钙黄绿素(Calcein)/碘化丙啶(PI)吸收试验观察各组细胞调亡水平。细胞转染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CFP-Lc3自噬质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自噬水平。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改变。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SPP2过表达显著促进了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自噬及G2-M期阻滞,各组细胞的凋亡率为:rAd-GFP+饥饿组10.00%±1.42%,rAd-ASPP2+饥饿组18.44%±2.06%(g=9.548,P=0.ooo);各组细胞的自噬发生率为:rAd-GFP+饥饿组35.00%4-5.34%,rAd-ASPP2+饥饿组57.61%±6.06%(q=7.657,P=0.000)。但无饥饿诱导时ASPP2过表达使G0-G1、G2-M期都发生阻滞。结论ASPP2过表达促进饥饿诱导的大肠癌HCT116p53^+/+ 细胞凋亡和自噬,显著改变细胞周期进程。
- 侯庆生丁渭陈德喜韩悦张玉林郭洪亮
- 关键词: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自噬
- p53凋亡刺激蛋白2抑制奥沙利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自噬并促进凋亡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研究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p53依赖以及非依赖的自噬抑制作用,在提高奥沙利铂(OXA)促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HCT116(p53-/-)细胞分为雷帕霉素(rapamycin)联合ASPP2组、ASPP2组、p53组、ASPP2联合p53组、3-甲基嘌呤(3-MA)组、对照组(OXA或单独饥饿处理)6组。凋亡检测时添加单独空病毒(GFP-Ad)组、rapamycin组作为对照。各组细胞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GFP-LC3)质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LC3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自噬相关分子表达水平;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3-MA处理组与ASPP2处理组具有相同的自噬抑制作用,且能够促进OXA或饥诱导的细胞凋亡,但促凋亡作用低于ASPP2组;rapamycin联合ASPP2处理能够有效抵消ASPP2的自噬抑制作用,但仍具有促进OXA或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且促凋亡作用同样低于ASPP2组。结论OXA增强结肠癌细胞自噬,而ASPP2过表达能够抑制OXA的自噬诱导作用;ASPP2能够通过P53依赖以及P53非依赖途径促进细胞凋亡;ASPP2通过p53依赖以及p53非依赖途径所引起的促细胞凋亡并非完全通过抑制自噬来实现。
- 王贲士乔录新石英封晓昆陈德喜郭洪亮
- 关键词:结肠癌自噬P53
- 局部手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8年
- 随着影像学及内镜检查诊断水平的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逐渐增加。对部分早期胃癌患者施行局部手术,达到了完全治愈,同时减少了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生存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就局部手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郭洪亮
- 关键词:胃癌局部手术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