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鹏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00万U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31例的临床初步总结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为观察300万U尿激酶(UK,由广州天普洛欣生物制品厂生产)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11例AMI患者进行UK静脉溶栓治疗,Bolus法给药。随机分为A组(300万U)、B组(250万U)和C组(15~200万U)。对比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副作用、5周病死率、左室射血分数(EF)、再通时间、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心肌断层显像(SPECT)及心肌缺血面积(IMA)定量分析。结果按临床判定标准,A组和B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各为81.8%和74.1%,均显著高于C组(69.0%,P<0.01,0.05)。三组5周病死率分别为3.03%、4.15%和8.56%,A组显著降低(P<0.05)。A组和B组比C组轻度出血和中重度出血发生率略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均未发生脑出血。A组和B组EF≥50%者所占比率显著增高C组。A组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A组和B组再通时间均显著缩短[(99.63±9.24)min对(152.61±10.92)min,P<0.001;(112.21±7.22)min对(152.
- 张言镇郭松鹏蔡跃红赵新祥坚永彬吴玉萍李秀云陈立辉
-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尿激酶
- 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影响^(99m)TC-M IBI心肌显像的多因素分析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塞(AM I)溶栓再灌注后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394 例AM I患者均在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溶栓治疗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后第7 日采用99m TC-M 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检测心肌缺血面积(IM A)。将可能影响IM A 的 10 种因素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M A 分别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发病年龄、溶栓前心律失常和左心衰竭、梗塞面积、UKTP剂量及溶栓开始至再通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 0.05 或 0.01)。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无相关关系(P 均> 0.05)。结论 溶栓治疗AM IIRA 再通后 IM A 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对提高AM I的临床疗效有重要价值。
- 张言镇郭松鹏赵丽梅蔡跃红李善孝荆宝芳赵新祥冯健
-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尿激酶SPECT
- 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 1999年
- 目的 为观察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502 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3 组:≥70 岁组(117 例),~69 岁组(152 例)和< 65 岁组(233 例),观察临床疗效,副作用及病死率等。UKTP剂量为200 万U 至300 万U,采用Bo-lus法30m in 内给药。结果 ①按临床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标准,再通率依次为70.9% ,79.6% 和81.5% .≥70 岁组与< 65 岁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总再通率为78.5% .②5 周病死率为3.4% ,3.3% 和3.0% ,3 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 0.05),总病死率为3.2% .③轻度出血发生率为17.9% ,16.4% 和16.3% ,3 组间亦无差异(P均> 0.05),中度出血发生率为0.9% ,0.7% 和1.3% ,3 组间无差异(P均> 0.05)。出血总发生率为17.7% .④溶栓后第7 日EF≥50% 者为48.7% ,60.5% 和63.9% .≥70 岁组和~69 岁组均显著降低(P< 0.01,0.05)。结论 对高龄AMI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 张言镇郭松鹏冯剑蔡跃红赵新祥陈立辉坚永彬刁秀芳
- 关键词:心肌梗塞尿激酶溶栓疗法
- ^(99m)Tc-M IBI心肌显像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用99m Tc-M 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 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AM I)尿激酶(UK)溶栓治疗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537 例AM 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麦组(292 例)采用UK 溶栓疗法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45 例)只使用UK 溶栓疗法。于溶栓治疗后第7 日进行SPECT 检测。对两组心肌缺血面积(IM A)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参麦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患者(211 例)的 IM A 显著低于对照组IRA 再通患者(178 例,P< 0.01)。参麦组 IRA 未通患者(81 例)的IM A 与对照组(67 例)比较,亦显著降低(P< 0.05)。参麦组EF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在AM IUK 溶栓治疗早期使用参麦注射液可显著缩减IM A,提高EF。参麦注射液对 AM I溶栓再灌注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郭松鹏张言镇
-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参麦注射液
- 参麦注射液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中的抗心肌挫抑作用被引量:18
- 1999年
-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塞(AM I) 尿激酶溶栓治疗中抗心肌挫抑(M S)的临床疗效。方法 502 例 AM 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麦组(243 例)采用参麦注射液和溶栓疗法治疗,对照组(259 例)只使用溶栓疗法。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5 周病死率、副作用、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EF)和CK、CK-M B 峰值变化。结果 参麦组IRA 再通率(78.3% )、出血( 轻度和中重度)发生率(17.28% )和 5 周病死率(3.29% )差异均无显著性(P 均> 0.05)。参麦组EF≥50% 者比率(62.55% )显著高于对照组(56.37% ,P< 0.01)。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 0.01)。参麦组CK 峰值(1252.21±285.11)和CK-M B 峰值(141.23±21.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1721.14±271.15,163.32±19.22,P< 0.01)。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AM I早期使用参麦注射液可促进心功能恢复,对因AM I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M S 具明显的对抗作用。
- 郭松鹏张言镇
-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尿激酶参麦注射液
- 300万U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31例分析
- 1999年
- 目的 观察 300 万U 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 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11 例AM I患者进行UKTP 静脉溶栓治疗,Bolus 法给药。随机分为A 组( 300 万U UKTP)、B 组(250 万U)和 C 组(150 万U~200 万U)。对比观察3 组患者临床疗效、副作用、5 周病死率、左室射血分数(EF)、再通时间、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心肌断层显像(SPECT)、心肌缺血面积(IM A)定量分析。结果 按临床判定标准,A 组和 B 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为 81.82% 和 74.09% , 均显著高于 C 组(68.98% ,P< 0.01,0.05)。3 组 5 周病死率为 3.03% 、4.15% 和 8.56% ,A 组显著降低(P< 0.05)。A 组和B 组轻度出血和中重度出血发生率略有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3 组均未发生脑出血。A 组和B 组EF≥50% 者所占比率(62.77% ,58.03% )显著增高(P< 0.01)。A 组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 0.05 或 0.01)。A 组和B 组再通时间(99.63±9.24m in,112.21±7.
- 张言镇郭松鹏蔡跃红赵新祥坚永彬吴玉萍李秀云陈立辉
-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尿激酶
- 参麦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3
- 1999年
-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大鼠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前10m in 静脉输注参麦注射液。大剂量组(3.6m l/g)、小剂量组(0.9m l/g)和对照组(不用药物)的心电图变化、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 DA)水平、梗塞范围比、心室肌重量比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大剂量组心电图ST 段抬高值(∑ST)和ST 抬高次数(∑N-S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CK、LDH 和GOT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1,0.05),SOD 活性显著增高(P< 0.01,0.05)。三组M D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均> 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心室肌重量比和梗塞范围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0.05)。大剂量组∑ST、∑N-ST、心室肌重量比、梗塞范围比和CK 水平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 0.05 或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 郭松鹏张言镇宋光荣赵丽梅高爱云李秀云刁秀芳吴玉萍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缺血再灌注药理中药
- 凉血祛瘀法治疗颅脑外伤后躁狂型精神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6
- 1999年
- 颅脑外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该病经内科或手术治疗,神志转清醒后,相当部分患者会伴发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从1990~1998年,笔者采用凉血祛瘀中药治疗颅脑外伤后躁狂型精神障碍患者35例,获得良好效果,并同时与用西药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了对照观...
- 毛世季李桂珍郭松鹏
- 关键词:颅脑外伤
- 中医证治35例无症状心肌缺血
- 1993年
- 采用静息心电图间隔检测法,确定36例Ⅰ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进行中医辨证,采用主次证分级治疗方法。主证分为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证、痰证、郁证。次证对证加药。与32例心绞痛进行了辨证与疗效比较,探讨了变化规律。
- 潘曰岭郭松鹏李政
- 关键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辨证论治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含量测定
- 1993年
- 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32例正常人的血浆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ANP,AⅡ和 ALD 的含量分别为3683.52±579.14pg/ml,181.73±70.85pg/ml,203.25±83.9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分别为2080.14±412.74pg/ml,84.73±26.11pg/ml,180.30±47.30pg/ml)(P<0.01,0.01,0.05),并且 ANP 与 ALD 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AⅡ与 ALD、ANP呈显著负相关(r=-0.46,-0.48,P<0.01)。文中对 CHF 的体液调控机理及ANP,AⅡ和 ALD 含量变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 郭松鹏李玉杰李政刘元章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钠素血管紧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