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平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溶解
  • 1篇血栓溶解疗法
  • 1篇血压
  • 1篇溶栓
  • 1篇溶栓后
  • 1篇坦度螺酮
  • 1篇替罗非班
  • 1篇皮素
  • 1篇昼夜节律
  • 1篇转运

机构

  • 3篇沧州中西医结...

作者

  • 3篇郭晓平
  • 2篇袁艳敏
  • 2篇韩文忠
  • 2篇郭华
  • 1篇刘德芬
  • 1篇王庆海
  • 1篇王佟
  • 1篇张奕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老年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8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7例,采用标准术式PCI治疗)和替罗非班组(111例,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冠脉替罗非班注射)。观察两组手术指标,以及住院期间出血事件、术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门球时间、支架置入数、支架置入长度等PCI手术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3级血流(75.70%比91.89%)、MBG2~3级(69.16%比85.56%)、术后90minST段回落>50%(77.57%比92.79%)比例均显著增加,校正TIMI帧数[(33.05±8.37)帧比(26.54±5.47)帧]显著减少(P均<0.01)。两组住院期间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75)。替罗非班组6个月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1)。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PCI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术后心肌灌注水平,降低术后近期MACE的发生率,且未增加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郭晓平韩文忠王佟郭华袁艳敏兰冰陆强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替罗非班
枸橼酸坦度螺酮对高血压大鼠BP、ET-1、NO水平及昼夜节律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坦度螺酮不同昼夜时间给药对高血压大鼠血压(BP)、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9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坦度螺酮组和高血压对照组,各45只。坦度螺酮组造模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余弦软件分析血压昼夜节律,计算血压峰值、中值、谷值对应的时间,分别在各时间前2h给药枸橼酸坦度螺酮;高血压对照组给予饮用水灌胃,连续4周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之后以10%水合氯醛(0.3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取尾动脉血液,检测ET-1和NO。结果坦度螺酮组与高血压对照组比较,血压明显降低(P<0.05),且峰值前给药时坦度螺酮组血压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灌胃后,坦度螺酮组血浆NO水平高于高血压组(P<0.05),ET-1水平低于高血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给药后,坦度螺酮组NO水平均高于高血压对照组,峰值前给药NO水平最高(P<0.05);ET-1水平低于高血压对照组,峰值前、中值前给药ET-1降低最明显(P<0.05)。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可明显改善高血压状态,治疗高血压病时峰值前给药可显著降低血压,提高血浆NO水平,降低ET-1水平。
郭华袁艳敏郭晓平兰冰南岳龙陆强孙笑眉
关键词:高血压枸橼酸坦度螺酮昼夜节律内皮素1血压
溶栓后转运与等待转运急诊PCI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极易发生心力衰竭、休克,病死率很高。及时、快速、充分、持久的开通闭塞血管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
韩文忠郭晓平张奕刘德芬王庆海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溶解疗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