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兰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葡萄膜炎急性发病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前葡萄膜炎患者急性发病期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特征,进一步探讨炎症时的新鲜角膜后沉着物(KP)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机制。方法:选取前葡萄膜炎首次急性发病的50例50眼患者,就诊时炎症持续时间≥3d,KP≥(+++),作为A组;炎症完全消退后,KP(-),作为B组;将对侧未发病眼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计测量三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相关参量:包括单位面积细胞密度(cell density,CD)、六角形细胞频数(hexagonality,HG)、平均细胞面积(average size,AVG)、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SD)、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测量角膜中央厚度(CCT)。比较三组的测量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G,CD减少,AVG,SD,CV,CCT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消退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G减少,CV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与炎症消退组比较:HG减少,CV,CCT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间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CV,HG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葡萄膜炎急性发病期的新鲜KP可导致角膜厚度增加,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及功能下降,炎症消退后角膜厚度正常,细胞形态的改变持续存在。
- 王建萍马勇马勇马勇薛雨顺李静朱涛王柯
- 关键词:前葡萄膜炎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厚度
- 双胞胎早产儿高度近视眼的生物参数测量(2例)
- :探讨早产儿高度近视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早期干预方法.方法:收集患儿病史,并测量其眼部各生物参数,包括验光、矫正视力、眼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前房深度,并进行眼底照相,通过与正常人群各种参数的对比,综合分析各参数...
- 石一宁杨乐胡笳孙烨李静石蕊赵海梅郭中兰
- 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眼前节OCT改变与眼压增高机制探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患者眼前节参数改变与眼压增高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选择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患者65例(65只眼),利用眼前节OCT(ASOCT)观察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前房角隐窝面积(ARA)、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面积(ACA)、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500)的参数变化。结果: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AOD、ARA、TISA500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ACD、A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CT可以良好的定量测量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患者眼前段结构变化参数;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眼前节OCT参数AOD500、ARA、TISA500降低与眼压增高有关;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眼压增高的机制部分由术后硅油填充导致前房角结构变化,房水引流功能障碍导致。
- 李静肖静谢安明郭中兰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 双胞胎早产儿高度近视两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例一:患儿,男,4.5岁。发现视物眯眼一年半。一年半前(3岁时),患儿家长发现患儿存在上述症状,询问得知其视物模糊。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近视”.给予框架眼镜配戴。近日,患儿自觉视力继续下降。
- 石一宁胡笳石蕊杨乐李婵孙烨李静郭中兰陈研明
- 关键词:高度近视早产儿双胞胎视物模糊医院就诊出生胎龄
- 前葡萄膜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计算机图像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葡萄膜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前葡萄膜炎患者115例(115眼),分为首次发病组(45例)、首次复发组(35例)、多次复发组(35例),并将首次发病组按病程分为2~4周组、4~8周组、8~12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5例(35眼)。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仪测量角膜内皮细胞的相关参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次发病组六边形细胞百分比与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53.8±5.4)%、(33.8±5.4)%,与正常对照组(55.7±5.7)%、(31.6±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首次复发组最大细胞面积、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69.8±103.0)μm2、(34.3±6.1)%、(53.2±6.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次复发组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8~12周组细胞面积变异系数与2~4周组、4~8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8~12周组六边形细胞百分比与2~4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其余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前葡萄膜炎对角膜内皮有明显影响,角膜内皮细胞损害与前葡萄膜炎发病频数呈正相关,与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
- 王建萍马勇马勇马勇朱涛李静郭中兰王柯
- 关键词:前葡萄膜炎角膜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