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雅 作品数:19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丽水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22例,选取单纯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22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营养因子变化;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 黄振强 郑海雅 曲春生 王朋 戴数蛇床子素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凋亡配体对乳腺癌干细胞的杀伤效应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凋亡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对乳腺癌干细胞的杀伤效应及机制。方法用TRAIL及蛇床子素体外处理MCF-7乳腺癌非干细胞及MCF-7乳腺癌干细胞,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试验检测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凋亡酶激活因子(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er-1,Apaf-1)的表达水平,细胞色素C的释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Apaf-1和caspase-9前体的相互作用。结果 MCF-7肿瘤干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显著低于MCF-7非干细胞。在MCF-7肿瘤干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加入蛇床子素能显著提高TRAIL对MCF-7肿瘤干细胞的细胞活力抑制率。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蛇床子素能显著上调MCF-7肿瘤干细胞中Apaf-1的表达水平,但不影响细胞色素C的释放。在MCF-7肿瘤干细胞中转染Apaf-1 si RNA后,蛇床子素联合TRAIL对MCF-7肿瘤干细胞的协同杀伤活性受到显著抑制。另外,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蛇床子素联合TRAIL能显著诱导MCF-7肿瘤干细胞中Apaf-1与caspase-9前体的相互作用,并使之发生活化。结论蛇床子素通过上调Apaf-1的表达促进TRAIL对乳腺癌干细胞caspase-9的活化,从而增强TRAIL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 王倩 郑海雅 周颖 钟益芳关键词:蛇床子素 乳腺癌干细胞 APAF-1 CASPASE-9 凋亡 丽水市未成年人EB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丽水市未成年人EB病毒(EB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EBV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9月来丽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EBV感染未成年人的血液标本,Real-time PCR... 黄振强 曲春生 郑海雅 李凌云 吕雷立 程连娜 姚秀萍脂多糖结合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降钙素原在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降钙素原(PCT)在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肝硬化腹水患者125例,分为SBP组64例,非SBP组6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LB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AA,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ILMA)测定PCT。结果 LBP、SAA和PCT在SBP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SB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的LBP、SAA和PC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P、SAA和PCT在死亡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P患者血清LBP、SAA和PCT均有较高的表达,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周大金 梅建华 蒋桂珍 徐华锋 郑海雅关键词:脂多糖结合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降钙素原 自发性腹膜炎 肢体软组织铜绿假单胞菌社区和院内感染的耐药性比较 2010年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铜绿假单胞菌社区和院内感染的耐药性差别并指导临床预防和差异化治疗。方法:2005年3月-2009年3月共有51例肢体软组织感染患者创口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其中社区感染28例,院内感染23例。比较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社区感染患者耐药性较院内感染者严重,在进行药敏试验的16种药物中,有7种药物耐药性比院内感染者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软组织铜绿假单胞菌社区感染较院内感染有更严重的耐药性,临床预防和分别针对社区和院内软组织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十分重要。 郑海雅 兰俊 丁友法 王伟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丽水地区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患者上呼吸道微生态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微生物16S r DNA测序技术,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26例H1N1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26例作为H1N1感染组,对照组为自愿加入研究长期定居在丽水的健康者,共100例。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Nenodrop定量后进行16S r DNA测序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和H1N1感染组的菌群丰度前10位的菌群组成基本相同,分别是芽胞杆菌纲、γ-变形菌纲、放线菌纲、β-变形菌纲、拟杆菌纲、Negativicutes、梭杆菌纲、梭菌纲、黄杆菌纲和α-变形菌纲。其中丰度在20%以上的为芽胞杆菌纲,10%~20%的为γ-变形菌纲和放线菌纲,在5%~10%的为β-变形菌纲、拟杆菌纲及Negativicutes,低于5%且丰都在前10位分别为梭杆菌纲、梭菌纲、黄杆菌纲和α-变形菌纲。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甲型H1N1病毒感染患者上呼吸道菌群中放线菌纲和黄杆菌纲明显降低。结论 H1N1感染会引起上呼吸道定植菌群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为后续抗生素的支持治疗提供选择依据。 曲春生 黄振强 陈佳琦 郑海雅 张旭颖 王伟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 放线菌 黄杆菌 蛇床子素对TRAIL抗乳腺癌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药活性成分蛇床子素对抗肿瘤药物TRAIL抗乳腺癌活性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用蛇床子素联合TRAIL体外治疗乳腺癌细胞系BT-20,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活力,Annexin V/PI染色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共沉淀法检测RIP1-FADD-caspase-8复合物的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BT-20细胞caspase-8的活化及蛇床子素对BT-20细胞c IA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联用蛇床子素显著提高TRAIL对BT-20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和凋亡诱导活性。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结果发现联合蛇床子素后,TRAIL治疗的BT-20细胞内的RIP1-FADD-caspase-8复合物水平及caspase-8的活化程度显著提高。Western blot结果发现蛇床子素对BT-20细胞内的c IAP2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在BT-20细胞中转染c IAP2表达质粒后,蛇床子素对TRAIL抗肿瘤活性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结论蛇床子素通过促进死亡受体复合物的形成增强TRAIL对乳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 王倩 郑海雅 周颖 钟益芳关键词:蛇床子素 TRAIL 乳腺癌 CASPASE-8 凋亡 延迟手术的下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凝血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延迟手术的下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前不同时期的凝血功能变化,来探讨这种变化对延迟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36例在受伤5d后进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均未进行预防性药物抗凝治疗,分别于受伤后1d、3d、5d检查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以同期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骨折组第1天APTT、PT延长,第3天、第5天APTT、PT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7、-3.14、2.22、2.64、4.74、6.72,P均<0.05);骨折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的TT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0、-3.66、-9.67,P均<0.05);骨折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的FIB和D-D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12、-10.04、-4.15、-11.17、-22.88、-30.30,P均<0.05)。结论下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受伤后出现先低凝后高凝的凝血功能变化,延迟手术需注意防止高凝导致的DVT等并发症的发生。 郑海雅 丁友法 王伟关键词:长管状骨 延迟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氨溴索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 2018年 目的分析氨溴索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氨溴索、聚维酮碘及不同浓度联合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结果在黏附期、早期生物膜期、成熟生物膜期(培养24、72、148 h)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分别为256、256和128 pg/ml,SMIC80分别为512、512和512 pg/ml;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分别为128、256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256、512和512 pg/ml;氨溴索+聚维酮碘0.5 g/L时SMIC50分别为128、128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128、256和512 pg/ml;氨溴索+聚维酮碘3 g/L时SMIC50分别为64、64和128 pg/ml,SMIC80分别为128、128和128 pg/ml;对照组生理盐水+聚维酮碘0.5 g/L时SMIC50分别为128、256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256、512和512 pg/ml;生理盐水+聚维酮碘3 g/L时SMIC50分别为128、256和256 pg/ml,SMIC80分别为256、256和512 pg/ml。结论氨溴索联合聚维酮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菌效果具有协同作用,且随着聚维酮碘浓度的增加二者协同抑菌作用明显。 郑海雅 李金美 吕雷立关键词:氨溴索 聚维酮碘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维生素D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的80例RA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同时检测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维生素D和免疫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Ig A、Ig M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4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维生素D与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呈显著负相关,与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维生素D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可帮助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程连娜 黄振强 郑海雅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维生素D 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