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谈门诊病人突发意外救治预案的持续改进及效果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门诊病人突发意外救治预案的持续改进,提高门诊医护人员的现场筛查及急救能力,做好门诊病人的抢救工作。方法:减少病人等候时间,营造良好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加强急救物品管理,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团队作战"能力。结果:近3年我院门诊病人突发意外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门诊病人突发意外救治预案的持续改进,提高了门诊医疗护理质量,确保了门诊病人的安全。
- 林英郑桂芳
- 关键词:门诊
- CT增强扫描病人两种注射针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病人最佳注射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南充市中心医院CT室增强扫描的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蝶形针组和留置针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外渗率、病人满意率及成本。结果蝶形针组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97%,静脉外渗率5%,病人满意率87%,成本4元;留置针组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100%,静脉外渗率0,病人满意率95%,成本17.6元.两组比较,留置针组静脉外渗率、病人满意率均优于蝶形针组(P<0.05),但成本高于蝶形针组13.6元,静脉穿刺成功率两组无差异性(P>0.05)。结论为了减少CT增强病人注射的并发症,保护病人血管,提高病人满意率,选用留置针较好。
- 郑桂芳郑桂芳
- 关键词:CT增强扫描注射针
- 护理专业藏区“9+3”学生临床教学管理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藏区"9+3"学生临床教学新思路。[方法]实行医院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的教学组织体系,将36名实习生分4组,每组9人(其中组长1名),带教老师36人实行一对一带教,针对藏区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特殊性采取个体化的教学方法及管理策略。[结果]除1名学生要求转入凉山州实习外,其余35名学生均在本院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平均理论成绩达85分,技能成绩达90分。[结论]针对藏区学生的特殊性,采取多方协作实行个体化教学及管理,能有效提高藏区学生教学质量。
- 杨邦翠杨兴华陈柯黄素碧陈金华郑桂芳
- 关键词:藏区护理专业临床教学
- 降低院前出诊延时率
- 2015年
- 成立品管圈,确定以“降低院前出诊延时率”为主题,开展活动。针对驾驶员出诊反应时间延长、交通不畅、出诊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真因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院前出诊延时率由20.72%降低至8.41%,出诊院内反应时间由7分51秒缩短至4分27秒,提高了院前急救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
- 杨邦翠李杰冯碧霞李婷婷陈柯郑桂芳柏丹
- 关键词:院前出诊延时
- 品管圈在院前出诊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急救管理中持续改进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院前出诊延时率"为主题的活动。对活动前院前出诊362车次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找出延时出诊75车次在院前出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院前出诊延时率由活动前的20.72%降低至活动后的8.41%,出诊院内反应时间由改善前的471 s缩短至267 s。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院前出诊延时率,缩短院前出诊反应时间,为救治生命争取第一黄金时间;提高了院前急救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
- 杨邦翠李杰冯碧霞李婷婷陈柯郑桂芳柏丹
- 关键词: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