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中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普通话
  • 5篇音节
  • 5篇双音
  • 5篇双音节
  • 4篇测听
  • 3篇言语
  • 3篇言语测听
  • 3篇噪声性
  • 2篇正常人
  • 2篇双音节词
  • 2篇听力正常
  • 2篇听力正常人
  • 2篇常人
  • 2篇词表
  • 1篇单句
  • 1篇信度分析
  • 1篇询问
  • 1篇噪声
  • 1篇噪声环境
  • 1篇噪声性听力损...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第四...
  • 5篇北京市耳鼻咽...
  • 2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郑中伟
  • 8篇王越
  • 6篇佟佳梅
  • 5篇张华
  • 3篇郭珈彤
  • 2篇郑晓林
  • 2篇王硕
  • 2篇韩宇丹
  • 2篇莫玲燕
  • 2篇齐钰
  • 1篇胡一多
  • 1篇郭佳彤
  • 1篇赵慧丽
  • 1篇杨杰
  • 1篇陈建勇
  • 1篇武文芳
  • 1篇王宇鑫
  • 1篇郭宇
  • 1篇焦宇
  • 1篇冯金哲

传媒

  • 5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九次全国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话双音节词表在噪声性听力损伤患者听力评估中的作用
王越张华郑中伟郭珈彤佟佳梅王宇鑫郑晓林
单句询问与中文版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在社区50岁以上人群听力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探讨中文版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中文版HHIE-S)和单句询问应用于社区50岁以上人群听力筛查的意义。方法 使用中文版HHIE-S量表及单句询问“您现在觉得听力有问题吗?”两种方法对某社区570例50~85岁中、老年人进行听力筛查,以0.5、1、2、4kHz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udiometry,PTA)作为金标准,分别在PTA〉25、〉40、〉60dB HL三种不同听力损失分级条件下,计算单句询问及中文版HHIE-S量表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程度听力损失者的检出能力。结果570例中,PTA〉25dB HL 478例,占83.86%,中文版HHIE-S量表〉8分者315例,占55.46%,单句询问阳性者299例,占52.46%。在三个不同听力损失分级条件下中文版HHIE-S量表〉8分的敏感性分别为61%、85%、96%,特异性分别为72%、58%、47%,单句询问阳性组的敏感性为58%、81%、100%,特异性为75%、61%、50%,两种听力筛查方法经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文版HHIE-S量表与单句询问方法对中重度听力损失中、老年人的筛查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根据研究目的用于临床及基层大样本中、老年人群的听力筛查。
王越莫玲燕郑中伟齐钰李亚刚李秀昌杨杰
关键词:听力筛查
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普通话双音节词表测试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的言语识别特点。方法以59例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老年听损组)为研究对象,年龄61~84岁,平均71.3±6.7岁,其中男23人,女36人,根据较好耳0.5、1、2、4kHz平均气导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分为轻度听力损失组(10例)、中度听力损失组(35例)、重度以上听力损失组(14例);以11例听力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以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中的9张双音节词表分别测试各组的言语识别阈(speech recognition threshold,SRT)和言语识别率,并建立识别-强度函数曲线(P-I函数曲线),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老年听损组PTA(51.65±11.98dB HL)、SRT(50.98±16.05dB HL)明显高于对照组(PTA 19.55±4.55dB HL、SRT 18.79±7.45dB HL),老年听损组P-I函数曲线平均斜率(2.63%±1.59%/dB)低于对照组(4.65%±1.46%/dB)(P<0.01);老年听损男性组SRT值(56.54±17.23dB HL)高于女性(47.99±15.63dB HL)(P<0.05);三组不同程度老年听损组的PTA和SRT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听力损失程度的加重,PTA、SRT阈值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听损各组的P-I函数曲线斜率(轻度组2.47%±1.59%/dB,中度组2.76%±1.59%/dB,重度以上组2.42%±1.69%/dB)明显低于对照组(4.65%±1.46%/dB)(P<0.01),不同程度听损组间P-I函数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言语识别阈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P-I函数曲线平均斜率下降,曲线右移呈平缓型;随着听力损失程度的加重,其言语识别阈升高更显著。
王越张华郑中伟齐钰冯金哲莫玲燕赵慧丽
关键词:言语测听普通话双音节词
手动与自动取值对普通话双音节测试中言语识别阈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手动测试取值与软件自动描记取值所得普通话双音节词汇表言语识别阈(speech recognition threshold,SRT),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128例正常人(听力正常组)以及57例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噪声组)为受试对象,均以普通话作为日常交流方式。应用丹麦Madsen Conera临床诊断听力计,采用难度等价性一致的一组双音节词汇表作为测试材料,测试初始给声强度为PTA上20dB,将手动取值获得的言语识别阈与Conera听力计工作软件自动生成的言语识别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听力正常组语频听阈均值7.63±5.78dB HL,自动取值所得SRT为7.84±3.98dB HL,手动取值所得SRT为9.19±4.47dB HL;噪声组语频听阈均值27.18±19.13dB HL,自动取值所得SRT为16.10±8.40dB HL,手动取值所得的SRT为18.81±9.52dB HL。两组手动取值所得的SRT值高于自动取值所得的SRT值(P<0.01)。结论自动取值SRT与手动取值SRT有差异,听力正常人的言语识别阈可用自动取值方法测试,便于听力正常人群的筛查;对听力障碍人群的SRT检查,更适合应用手动测试取值方法。
郑中伟张华王越
关键词:双音节词言语测听
噪声环境作业工人血清中3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前,噪声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强度的噪声刺激会导致耳蜗血管产生病理变化,随着暴露噪声的时间增加,耳蜗受损范围逐渐扩大,累及言语频率范围,出现明显的听觉障碍。这个过程是缓慢发展的,通常暴露噪声10年以下的作业人员,他们的言语频率基本不会受到影响[1]。而人体的各种疾病又与体内微量元素平衡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保证,各种酶的活性、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分解和代谢,也是体内过氧化物和毒素的排除、免疫功能的调节所必需的条件。
韩宇丹佟佳梅郑中伟胡一多
普通话双音节测听词表在不同年龄听力正常人中的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中的1组双音节词汇表在不同年龄段听力正常人中的检测结果。探讨不同年龄听力正常人的言语识别阈(SRT)以及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关系(P-I函数曲线),为临床听力康复及言语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受试者(听力正常人)120例分成4个年龄组,采用9张双音节词汇表作为言语测试材料,分别测试每组的SRT和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关系(P-I函数曲线)。结果:各组SRT与平均听力阈值(PTA)基本一致。18~30岁组、31~40岁组和41~50岁组随着年龄的增长,PTA阈值变化不明显,仅51~60岁组PTA阈值明显增高(P<0.01)。18~30岁组、31~40岁组和41~50岁组SRT阈值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P<0.05),仅51~60岁组SRT阈值明显增高(P<0.01)。不同年龄组的P-I函数曲线平均斜率分别为5.8%/dB、4.7%/dB、3.8%/dB、2.9%/dB。结论:将9张双音节普通话测试词表应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听力正常人,获得4个不同年龄组的SRT和识别-强度函数曲线,随着年龄的增加,SRT阈值提高,平均斜率下降,51~60岁组的PTA及SRT阈值增高较明显。该结论为今后临床推广应用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提供了正常人言语听力的参考标准。
王越张华佟佳梅郭佳彤郑中伟武文芳陈建勇李玉玲
关键词:测听法普通话双音节
普通话双音节词表在听力正常青年人的复测信度分析
目的 应用录制好的等价性一致的普通话双音节词表(MSTMs),对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复测信度分析.以此评估将录制好的音频文件应用于其他测听设备后,所得结果仍有较高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听力言语各项检查正常的18~30岁青年受...
郑中伟王越
上气道阻塞患者手术前后鼻阻力值分析
韩宇丹佟佳梅焦宇郭宇郑中伟
听力正常人普通话双音节半词与全词表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中的一组双音节词汇表的前半张词表(半词)与全词表(全词)在不同年龄听力正常人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受试者为45例年龄18~60岁的听力正常人,中专以上文化,日常言语交流为普通话,分为18~、31~、41~、51~60岁4个年龄组,采用9张(共450个词)双音节词汇表作为言语测试材料,分别记录各组半词表(前25个词)和全词表(50个词)时的给声强度及所对应的言语识别率(P-I函数曲线)。结果各年龄组半词与全词的P-I函数曲线平均斜率分别为9.22%/dB±1.36%/dB和9.18%/dB±1.36%/dB(18~岁)、6.81%/dB±1.82%/dB和6.99%/dB±1.77%/dB(31~岁)、7.02%/dB±1.21%/dB和7.19%/dB±0.702%/dB(41~岁)、7.31%/dB±1.29%/dB和7.36%/dB±1.33%/dB(51~60岁),同年龄组间半词与全词表测得的P-I函数曲线斜率基本一致(P>0.05)。结论应用同一组双音节普通话测试词表前25个词(半词)与全部50个词(全词)所获得四个不同年龄组的P-I函数曲线基本一致,半词表可作为听力正常人言语听力检测的初筛工具。
王越张华郭珈彤郑中伟王硕佟佳梅
关键词:普通话双音节
噪声性听力损失患者普通话双音节词表测试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噪声性听力损失患者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中的双音节词汇表测试结果。方法57例噪声性听力损失患者(噪声组),按不同噪声作业工龄(≤10年、11~20年、≥21年)分成三组,按0.5、1、2、4kHz的平均听阈分为两组(A组≤30dBHL,B组〉30dBHL),66例听力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均以普通话作为日常交流方式,采用9张双音节词汇表作为言语测试材料,分别测试各组的言语识别阈(SRT)和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关系(P—I函数曲线)。结果噪声组各频率PTA和SR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I函数曲线平均斜率为5.94%/dg,曲线明显右移。随着工龄的增加,不同噪声作业工龄组SRT值逐渐增高,以21年以上工龄组最为显著(P〈0.01);噪声组B组SRT值(28.54±9.65dB HL)较A组(14.32±5.13dB HL)显著升高(P〈0.01)。结论噪声性听力损失患者言语识别阈提高,P—I函数曲线平均斜率下降,曲线右移,呈平缓型曲线,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延长和听力损失程度的加重,言语识别阈增高更显著。
王越张华郑中伟郭珈彤佟佳梅王硕王宇鑫郑晓林
关键词:言语测听普通话双音节噪声性听力损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