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仁涛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电机
  • 7篇关节
  • 7篇超声电机
  • 6篇机器人
  • 6篇关节机器人
  • 5篇电机驱动
  • 5篇超声电机驱动
  • 4篇多关节
  • 3篇多关节机器人
  • 2篇控制研究
  • 2篇仿真
  • 2篇PID控制
  • 1篇电机速度
  • 1篇优化设计
  • 1篇运动平稳性
  • 1篇运动学
  • 1篇运动学反解
  • 1篇运行性
  • 1篇运行性能
  • 1篇驱动控制

机构

  • 8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8篇邢仁涛
  • 7篇孙志峻
  • 6篇黄卫清
  • 3篇赵淳生

传媒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压电与声光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应用超声电机的多关节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主要设计了一个由超声电机驱动多关节机器人手臂。这种电机单位质量的转矩高,在低速下有大转矩输出,且不产生电磁干扰。利用ADAM S软件平台模拟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整体性能预测,结构模型优化,利用仿真结果重新设计手臂结构,为物理样机设计制造提供依据。
邢仁涛孙志峻黄卫清赵淳生
关键词:机器人超声电机仿真ADAMS
超声电机驱动关节机器人位置反馈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超声电机低速大转矩特性,实现了三关节机器人的直接驱动;通过改变超声电机的工作频率实现对其运行速度的控制。结合超声电机的运行特点,运用和比较了多种PID位置反馈控制方式,实践证明,在确保超声电机和机器人工作平稳的前提下,采用梯形积分的PID位置反馈控制效果最好。
孙志峻邢仁涛黄卫清
关键词:超声电机机器人
超声电机驱动多关节机器人位置精确控制被引量:9
2007年
该文结合超声电机的运行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速度—位置联合反馈控制方式,并在直接驱动的三关节机器人上加以实现.实践证明,位置反馈控制可以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但超声电机的速度变化会显得剧烈,从而导致机器人发生颤振;速度反馈控制可以保证机器人运行平稳,但不能获得好的位置精度.采用所提出的控制方式后,不仅可以获得高的位置精度,而且可以保证机器人平稳运行.
孙志峻邢仁涛赵淳生黄卫清
关键词:超声电机PID关节机器人
超声电机驱动关节机器人位置反馈控制研究
利用超声电机低速大转矩特性,实现了三关节机器人的直接驱动;通过改变超声电机的工作频率实现对其运行速度的控制。结合超声电机的运行特点,运用和比较了多种 PID 位置反馈控制方式,实践证明,在确保超声电机和机器人工作平稳的前...
孙志峻邢仁涛黄卫清
关键词:超声电机机器人
文献传递
超声电机驱动多关节机器人的非线性H_∞控制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超声电机低速大转矩特性,实现了三关节机器人的直接驱动。一方面,由于超声电机是通过定转子间的摩擦驱动,其模型无法精确描述,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在方程中将关节机器人的所有动力参数表达出来,因而该机器人在控制中存在摩擦干扰和参数不确定带来的动力干扰。针对这些干扰,采用了非线性H∞控制方式,以L2增益作为设计指标,设计了H∞控制器。实践证明,非线性H∞控制器不仅可以保证机器人稳定运行,而且位置精度大为提高。最后,还对控制器的鲁棒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
孙志峻邢仁涛黄卫清
关键词:超声电机关节机器人H∞控制PID控制
超声电机驱动多关节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
机械臂在空间探索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控制电机需要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和低速大扭矩的特性。另一方面,在80℃-150℃温度范围内和强电磁辐射的太空中,电机必须能良好的工作。但电磁电机在太空环境中无法适应。 与...
邢仁涛
关键词:机器人超声电机驱动PID控制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超声电机速度-位置双闭环控制模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运行于设备中多台超声电机运行性能的控制方法,属于自动控制领域。在一套设备中,需要多台超声电机同时驱动和控制时,位置反馈控制可以获得较好的位置精度,但由于超声电机的速度响应非常快,使得超声电机的速度变化较...
孙志峻邢仁涛
文献传递
关节独立五指灵巧手指的耦合运动规划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超声电机低速和大转矩的特性设计了由其驱动的五指灵巧手,传动方式采用的是腱传动方式,每个手指均有4个自由度和4个关节,即其手指具有相互独立的关节,从而可以使手指末端两个关节的运动完全依照人手的二次运动方程耦合关系进行运动规划。然而这种关节运动耦合关系会导致在求运动学反解时某些关节角得不到解析解,于是采用数值迭代法,获得了相应的数值解;进而获得了灵巧手的单指运动空间,并通过ADAMS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邢仁涛孙志峻赵淳生黄卫清
关键词:灵巧手运动学反解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