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丽贞

作品数:63 被引量:554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水处理
  • 18篇污水
  • 13篇污水处理
  • 10篇废水
  • 10篇除磷
  • 9篇脱氮
  • 7篇深度处理
  • 6篇藻类
  • 6篇水华
  • 6篇水回用
  • 6篇水体
  • 6篇脱氮除磷
  • 6篇回用
  • 6篇城市污水
  • 5篇污染
  • 5篇景观水
  • 5篇景观水体
  • 4篇再生水
  • 4篇水质
  • 4篇曝气

机构

  • 42篇山东建筑大学
  • 17篇山东建筑工程...
  • 15篇清华大学
  • 12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山东省环境保...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潍坊市市政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北京城市排水...
  • 1篇山东省建筑设...
  • 1篇大众报业集团
  • 1篇中国灌溉排水...
  • 1篇山东省环境保...
  • 1篇济南市自来水...
  • 1篇昆明滇池水务...
  • 1篇山东飞洋环境...

作者

  • 63篇邢丽贞
  • 11篇周律
  • 11篇张彦浩
  • 10篇孔进
  • 8篇孔进
  • 7篇陈华东
  • 5篇张向阳
  • 5篇张向阳
  • 5篇李飞
  • 5篇李涛
  • 5篇张克峰
  • 5篇李哿
  • 4篇吴光学
  • 4篇安莹
  • 4篇张志斌
  • 4篇冯雷
  • 3篇吴薇薇
  • 3篇刘建广
  • 3篇王立鹏
  • 2篇段艳萍

传媒

  • 9篇山东建筑大学...
  • 7篇山东建筑工程...
  • 6篇净水技术
  • 5篇中国给水排水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给水排水
  • 2篇应用化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山东化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孔型悬浮生物陶粒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多孔型悬浮生物陶粒的物理性质及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纤维束滤池进行了运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多孔型悬浮生物陶粒具有挂膜快、生物亲和性好、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用于再生水处理时,出水COD_G和NH_4^+-N值分别在20mg/L和10mg/L以下,处理效果优于纤维束滤池。
邢丽贞安莹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再生水处理
潜流型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湿地应用中较好的池型、湿地植物和填料介质的类型。认为采用往复流有助于形成脱氮的环境,种植具有浓密和较长根系的湿地植物如芦苇、香蒲等有利于提高脱氮效率,种植具有茂盛枝叶的湿地植物如凤眼莲、浮萍等可以辅助除磷。同时认为沸石床去除氨氮效果更为明显,碎石床除磷效果较好,而综合考虑脱氮除磷效果,粉煤灰床则具有优势。
于军亭王立鹏邢丽贞李哿邱靖国
关键词:脱氮除磷湿地植物填料介质
生物膜复合系统脱氮除磷的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试验研究了序批式生物膜复合系统在不同有机负荷下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在COD负荷为0.35kg.kg-1.d-1(以MLSS计)时能够很好解决脱氮除磷的泥龄矛盾,TP、TN、NH4+-N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6%、89%和96%,高于对照组的SBR工艺.复合系统中,悬浮污泥对硝化起主要作用,悬浮态污泥和生物膜的硝化平均贡献比为1.66;附着态生物膜对反硝化和除磷起主要作用,生物膜和悬浮态污泥的反硝化贡献比为2.19,释磷贡献比为3.5,摄磷贡献比为3.76.利用PCR-DGGE技术发现,复合系统中存在丰富的脱氮功能菌和除磷功能菌,且悬浮态与附着态微生物的相似性仅为73%,区别较大,说明两者存在一定的分工协作,与反应器的处理特性相一致.
周律李哿SHIN Hang-sik邢丽贞方国锋姜丽丽李涛
关键词:脱氮除磷PCR-DGGE微生物群落结构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被引量:74
2012年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流量为2.5 L/min、进气中臭氧质量浓度为12.5 mg/L、臭氧通气时间为30 min、后续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约为40%,色度去除率大于95%,处理后废水色度小于5倍,COD为45~70 mg/L,BOD5为10~13 mg/L,BOD5/COD=0.2,出水可生化性有所提高。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检测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处理后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被降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
李昊周律李涛邢丽贞
关键词:臭氧氧化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三维荧光光谱
以再生水为补水的景观水体水华爆发特征调查和药剂应急控藻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验证的方法,对以再生水为景观补水的水华优势藻进行了分析。2年的现场调查表明,再生水在条件适合时极易发生水华,且水华的优势藻以小球藻为主。在实验室针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进行了竞争生长实验研究,在再生水的氮磷浓度范围内小球藻生长快于铜绿微囊藻,这也验证了再生水作为景观水补水时小球藻是优势藻现场调查结论。针对水华爆发初期和水华爆发验证时2种条件,比较研究了4种以化学成分为主的抑藻药剂对以小球藻为水华特征藻的控藻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对水华的控制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水华初期实施药剂抑藻,药剂投加少,且效果好。对4种药剂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只有S2一种药剂在安全浓度时对水华爆发初期有抑藻效果。
周律李春丽吴薇薇刘晶晶丘靖国邢丽贞
关键词:再生水景观水体水华
再生水回用人工景观水体优势藻和水华指示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人工景观水体用水,考查了北京5~9月期间藻类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以二级出水作为景观用水的人工水池中,夏季暴发水华的优势藻种类以绿藻为主,主要有小球藻、十字藻、栅藻等,另外还有短时期的裸藻出现,蓝藻一直没有成为优势种属。试验水体的氮磷比为5~15,处于地表水的氮磷比为3~45,可见氮磷比并不是决定水华优势藻的主要因素。对各项指标的监测及分析表明,碳元素的水平才是影响水中优势藻种的关键。试验结果得出水体透明度与藻类生长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本试验中当透明度低于0.4m可称已发生水华,可作为水华发生的指示指标。
吴薇薇周律邢丽贞甘一萍周军高金华
关键词:再生水水华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流量为2.5L/min、进气中臭氧质繁浓度为12.5m/L、臭氧通气时间为30min、后续反应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约为40%,色度去...
李昊周律李涛邢丽贞
关键词: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法
文献传递
藻类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介绍了高效藻类塘、水力藻类床、固定藻等藻类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从多方面分析了藻类净化污水的原理以及藻类技术存在的优势与弊端,指出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生物资源,藻类技术应用于经常规二级处理后碳氮比偏低而氮磷浓度偏高的污水的深度处理,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邢丽贞马清李哿张金玲
关键词:污水处理脱氮除磷深度处理
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趋势被引量:3
2011年
对近年来高校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流向与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说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多方面比较,并阐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趋势。
邢丽贞张兆海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药剂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研究用从芦苇中提取的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和大麦秸浸出液两种化感物质以及十六烷基溴化铵和异噻唑啉酮等四种药剂对不同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进行了对比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在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迟缓期投加试验药剂效果比在对数期投加效果都好,在迟缓期投加四种药剂,都有很好的抑藻效果;在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对数期投加化感物质,虽然有一定的抑藻率,但效果较差,而在藻对数期投加10mg/L以下的CTAB和异噻唑啉酮能达到很好的水华抑制效果。同时发现,化感物质在某些浓度时还对铜绿微囊藻有刺激生长的作用。
周律邢丽贞段艳萍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化感物质异噻唑啉酮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