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柳玉
-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36例肌电图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改变并探讨肌电图对评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意义。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10月间的3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肌电图分析。神经传导检测时,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末端运动潜伏期、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和感觉传导速度。肌电图同心圆针电极检测时,主要观察静息状态下肌肉的异常自发活动,运动单位电位(半)定量分析。还进行双上肢F波检测。结果:180条神经运动传导检测有171条异常(95.0%);144条神经感觉传导检测有64条异常(44.4%);218块肌肉中125块符合神经源性损害(57.3%)。72例F波检查共63例异常(93%)。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主要病变在脊神经根,尤其是前根,伴有神经节和周围神经不同程度的节段性髓鞘脱失,继之而产生轴索变性。肌电图检测在其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梁志安邓柳玉罗伟文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传导肌电图
- 医院-家庭康复模式治疗脑瘫患儿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瘫康复全面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家长直接参与患儿训练,通过定期在医院内进行接受短期全面的康复与指导,在家中由家长坚持给患儿进行训练.采用C-WISC、GMFM、Barthel指数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C-WISC、GMFM、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提高更显著.结论:家庭康复是脑瘫患儿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疗费用.
- 邓柳玉梁志安
- 关键词:脑性瘫痪
- 针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针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继续控制血糖治疗,应用相同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进行治疗前后对照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MCV、SCV及SSR均有显著变化,且2组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的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SSR潜伏期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缩短,波幅均明显增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提高更显著。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邓柳玉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刺神经电生理
-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产瘫患儿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产瘫患儿疗效。方法:将71例确诊产瘫的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电针治疗为主,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33例单纯采用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无效率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佳;对各型臂丛神经的效果观察显示,全臂丛型的疗效较上干型、下干型差。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是提高产瘫患儿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有效经济的方法,治疗越早,效果越佳。
- 邓柳玉
- 关键词:产瘫电针康复功能训练
- 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9
- 2012年
- 目的:为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观察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5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接受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接受运动功能训练的同时加用针灸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后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评分显示,差异无显著性,对照治疗后评分显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灸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
- 邓柳玉熊小翠
- 关键词:脑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