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秀珺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抗灰斑病大豆新品种北豆30的选育与利用
- 2009年
- 张代军于凤瑶周顺启辛秀珺邱红梅栾怀海胡国华
- 关键词:抗灰斑病选育大豆农科所
- 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黑龙江省审定的10个高蛋白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与蛋白、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蛋白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与产量呈正相关,底荚高度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蛋白含量和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对产量的影响力最大。对于高蛋白大豆育种,应考虑选择株高中等偏高、主茎节数多、单株粒重大,同时百粒重较大、生育期为中晚熟的品种。
- 辛秀珺于凤瑶张代军周顺启
- 关键词:高蛋白品种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 高抗灰斑病大豆新品种北豆35号的选育
- 2010年
- 北豆35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研所选育出来的大豆新品种,原代号钢9777-1,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黑审豆2010011),属高抗灰斑病大豆品种,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完达山丘陵温和半湿润区(6区)种植。
- 辛秀珺张代军于凤瑶周顺启邱红梅栾怀海胡国华
- 关键词:大豆品种抗灰斑病选育农业科研所
- 黑龙江省近期审定大豆品种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对70份黑龙江省近期审定的大豆品种的17个生物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遗传距离将大豆品种分为5个类群,有的类群品种性状遗传分歧与地理分布呈平行关系,有的品种所属类群与地理差异并不一致,说明黑龙江大豆品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分歧的多向性。主成分分析选出了产量、熟期、分枝、荚数、粒重等5个综合性状因子对品种进行评价。
- 辛秀珺于凤瑶周顺启张代军邱红梅
- 关键词:大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高产抗倒伏大豆新品种红研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2020年
- 红研7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研所以农大05071为母本、北豆35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伏。2019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 350℃区域种植。
- 刘玖业辛秀珺于凤瑶张代军周顺启
- 关键词:品种选育
- 高油大豆新品种北豆18号的选育与利用
- 2009年
- 北豆18号系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种.原代号钢9775—2.2008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国审豆2008015),属高油品种,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东部地区春播种植。
- 周顺启于凤瑶张代军辛秀珺邱红梅栾怀海胡国华
- 关键词:高油大豆选育第三积温带
- 抗灰斑病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探究抗灰斑病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近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7个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各性状及性状组基因型值进行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以产量性状为目标的各性状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性状组的单株粒数、3粒荚数、单株荚数;农艺性状组的生育期、单株节数及株高,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组间以正相关为主;生育日数与百粒重呈正相关、底荚高与4粒荚数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组间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且生育日数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产量性状的选择应以株高中等、生育期适中、单株多有效节数、较低的结荚部位、粒中等大、单株粒数多为选育目标,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可通过生育日数及百粒重等性状间接达到。
- 于凤瑶辛秀珺张代军周顺启
-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