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2008年青海地区经胃镜检出胃癌6362例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青海省自开展胃镜检查以来胃镜检出胃癌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统计1979-2008年胃镜检出胃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胃癌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分析本地区不同民族、性别、时期胃癌的胃镜检出率,分析本地区胃癌的变化趋势.结果:近30年共检出胃癌6362例,总检出率为6.228%;检出胃癌患者男女比为3.594:1;汉、回、藏、撒拉、土、蒙古族胃镜胃癌检出率分别为:5.959%、8.519%、6.128%、6.868%、6.492%、3.876%;胃癌患者总平均年龄为55.40岁,其中男为56.19岁,女为52.65岁;胃窦部为本地区胃癌好发部位;近年来本地区胃镜胃癌检出率有降低趋势,但在土族与蒙古族患者中有升高趋势;近年来胃癌患者发病年龄逐渐增大,贲门癌发病有上升趋势.结论:本地区胃镜胃癌检出率高,胃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低,男性患者比例高,分化程度低,但总体来看,近年来胃癌检出率有所降低,平均发病年龄增高.
- 荣光宏熊元治杨永耿刘芝兰赵相逯艳艳
- 关键词:胃镜胃癌检出率
-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蛔虫病8例体会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价值和体会。方法直视下采用圈套器套住留在十二指肠腔部分的虫体,收圈套器连同内镜一起拉出口腔。对于完全进入胆管腔内的蛔虫患者,先行胆管造影观察。单纯蛔虫病人可EST小切开乳头括约肌后网篮直...
- 朱智勇马颖才赵相荣光宏吉东德
- 老年人消化系统同时性多重癌一例报告
- 2019年
- 目的:报告一例老年人消化系统同时性多重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以提高多重癌的诊断及治疗率。方法:收集一例消化系统同时性多重癌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检验、影像及病理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经诊断,该患者诊断为消化系统同时性多重癌,病例罕见,患者因年龄较大,患者家属拒绝继续诊治,出院回家,随访1月后患者死亡。结论:当胃、肠、胰腺均发现肿瘤时,应考虑多重癌可能,提高对多重癌的认识,此类病例罕见,临床极易导致漏诊及误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白菊芳马颖才刘芝兰赵相刘显妮杨梅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
- 自拟疏肝健脾化浊汤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化浊汤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和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发NAF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疏肝健脾化浊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肝脏B超、肝/脾CT比值及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主症(面色萎黄、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肝区隐痛)、次症(体态丰腴、身目发黄、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脂、肝功能指标、肝脏B超、肝/脾CT比值及血清IL-6、IL-8、TNF-α、SOD、MAD、GSH-Px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疏肝健脾化浊汤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新发NAFL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紊乱,保护肝功能,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有关。
- 王叶王爱兵赵相张永刚
-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炎性反应氧化-抗氧化系统
- P53、P21、PTEN蛋白检测结合内镜下诊断技术对早期胃癌的研究
- 马颖才薛晓红李晓林吉栋德邓文珺荣光宏刘芝兰马丽莉赵相朱智勇沈有秀丹珠永吉周思思高红玲金玉霞王兆家
- 该课题来源于青海省卫计委。国内少有人对早期胃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相关基因的表达,课题组通过对40例早期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法联合检测P53、P21、PTEN蛋白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提高内...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癌
- 青海地区运脾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比较运脾汤与常规药物治疗青海地区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差异,并探讨运脾汤的组方理念和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运脾汤,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吗丁啉,治疗15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天后,运脾汤治疗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汤治疗青海地区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朱智勇赵相马颖才
- 关键词:运脾汤功能性消化不良
- 高原农牧区成年人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黏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原农牧区成年人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利用日立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PG水平,与内镜活检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相结合,对比分析青海高原农牧区733名接受胃镜检查的成年人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值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结果:胃黏膜基本正常(NOR)组血清PGⅠ、PGⅡ和PGⅠ/PGⅡ值的中位数分别为87.7ng/mL、14.8ng/mL和6.0ng/mL。PGⅠ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IM/Dys)和胃癌(GC)组明显低于NOR组(P均<0.01),而CAG和IM/Dys组之间无差别两者,PU组明显高于其它胃黏膜病变组而又低于NOR组;PGⅡ在CSG、CAG、IM/Dys和GC组明显低于NOR组(P<0.05或0.01),CSG、CAG和IM/Dys组明显低于PU组(P<0.05或0.01),而3组之间无差别两者,CAG组又明显低于GC组(P<0.01),NOR和PU组之间、PU与GC组之间无差别两者;PGⅠ/PGⅡ值在CAG、IM/Dys和GC组明显低于NOR、CSG和PU组(P均<0.01),IM/Dys和GC组又明显低于CAG组(P均<0.01);NOR、CSG和PU组之间及CSG与CAG组之间无差别两者。结论:高原农牧区成年人血清PG水平与有无胃黏膜病变及胃黏膜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表现为随着胃黏膜病变的逐级加重,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值逐渐降低,而PGⅡ虽有降低现象,但无规律可循。利用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值筛查高原地区胃癌前病变和胃癌较为合适。
- 熊元治杨永耿马颖才朱志勇赵相王象勇王建云林碧霞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胃蛋白酶原血清
- LRG1及CA19-9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1(leucine rich alpha-2 glycoprotein 1,LRG1)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联合检测LRG1、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50例胰腺癌患者、3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中LRG1和CA19-9水平,分析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比较单独检测LRG1和CA19-9与两者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慢性胰腺炎组及健康查体组相比,胰腺癌组血清中LRG1和CA19-9水平明显偏高(P<0.01),慢性胰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临床分期与患者血清LRG1水平相关,Ⅲ、Ⅳ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LRG1水平明显高于I、Ⅱ期恶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LRG1、CA19-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检测CA19-9(P<0.05)。结论:LRG1可作为胰腺癌诊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LRG1及CA19-9水平可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 周思思马颖才赵相张臻英
- 关键词:胰腺癌CA19-9抗原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过JAK2/STAT3途径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被引量:4
- 2020年
-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致癌因素,结肠癌病灶中HCMV DN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但HCMV感染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胶质瘤中的研究表明,HCMV感染能够激活JAK2/STAT3。为研究HCMV通过JAK2/STAT3途径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本研究培养了结肠癌SW480细胞并分组,对照组用不含病毒及药物的DMEM处理,HCMV组用含有5感染复数(MOI)病毒液的DMEM处理,AG490组用含有50μmol/L AG490的DMEM处理,HCMV+AG490组用含有5 MOI病毒液及50μmol/L AG490的DMEM处理,48h后检测细胞增殖活力、侵袭活力、增殖基因[c-myc、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侵袭基因[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CMV组细胞OD490nm水平、侵袭数目及p-JAK2、p-STAT3、c-myc、Vimentin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G490组细胞OD490nm水平、侵袭数目及p-JAK2、p-STAT3、c-myc、Vimentin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CMV+AG490组OD490nm水平、侵袭数目及p-JAK2、p-STAT3、c-myc、Vimentin表达水平均低于HCMV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HCMV感染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这一促进作用与激活JAK2/STAT3途径有关。
- 白菊芳杨玉霞马颖才刘芝兰薛晓红赵相
- 关键词:结肠癌增殖
- 高原地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患者血清IL-4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病(PUD)患者血清IL-4含量的变化,探讨Hp在PUD发病中的致病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55例PUD患者血清IL-4的含量,比较Hp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其含量的差异,对Hp阳性者进行以洛赛克为中心的三联根除疗法,比较Hp根除前后及Hp根除者和未根除者其含量的差异,同时比较Hp根除组和未根除组溃疡的愈合率。结果:55例中,Hp感染者30例,Hp感染者血清IL-4含量明显低于非感染者,Hp根除后极明显高于根除前,Hp未根除者前后无变化,Hp根除者明显高于未根除者,Hp根除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Hp未根除组。结论:Hp相关性PUD患者IL-4分泌减少,根除Hp后其分泌明显增加,Hp感染后IL-4降低可能是Hp导致PUD发生的纽带:根除Hp可加速溃疡的愈合;血清IL-4的检测有望成为根除Hp和溃疡愈合疗效判定的有用指标。
- 王建云杨永耿丹珠永吉沈有秀马丽莉杨桂英刘芝兰安玉秀赵相周翠萍朱智勇
- 关键词: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