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琴

作品数:10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主动脉
  • 7篇主动脉夹层
  • 7篇夹层
  • 2篇血压
  • 2篇妊娠
  • 2篇妊娠合并
  • 2篇肾囊
  • 2篇肾囊肿
  • 2篇肿大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炎
  • 2篇淋巴结肿
  • 2篇淋巴结肿大
  • 2篇免疫
  • 2篇囊肿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瘤
  • 1篇心肌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0篇彭文
  • 10篇柴湘平
  • 10篇赵琴
  • 7篇杨贵芳
  • 2篇周胜华
  • 2篇彭静
  • 1篇彭振宇
  • 1篇向旭东
  • 1篇周湘鸿
  • 1篇万方
  • 1篇张宏亮

传媒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合并妊娠临床少见,报道1例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
杨贵芳柴湘平彭文赵琴彭静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夹层与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险、病死率高的急性大血管病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它的发生、发展逐步加深认识,但对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该文论述主动脉夹层与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两者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年龄及烟酒史),病理生理学上主动脉夹层与粥样硬化相互影响来促进病程进展,分子生物学上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反应蛋白都升高,影像学上(如主动脉夹层)可发现粥样斑块、钙化灶等。
赵琴彭文柴湘平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复杂主动脉夹层一例
2015年
患者女,63岁。因“腹痛呕吐4d”于2009年10月13日入院。既往有头痛史,近期血压高,未服药。4d前上腹部剧痛,持续性,向背放射,伴大汗,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
赵琴彭文杨贵芳柴湘平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腹部剧痛胃内容物血压高持续性呕吐
菊池病1例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女,29岁。因发热1周伴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d于2014年1月23日入院。患者自诉1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反复发热,最高体温约38.5℃,以下午和晚上为主,无畏寒、寒战,
杨贵芳彭文赵琴柴湘平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
皮病性淋巴结炎1例被引量:4
2014年
患者,女,40岁。因反复发热、颜面红疹2年,加重1个月于2014年3月5日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下午及晚上为主,最高体温39℃,伴颜面红疹,瘙痒,无破损,伴脱发及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无晨僵、畏寒、寒战等,上述症状反复出现,间断发作,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既往有白癜风病史6年,慢性荨麻疹病史2年。查体:T 39℃,P 120次/min,R22次/min,BP 102/64 mm Hg。全身皮肤可见散在色素缺失,双侧颈部、腋窝及左侧腹股沟可扪及花生大小淋巴结,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可,无融合,双侧眼睑可见红色皮疹,心肺腹体查未见异常。
杨贵芳柴湘平彭文赵琴张宏亮万方向旭东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
主动脉夹层与肾囊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极其危急的大血管病变,人群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早期预测至关重要[1-2].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常合并有肾囊肿,因此,笔者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05例AD病例合并肾囊肿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希望发现两者的相关性,以提前预测AD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0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05例;同时期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000例作为高血压对照组;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0例作为为正常对照组.AD诊断依据全主动脉CTA.肾囊肿的CT诊断标准为[3]:肾脏内均匀一致的水样密度囊肿,壁薄而光滑,CT值0~ 20Hu,边缘锐利,与周围肾实质有清晰的界限,注药后不增强.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 Hg,或(和)舒张压≥90 mm Hg (1mmHg=0.133KPa).或既往明确诊断有高血压病史.
周湘鸿彭文柴湘平赵琴周胜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肾囊肿高血压病患者
主动脉夹层免疫炎症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包括遗传性疾病、主动脉壁病理改变、高血压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免疫炎症机制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动脉中层变性、血管重构有密切联系。本文就主动脉夹层的免疫炎症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彭静杨贵芳彭文赵琴彭振宇柴湘平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免疫炎症反应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查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2013年1 27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出9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早期1例,妊娠晚期及产褥期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2例,马凡综合征者4例,两者兼有者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部疼痛8例,胸闷、气促1例。主动脉夹层分型采用Stanford分型标准,A型6例,B型3例;诊断方法包括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和胸壁超声心动图(TTE)。Stanford A型患者1例保守治疗,余5例均采取以Bentall术为基础的手术治疗,3例产妇及胎儿均存活;Stanford B型患者行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腔内修复术,产妇及胎儿均存活。结论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好发于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危险因素包括处于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合并高血压或马凡综合征等,临床表现以突发胸背部疼痛为主,诊断方法主要有TTE及CTA等,治疗方案应权衡产妇及胎儿情况、主动脉夹层分型等来综合考虑。
杨贵芳彭文赵琴柴湘平
关键词:妊娠主动脉疾病外科手术
心力衰竭免疫学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15年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仍然不清楚。现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病与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关。免疫激活产生的某些炎症因子能通过促进心肌细胞肥厚、恶化心肌收缩功能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心力衰竭的免疫调节治疗有望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新靶点。
杨贵芳彭文赵琴柴湘平
关键词: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免疫学
主动脉夹层与肾囊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与囊性肾病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共同发病机制。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 1年12月住院的40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肾囊肿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住院的10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00例健康...
周湘鸿柴湘平彭文赵琴周胜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肾囊肿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