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文洁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3篇脑血
  • 3篇脑血栓
  • 3篇脑血栓形成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脏
  • 2篇血栓形成性
  • 2篇局部脑缺血
  • 2篇化学诱导
  • 2篇光化学
  • 2篇光化学诱导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改变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功能异常
  • 1篇心脏功能
  • 1篇心脏血液动力...

机构

  • 6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6篇杨琼英
  • 6篇赵文洁
  • 6篇李树清
  • 3篇韩红
  • 3篇何洁
  • 1篇孙继英
  • 1篇杨庆周
  • 1篇吴双凤
  • 1篇后嘉麟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1994
  • 3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光化学诱导的局部脑缺血及其观察指标的探讨被引量:2
1993年
复制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国内外多采用结扎动物大 脑中动脉或闭塞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的方法造成脑缺血,其手术创伤大、易感染等因素给脑缺血时机能、代谢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为寻找一种可行的实验模型,我们研制了用于模拟脑血栓形成发病条件的“局部脑血栓形成实验装置”,并建立了一系列观察指标。兹报道如下。
李树清赵文洁杨琼英
关键词:脑缺血光化学诱导
局部脑血栓形成对心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1993年
本文采用静注孟加拉红(lmg/100g体重)与滤过的氙灯光源(λ560nm,△λ60nm)反应诱导大鼠血栓性局部脑缺血,并以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率(heart rate,HR)及心、肝、脾、肾、肾上腺血流量(blood flow,BF)为指标,探讨光化学反应后不同时间脑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化学反应后rCBF明显减小(P<0.05);SV、CO亦明显降低(P<0.05);部份器官血液重新分布;但光化学反应后5天,梗塞区rCBF明显增加(P<0.01),SV、CO及心肌血流恢复至对照水平。初步证明脑梗塞与心功能改变之间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李树清赵文洁杨琼英杨庆周后嘉麟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血液动力学心脏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性局部脑缺血时心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1994年
本文采用静注虎红B(10mg·kg-1体重)与滤过的特种光源(λ560nm,Δλ60nm)反应诱导大鼠局部脑血栓形成,并以组织形态学(光镜及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单线态氧测定(法拉第磁天秤法)及全血血小板聚集(阻抗法)为指标,观察光化学反应后上述指标的改变,以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脑缺血所致心功能异常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光化学反应后,脑皮层顺磁性(磁化率)降低(P<0.05),全血血小板聚集增强(P<0.05),同时心功能明显抑制(P<0.05和0.01);5d时,心功能的改变随血小板功能的下降而恢复至实验前水平。光化学反应后,神经元变性、坏死的病理学改变与脑实质和软脑膜血管内大量血小板聚集有关,即继发于脑血栓形成所致的脑缺血。
李树清韩红赵文洁杨琼英何洁
关键词:光化学血栓形成脑缺血心脏功能
光化学诱导的血栓形成性脑缺血及其代谢改变被引量:10
1994年
本文用光化学法激发大鼠局部脑血栓形成,以组织病理学、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皮层水含量、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一磷酸腺苷(adenosinemonophosphate,AMP)、能量负荷(energycharge,EC)、肌酸(creatine,Cr)及乳酸(lactate,LA)为指标,探讨局部脑血栓形成后5天rCBF明显增加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血栓形成后局部脑组织ATP水平进行性减少(P<0.01)、ADP/ATP及AMP/ATP比值明显升高(P均(0.01),LA及脑水含量显著增加(P<0.01)。这些因素既是能量衰竭、无氧酵解的结果,又是缺血后脑损伤的原因。脑血栓形成后5天rCBF增加的机理可能与局部乳酸和腺苷增多有关。
李树清杨琼英赵文洁叶冀明孙继英吴双凤
关键词:光化学血栓形成脑缺血能量代谢
大鼠脑血栓形成时心功能不全发生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1994年
以脑水含量、局部脑血流(rCBF)、全血血小板聚集、心输出量(CO)、每搏出量(SV)、心率(HR)、平均血压(MAP)、外周总阻力(TPR)及心、肝、脾。肾和肾上腺局部血流量(rBF)为指标,探讨光化学法诱导的实验注血栓形成性局部脑缺血时全血血小板功能改变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光化学反应后4小时,全血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强(p<0.01),CO、SV降低(p<0.05);24小时rCBF、CO、SV及心肌rBF均明显减少,TPR及脑水含量明显增加(p<0.01);24小时后,心血管指标的改变随血小板聚集的减弱而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提示血小板功能改变在脑血栓形成所致心功能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李树清韩红赵文洁杨琼英何洁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心功能
脑血栓形成时心功能异常发生机制的探讨
以脑水含量,局部脑血流(rCBF)、全血血小板聚集、心输出量(CO)、每搏出量(SV)、心率(HR)、平均血压(MBP)、外周总阻力(TPR)及心、肝、脾、肾和肾上腺局部血流量(rBF)为指标,探讨光化学法诱导的实验性血...
李树清韩红赵文洁杨琼英何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