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脓毒
  • 3篇多发伤
  • 3篇脓毒症
  • 3篇救治
  • 2篇休克
  • 2篇药物
  • 2篇预后
  • 2篇软镜
  • 2篇输尿管
  • 2篇输尿管软镜
  • 2篇尿管
  • 2篇评分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结石
  • 2篇急救
  • 2篇急诊
  • 2篇SOFA评分

机构

  • 20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0篇赵志强
  • 11篇朱帅科
  • 8篇高建凯
  • 6篇廖煜
  • 4篇陈亚君
  • 2篇张定成
  • 2篇徐林刚
  • 1篇肖宏涛
  • 1篇李艳丽
  • 1篇宋向奎
  • 1篇余勇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尿动力学参数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更加理想,可推广使用。
朱帅科赵志强高建凯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剜除术前列腺增生并发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的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方法抽取90例经过药物、生活、心理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资料,从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全面综合治疗,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因素复杂多样,从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出发采取的综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宋向奎赵志强廖煜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
阴囊急症126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阴囊急症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提高救治效果。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126例阴囊急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急性附睾炎49例(38.9%),急性睾丸炎31例(24.6%),急性附睾睾丸炎并发精索炎11例(8.7%),急性阴囊感染3例(2.4%),睾丸外伤9例(7.1%),睾丸扭转22例(17.5%),阴囊坏疽1例(0.8%)。手术治疗29例,非手术治疗97例。睾丸扭转患者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阴囊急症早期准确诊断十分重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廖煜赵志强朱帅科
关键词:急症
两种碎石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对比
2018年
目的对比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L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ESWL治疗,研究组应用LL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比,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更好。
朱帅科赵志强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结石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分析急诊科接诊的72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6例行常规急救模式,研究组36例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比不同组别有效救治时间、3个月后Glasgow分级。结果研究组有效救治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3个月后研究组预后良好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缩短多发伤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提升预后效果。
冯爱星高建凯赵志强
关键词:院前急救多发伤预后
SOFA评分、NPR和APRI与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预后的关系及意义
2023年
探讨SOFA评分、NPR、APRI与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21年12月治疗无效死亡的48例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死亡组)、并选取同期治疗后痊愈出院的72例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作为存活组,对比两组入住ICU 24 h内的SOFA评分、NPR、APRI等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了解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死亡组SOFA评分、NPR、APRI值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的年龄、机械通气患者占比、APACHEⅡ评分、COPD占比均高于存活组,死亡组的肝损伤持续时间、ICU治疗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的外周血WBC、乳酸、PCT、ALT、TBIL均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增大、肝损伤持续时间延长、APACHEⅡ评分增高、合并COPD、乳酸增高、PCT增高、TBIL增高、SOFA评分升高、NPR增高、APRI增高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死亡患者的SOFA评分、NPR、APRI测定值高于存活患者,与患者治疗后不良结局关系密切。
孟鹏飞石正松陈亚君赵志强张定成王德昌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脓毒症肝损伤
加替沙星与头孢曲松钠治疗尿路感染的对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与头孢曲松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在医院急诊科泌尿外科诊治的尿路感染患者中选取116例作研究对象,均采取抗感染治疗:将采取加替沙星治疗者设为加替沙星组(n=58),而将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者设为头孢曲松钠组(n=58),就两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药物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1)加替沙星组抗感染治疗有效率(96.55%)高于头孢曲松钠组(84.48%,χ2=4.921,P=0.027);(2)加替沙星组细菌清除率(98.28%)高于头孢曲松钠组(86.21%,χ2=9.902,P=0.015);(3)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副反应,加替沙星组副反应发生率为5.17%,头孢曲松钠组为6.90%,无明显差异(χ2=0.152,P=0.697)。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突出,在抗感染效果、细菌清除方面均优于头孢曲松钠,且无严重药物副反应,可兼顾尿路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需求。
朱帅科赵志强高建凯
关键词:加替沙星细菌清除率头孢曲松钠尿路感染药物副反应
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内毒素对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探究乳酸(Lac)、降钙素原(PCT)、内毒素(ETX)在血清中的水平对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和感染性休克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为单纯脓毒症组(65例)、感染性休克组(38例)。对比两组血清Lac、PCT、ETX水平,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各血清指标与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相关性。随访28 d,判定两组预后情况,对比不同预后患者血清Lac、PCT、ETX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感染性休克组血清Lac、PCT、ETX水平高于单纯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15、5.740、5.945,P<0.05);血清Lac、PCT、ETX与脓毒症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784、0.626、0.701,P<0.05);单纯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死亡者血清Lac、PCT、ETX水平高于生存者(t=3.876、3.806、4.056、3.413、3.001/4.188,P<0.05);血清Lac、PCT、ETX联合预测单纯脓毒症预后、感染性休克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878、0.858,均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0.802、0.810、0.748、0.813、0.794、0.714(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存在血Lac、PCT、ETX高表达情况,且与病情程度、预后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评价病情程度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孟鹏飞石正松陈亚君赵志强张定成王德昌
关键词:乳酸降钙素原内毒素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淋巴管浸润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淋巴管浸润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管浸润情况将患者分为浸润组和非浸润组,其中浸润组19例,非浸润组41例。分析两组预后情况和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无死亡病例。淋巴管浸润组患者膀胱内复发10例,复发率为52.6%;非淋巴管浸润组患者膀胱内复发12例,复发率为29.3%。淋巴管浸润组复发率高于非淋巴管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管浸润(95%CI:1.098~2.894,P<0.05)、肿瘤分级(95%CI:1.043~2.541,P<0.05)和病理分期(95%CI:1.325~4.625,P<0.05)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淋巴管浸润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淋巴管浸润、肿瘤分级较高以及病理分期较晚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复发风险,需接受密切随访和早期辅助治疗。
赵志强朱帅科高建凯
关键词:淋巴管浸润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预后复发
血清SAA、PCT、CRP水平变化与脓毒性休克患者SOFA评分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样淀粉酶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58例同期脓毒症患者为参照组,比较研究组、参照组血清SAA、PCT、CRP水平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分析入院时血清SAA、PCT、CRP与SOFA评分相关性,随访28 d后,根据研究组预后分为两组(生存组57例、病死组29例),比较生存组、病死组临床资料及入院时、入院7 d后血清SAA、PCT、CR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性休克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入院时研究组血清SAA、PCT、CRP水平及SOFA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入院时血清SAA、PCT、CRP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38,P<0.05);生存、病死组在年龄、合并真菌感染、AKI、ARDS、抗凝治疗、血小板减少程度、合并高血压及入院时、入院7 d后血清SAA、PCT、CRP水平、SOFA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真菌感染、高SAA、PCT、CRP水平及SOFA评分为脓毒性休克病死的危险因素,抗凝治疗为其保护因素。结论血清SAA、PCT、CRP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临床可通过监测其水平预测预后,从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
赵志强孟鹏飞赵学建陈亚君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