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棉花
  • 3篇品种区域试验
  • 2篇皮棉
  • 2篇皮棉产量
  • 2篇作物
  • 2篇作物品种
  • 2篇作物品种区域...
  • 2篇流域
  • 2篇棉花品种
  • 2篇黄河流域
  • 2篇河流域
  • 2篇非平衡资料
  • 2篇分析方法
  • 1篇单株
  • 1篇单株成铃
  • 1篇性状
  • 1篇育种
  • 1篇杂交
  • 1篇杂交育种
  • 1篇试验结果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赖鸣冈
  • 3篇杨付新
  • 2篇许馥华
  • 2篇朱军
  • 1篇傅小琼
  • 1篇王志华
  • 1篇罗云佳
  • 1篇郭恒敏
  • 1篇徐成就
  • 1篇付小琼
  • 1篇李广娴
  • 1篇田伯英
  • 1篇蔡荣芳
  • 1篇鲁黄均
  • 1篇黄双领
  • 1篇王秀玲
  • 1篇周关印

传媒

  • 3篇中国棉花
  • 2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单一性状的分析被引量:57
1993年
本文运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分析原理,提出了作物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用MINQUE法估算各项方差分量,然后对品种效应的线性对比作显著性测验。品种稳定性分析采用Jackknife数值重复抽样方法,计算回归参数的估计值及其标准误,并通过分析回归参数置信区间来评价稳定性。作为分析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的实例,分析了黄河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的皮棉产量。
朱军许馥华赖鸣冈
关键词:作物品种棉花
中美棉花品种第二轮联合试验结果剖析被引量:5
1995年
通过试验,阐述了中美双方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丰产性、早熟性、优质性和抗病性。提出了我国棉花育种今后应加强的方面。
傅小琼赖鸣冈
关键词:棉花
适于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7
蔡荣芳徐成就田伯英王志华郭恒敏赖鸣冈罗云佳黄双领鲁黄均
中棉所17采用多亲本多次复合杂交育成,是适于麦棉春套的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棉花新品种。“七五”棉花育种攻关优质抗病品种验收位居第一,先后通过鲁、豫和国家审定。参加豫和国家黄河流域麦套棉区域试验,霜前皮棉产量平均871.5公...
关键词:
关键词:棉花麦棉套种杂交育种
第14轮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试总结
1989年
一、试验概况1987~1988年为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第14轮。参试品种共8个,即:中6331、郑4107、邯208、冀574、商64、冀182、石711、冀棉8号(对照)。纤维品质测试由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常规测试)
赖鸣冈杨付新
关键词:中棉黄河流域皮棉产量品种区试单株成铃
第16轮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述评被引量:3
1994年
第16轮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述评赖鸣冈,杨付新,王秀玲,付小琼,周关印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1试验概况1991~1992年为第16轮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8个:豫305、冀1041、冀713、石8954、商874-3...
赖鸣冈杨付新王秀玲付小琼周关印
关键词:棉花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综合性状的分析被引量:45
1993年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分析原理,提出了作物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用MINQUE法估算各性状的方差分量和成对性状的协方差分量,然后对品种效应的综合线性对比作显著性测验。对品种综合性状稳定性分析,用Jackknife数值重复抽样方法计算回归参数的估计值及其标准误,并通过分析回归参数置信区间来综合评价品种稳定性。作为综合分析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的实例,分析了黄河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的纤维强度和皮棉产量。
朱军赖鸣冈许馥华
关键词:作物品种分析方法
品种区域试验基因型稳定性分析程序设计被引量:3
1989年
我国各大作物都设有国家级品种区域试验,省、地各级也设有同类试验,自上而下构成一个完整网络,它在品种的发放、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决策作用,能使品种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区域试验迅速向数量化、电算化发展。多品种稳定性分析程序为数不少,而1971年由 George C.C.Tai 提出适于区试遗传稳定性分析方法,一直未能引起我国区试工作者的重视。区域试验的结论直接关系到生生,稍有差误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品种稳定性评价要求准确无误。
杨付新赖鸣冈李广娴
关键词:品种区域试验稳定性分析皮棉产量互作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