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大细胞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细胞
  • 3篇肥大
  • 3篇肥大细胞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酮替芬
  • 1篇粥样硬化形成
  • 1篇干预
  • 1篇干预研究
  • 1篇WISTAR...

机构

  • 3篇南华大学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贾金烁
  • 2篇陈代钦
  • 2篇徐晓东
  • 2篇刘厂辉
  • 1篇唐意信
  • 1篇刘凌

传媒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种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斑块中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肥大细胞活化情况,尝试建立一种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 方法将30只雄性Wsti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采用高脂/(+丙基硫氧...
贾金烁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
文献传递
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2011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涉及如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许多炎性细胞。肥大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其功能主要是在超敏反应方面的作用。有病理学研究表明: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周围表达增加,这表明肥大细胞可能与疾病的进展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为在疾病进程中,通过调节肥大细胞功能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这种治疗方式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贾金烁刘厂辉徐晓东陈代钦刘凌唐意信
关键词:肥大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酮替芬对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酮替芬(Ket)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A组[高脂+维生素D_3(VitD_3)]、B组[高脂+VitD_3+Ket]、C组[高脂+VitD_3+卵蛋白(OVA)]和D组(高脂+VitD_3+OVA+Ket)。A组常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组在常规高脂的基础上加用OVA激活肥大细胞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B、D两组分别在A、C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给予Ket干预。实验完毕后,分别对A、B组以及C、D组斑块病理形态及斑块中肥大细胞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A、C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分别较B、D组为重,可见典型AS及不稳定AS改变;B、D组Ket药物干预达到预期效果;(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肥大细胞分布密度A组比B组:5.00±1.41比2.88±1.25,P<0.05;C组比D组:8.00±1.29比5.86±2.0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血清白介素(IL)-6水平,A组比B组:(60.18±8.15)ng/L比(41.52±6.71)ng/L,P<0.05;C组比D组:(90.66±8.18)ng/L比(68.32±5.92)ng/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VitD_3+OVA能够建立较为成熟、更符合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的大鼠模型;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症细胞;全身性的肥大细胞活化对斑块形成有促进作用;Ket有抑制炎症因子活化的作用,对斑块形成及失稳定有预防作用。
徐晓东刘厂辉陈代钦贾金烁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肥大细胞酮替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