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急性
  • 6篇血管
  • 6篇溶栓
  • 6篇手术
  • 5篇溶栓治疗
  • 5篇脑梗
  • 5篇梗死
  • 4篇动脉内
  • 4篇血性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尿激酶
  • 4篇缺血
  • 4篇外科
  • 4篇显微外科
  • 4篇脑梗死
  • 4篇激酶
  • 4篇急性缺血性
  • 3篇动脉溶栓
  • 3篇血肿

机构

  • 25篇航天中心医院

作者

  • 25篇贾继明
  • 19篇林贵军
  • 17篇刘宗明
  • 16篇刘爱贤
  • 14篇胡世文
  • 11篇高峰
  • 10篇李成义
  • 10篇饶芝国
  • 8篇闫昕
  • 7篇伊志强
  • 7篇贺峰
  • 6篇张文毅
  • 5篇黄旭
  • 4篇丁胜超
  • 2篇饶枝国
  • 2篇赛音巴雅尔
  • 2篇王起
  • 2篇曹守明
  • 2篇马仁政
  • 1篇孙晓东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航天工业...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氧条件下原代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中COX-2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体外培养原代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取新鲜人脑胶质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待细胞稳定传代后,移入低氧环境中继续培养24 h,然后将实验细胞分为3组,未转染组常规培养,转染空载体组采用含空载体培养液培养,转染COX-2-siRNA组利用基因干扰技术,沉默人脑胶质瘤细胞内COX-2基因的表达,制备COX-2靶向siRNA转染至人脑胶质瘤细胞。转染COX-2-siRNA组确定转染成功后,3组人脑胶质瘤细胞在低氧条件下培养24 h后,均给予5 Gy的^(60)Co γ射线照射。照射后换新培养基低氧条件下继续培养24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人脑胶质瘤细胞COX-2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人脑胶质瘤细胞COX-2mRNA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各组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率。结果未转染组人脑胶质瘤细胞中COX-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与转染空载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COX-2-siRNA组人脑胶质瘤细胞CO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均<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COX-2蛋白及mRNA表达增强是引起人脑胶质瘤细胞产生放疗抵抗的一个独立因素。
孙晓东赛音巴雅尔曹守明贾继明
关键词:环氧合酶-2低氧人脑胶质瘤细胞
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2 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6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发现肿瘤73个, 手术切除69个,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者62例,占...
李成义刘宗明林贵军胡世文刘爱贤贾继明饶枝国
关键词:神经鞘瘤椎管显微手术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分析
目的报道15例原发性颅内淋巴瘤(PCNSL),并结合文献讨论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5例 PCNSL。结果 15例患者全部随访,临床症状缓解9例,症状加重2例...
伊志强高峰林贵军刘宗明刘爱贤贾继明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0
2007年
脑卒中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威胁生命的大脑中动脉区域脑梗死病人表现为偏瘫失语,意识进行性恶化,瞳孔不等大,颅内压往往超过30mmHg(1mmHg:0.133kPa),CT表现大面积占位性脑水肿,中线结构移位,环池受压,Hacke等根据其特点称其为“Malignant MCA infarction”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愈合极差,死亡率可高达80%。
刘爱贤闫昕张文毅刘宗明高峰胡世文贾继明林贵军
关键词: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线结构移位瞳孔不等大偏瘫失语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13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113例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1995-01-2003-03期间住院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同期住院治疗的157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113例(7.2%)患者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因迟发性颅内血肿入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18例(15.9%).中残29例(25.7%),重残25例(22.1%),植物生存17例(15.1%),死亡24例(21.2%)。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有其明确的临床特点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及早发现,及时手术抢救治疗,能显著改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预后。
李成义林贵军刘宗明胡世文刘爱贤贾继明饶枝国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血肿放射摄影术颅脑损伤并发症影像学
动静脉内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被引量:4
2007年
高峰伊志强刘宗明胡世文刘爱贤贾继明饶芝国李成义闫昕张文毅黄旭贺峰林贵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
动脉内超选择性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
目的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46例发病在6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溶栓后完全再通24/46例(52.2%),部分再通7/46例(15....
林贵军胡世文刘宗明刘爱贤贾继明饶芝国李成义
关键词:脑梗塞尿激酶动脉内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评价分析
2006年
贾继明林贵军刘宗明高峰胡世文刘爱贤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预后影响安全性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致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导致面肌痉挛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VBD导致的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3例行常规微血管减压术,4例采用"双面胶悬吊技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7例均恢复良好;6例面肌抽搐症状完全消失,1例有部分残留;2例出现一过性面瘫,1例出现一过性听力下降,1例出现永久性听力下降;无复发、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死亡。结论 VBD导致的面肌痉挛手术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采用"双面胶悬吊技术"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丁胜超贺峰贾继明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溶栓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一、资料与方法 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0.7岁。脑血管造影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动脉闭塞后插入微导管,其尖端贴近血栓,注入尿激酶25万U(稀释到1万U/ml,1ml/min)。造影未通则用微导丝向远端推进,机械性粉碎血栓,沿微导丝跟进微导管,经微导管手推造影证实穿过血栓后,注入尿激酶10万U,再将微导管退回血栓内,注入尿激酶5万U,后将微导管撤回到血栓近端,行血管造影。上述过程可重复,直到闭塞动脉再通或尿激酶用量达150万U,停止溶栓。溶栓后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MRS 0~3级为好结果,4-6级为差结果。
贾继明林贵军刘宗明高峰胡世文刘爱贤
关键词: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经微导管动脉闭塞动脉再通微导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