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建勋

作品数:7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载力
  • 5篇承载力
  • 4篇扩大头
  • 4篇夯扩
  • 4篇夯扩桩
  • 3篇桩端
  • 3篇桩端承载力
  • 3篇模型试验
  • 1篇单桩
  • 1篇单桩竖向
  • 1篇单桩竖向极限
  • 1篇单桩竖向极限...
  • 1篇电厂
  • 1篇预制
  • 1篇预制桩
  • 1篇载荷试验
  • 1篇竖向
  • 1篇竖向承载
  • 1篇竖向承载力
  • 1篇竖向极限

机构

  • 7篇山西省电力勘...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贾建勋
  • 1篇张丹
  • 1篇白新春
  • 1篇胡盛
  • 1篇李科
  • 1篇魏广庆
  • 1篇施斌

传媒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山西电力
  • 1篇东北水利水电
  • 1篇电力勘测设计
  • 1篇全国建筑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夯扩桩扩大头效应和竖向承载力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夯扩桩在成桩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本文介绍了Vesic球形孔理论在夯扩桩扩大头方面的应用,推导出夯扩桩形成扩大头时引起的挤土影响半径,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提出夯扩桩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实践证明用该方法求得夯扩桩单桩承载力可满足工程应用。
贾建勋
关键词:夯扩桩承载力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预制桩基桩内力测试中的应用被引量:62
2009年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分布式和长距离检测等特点,且传感光纤极易植入到成型工程构件中,在线形工程构件的监测和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介绍了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的传感原理及预制桩传感光纤的植入工艺,给出了基于分布式应变模式下桩身变形和内力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对测试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开槽粘贴布纤的铺设工艺,实现了预制桩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可获得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分布特征,简化和完善了预制桩的内力测试工作。测试精度可通过设置参比光纤、提高定位精度、完善铺设工艺及滤波去噪等方法进行提高。
魏广庆施斌贾建勋胡盛李科张丹
关键词:桩身内力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是静载试验数据处理和桩基设计的关键。根据单桩荷载-沉降关系特征,引用GM(1,1)模型来建立单桩的荷载-沉降预测模型。通过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预测结果可满足实际工程设计的需要。
贾建勋
关键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载荷试验GM(1,1)模型
文献传递
夯扩桩扩大头形成机理和桩端承载力特性研究
本文对夯扩桩扩大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引用Vesic球形孔理论推出了具有一定初始孔径的夯扩桩扩大头的塑性变形影响半径.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了夯扩桩桩端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为夯扩桩的初步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
贾建勋张高峰贾东亮
关键词:夯扩桩扩大头桩端承载力模型试验
文献传递
夯扩桩扩大头形成机理和桩端承载力特性研究
2008年
本文对夯扩桩扩大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引用Vesic球形孔理论推出了具有一定初始孔径的夯扩桩扩大头的塑性变形影响半径。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了夯扩桩桩端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为夯扩桩的初步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
贾建勋张高峰贾东亮
关键词:夯扩桩扩大头模型试验
夯扩桩扩大头形成机理和桩端承载力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探讨了夯扩桩扩大头的形成机理,引用Vesic球形孔理论推出了具有一定初始孔径的夯扩桩扩大头的塑性变形影响半径,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了夯扩桩桩端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为夯扩桩的初步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
贾建勋
关键词:夯扩桩扩大头模型试验
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的工程分类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搜集了全国范围内12个灰场588个灰样进行了粒组分析统计,同时搜集了22个灰样及渣样的颗粒分析曲线,统计了9个灰场82个渗透系数的样本,以此来分析说明粉煤灰的粗细程度、粒径分布范围,使粉煤灰的工程分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白新春贾建勋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粉煤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