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树宣
-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
- 1997年
- 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谭树宣谭晓红笔者应用颗粒剂型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现将其近期疗效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经胃镜(80例)或X线钡餐(10例)检查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90例,其中经尿素酶试验〔1〕,幽门螺杆菌(HP...
- 谭树宣谭晓红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药物疗法丽珠得乐
- 心房颤动1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50例住院的房颤患者的病因、房颤类型、动脉栓塞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结果:房颤病因以冠心病位居首位,高血压次之。31例阵发性房颤用胺碘酮转复窦性心律及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有效。44例持续性房颤和75例永久性房颤心室率控制较满意。结论:冠心病、高血压是房颤的主要病因,关注房颤的病因,对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谭树宣程颖谯王莉华
- 关键词:心房颤动冠心病高血压
- 幽门螺杆菌与胃部疾病的研究——附180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本文报告18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进行内镜检查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的检出率。在各类型胃炎160例中,浅表性胃炎112例,浅表萎缩性胃炎10例、萎缩性胃炎38例,HP检出率分别为75%、70%、66%;8例消化性溃疡中HP阳性者7例(87.5.%):12例胃癌HP阳性者10例(83%)。说明HP感染与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密切,提示HP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 上述慢性胃炎HP阳性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组Ⅰ60例,予羟氨苄青霉素与呋喃唑酮配伍,组Ⅱ56例予安慰剂,均疗程2周。组Ⅰ:HP清除率为90%(54.60),症状好转率95%(57.60);组Ⅱ:Hb清除率为0(0.56),症状好转率5.3%(3.56):HP转阴者组织学炎症明显好转。结果表明:痉氨苄青霉素并用呋喃唑酮是清除HP的有效药物,同时表明HP清除者活动性炎症和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也说明HP感染与胃粘膜炎症有关。
- 魏玉涵谭树宣魏海燕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疾病
- 老年人肺栓塞26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26例老年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不同治疗方案及临床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老年人肺栓塞均有2种或2种以上危险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高血压居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异常多见,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为主要确诊手段;首诊中92.3%误诊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溶栓治疗4例,治愈及好转3例;单纯抗凝治疗16例,治愈及好转11例;未采用溶栓及抗凝治疗6例,治愈及好转2例。结论:老年人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提高诊断意识,减少误诊率,CTPA可作为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选择合理规范的抗凝或溶栓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 单黎丽谭树宣王力新
- 关键词:肺栓塞抗凝溶栓老年医学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 2007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52例AMI患者中26例进行溶栓治疗,26例未溶栓治疗。分为再通组、未通组、未溶栓组,比较组间近期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再通组近期临床预后明显好于未通组,而未通组与未溶栓组比较,临床预后略好,但差异无显著性。溶栓组再发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溶栓组,溶栓治疗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未溶栓治疗。结论溶栓治疗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减少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首选治疗方法。
- 王莉华谭树宣程颖樵
- 关键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预后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人格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症状的关系,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人格因素。方法观察5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的血压水平、MMPI各因子分,对两组被试的MMPI各因子分进行t检验,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的Hs(疑病)、D(抑郁)、Pd(精神病态)、Pt(精神衰弱)、Sc(精神分裂)、Si(社会内向)量表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
- 谭树宣
- 关键词:高血压人格MMPI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观察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用药时机、剂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8月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5例,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对比不同溶栓时间患者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 h溶栓者12例、3-6 h溶栓者15例、〉6 h溶栓者8例;〈3 h溶栓者与≥3 h溶栓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梗死部位、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应用尿激酶溶栓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再通20例,平均溶栓时间(1.9±1.5)h,低于溶栓失败15例(4.3±1.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再灌注心率失常发生率与发生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2例,死亡率5.71%,〈3 h溶栓者、病发≥6 h溶栓者死亡率、肺水肿发生率、牙龈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h溶栓者、≥6 h溶栓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h,应积极行尿激酶溶栓,有助于降低并发、死亡风险,发病3-6 h可以溶栓,大于6 h不应溶栓,可增加并发风险,收益小,风险高。
- 钱晓涛赵腊梅谭树宣杨培文
-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 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7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73例并发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均按心衰常规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伴心功能Ⅱ~Ⅲ级者均应用美托洛尔,心功能Ⅳ级或肺源性心脏病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则用利多卡因或电击复律。结果: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93%。无效5例(7%)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CHF发生VA与心肌肥厚相关。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功能恶化程度相关。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CHF发生VA的一级预防药物。
- 谭树宣程颖谯王莉华
- 关键词: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 应用血液成分输血的临床观察
- 1997年
- 成分输血是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并有效的贮存起来,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的哪种血液成分就给哪种成分的输血方法。现在美国、日本、西德等国家成分输血已占总用血量的90%以上;在上海。
- 谭树宣王敏华
- 关键词:成分输血尿毒症
- 不典型心肌梗死72例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发现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肩痛、牙痛或突然出现心衰、心律失常、休克、昏迷、偏身肢体麻木者,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结论为有效防止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漏诊、误诊,应作常规心电图检查,若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则应注意有无正后壁及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加做V7~V及VR~VR,要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查心肌酶谱。
- 王莉华程颖樵谭树宣
- 关键词:不典型心肌梗死